《千金方》觀止:溫脾丸

張大昌先生云:脾胃是用,主在消化。消者,以除糟穢也;化者,蒸其清精上升以為營衛也。

中焦乃陰陽交混之處,治中部方極難撰定,唯《千金》溫脾丸堪備職耳。

《千金》、《外台》之方曰溫脾丸者多矣,為何大昌先生隻眼獨薦此方呢?謂奇?奇在哪呢?愚以為首先當從此方的藥物結構來分析。

溫脾丸:治久病虛羸氣弱,食不消,喜噫方。

附子、乾薑、細辛、桂心、吳茱萸、

黃連、黃柏、當歸、

大黃、神曲、麥芽、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空心酒服。

此方結構曾相似否?由此就拽出了另一個凡醫中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千古名方烏梅丸!

烏梅丸:附子、乾薑、細辛、桂心、川椒

黃連、黃柏、當歸、

烏梅、人蔘、

二者結構上的異同一目了然。

1、五味溫陽葯吳茱萸易川椒。二者都是辛溫暖肝之葯,也都有下氣之功,但不同的是川椒止咳、溫腎利關節並有殺蟲的功能,而吳茱萸化痰冷、重在溫脾而下氣更速。

Advertisements

吳茱萸辛苦溫,苦味分清濁,清苦者燥濕而升清,濁苦者祛濕而下糟穢也。

《本草述鉤元》云:吳茱萸,利五臟,通關節,及大腸壅氣,治沖逆。吳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淸,大腸自固,他葯雖熱不能分解清濁也。

《千金方》孫真人論述吳茱萸: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去痰冷、諸冷食不消!諸冷食不消尤為貼切。

2、根本不同在於補與斂(人蔘、烏梅)、消與通(神曲 麥芽、大黃)。

烏梅丸與溫脾丸一虛一實堪稱厥陰寒熱錯雜臨證之姐妹篇。

張璐先生[衍義]:

溫脾反用三黃,專為真火式微不能消磨宿食,蘊積於中而熱積於上。非用三黃之苦寒拔上盛,則萸、桂、姜、附入胃先助上熱何能直達下焦;又恐寒熱相牾,更須細辛、當歸調和經府氣血;然後曲麥藉辛溫之力得以消導。恬不顧虛羸竟行辛烈峻攻者,正恐病勢糾纏、他時愈難攻擊也!

Advertisements

馬新童老師的研究成果:烏梅丸關死門,溫脾丸開生門,厥陰之治治從中。臨證心得:

1、結腸炎

烏梅丸乃仲師為吐蛔而設,愚不敏,臨症從未遇過此症,不敢妄議。但又主久痢,用之,常得心應手。臨症凡見久痢不愈而現上熱下寒、或夜熱早涼等寒熱錯雜之疾用之效佳。然而在運用烏梅丸治療結腸炎時,雖有寒熱錯雜症,但有積滯未消而現實證者則力有不逮。

溫脾丸原有加減方法或加桔梗、枳實等臨床不可食古不化。

醫案一則:

老太八十有二,結腸炎而求診。刻下失眠、怕冷、便秘、排膿性白便。思之,失眠乃上熱而火不歸原,排白便乃相火不足膽經不降,便秘乃釜底無火食不能化,膿性便乃氣機不暢。

書方五帖:附子10、細辛10、乾薑15、肉桂15、吳茱萸15、黃連15、黃柏10、當歸15、大黃20、神曲15、炒麥芽15、桔梗15、枳實15。一帖三次分服,一曰二次。

服後轉天,排宿便半臉盆,葯訖便色轉深,膿性便少。

早補中益氣丸、晚人蔘健脾丸善後。

2、盜汗

余老母八十,愛吃生菜沾醬,屢勸不逮日久。一日晨起,雲晚間頸及前胸盜汗三天。不假思索溫脾丸改湯一劑,下而愈。中寒積滯龍虎不能迴環,陽熱不能歸巢則向上向外,睡則衛氣失司則津隨熱泄!

3、更年期綜合症

某女,50歲。刻下潮熱汗出、失眠、胃脹、大便頭秘而後溏,脈兩寸上魚際、浮取濁,右關沉緊,左尺沉緊。書方:溫脾丸合升降散桂枝茯苓丸加減而愈。

4、由於有大隊的溫三陰之葯及大黃、吳茱萸之濁苦、連、柏之清苦這樣一個結構特點,溫脾丸幾乎可用於所有代謝性疾病的適應症中。

見仁見智,有緣者得之!

附1:《千金》下痢丸

治數十年痢,下氣消谷令人能食,夏月長將服之不霍亂方。

原方:大麥櫱、法曲各一升,烏梅二升半,附子、乾薑、桂心、黃連、黃柏各二兩,川椒半兩,吳茱蓃四兩。蜜丸

附2:《千金》麥櫱丸

治數十年下痢不止,消谷下氣,䃼虛羸方。

原方:大麥櫱、好曲各一升,烏梅肉四兩,附子二兩,乾薑四兩,桂心二兩,黃連四兩,川椒一兩,吳茱萸四兩,當歸二兩。蜜丸

附3:《千金》烏梅丸

治久痢諸葯不瘥數十年者,消谷下氣補虛方。

原方:烏梅肉四兩、乾薑四兩、桂心二兩、黃連四兩、川椒一兩半、吳茱萸四兩、當歸三兩。蜜丸

附4:《傷寒》烏梅丸(略)張璐先生對附1、附2、附3、附4方總評之[衍義]:

下痢積年不瘥必然正氣虛寒。然能消谷必有熱伏於內且濁氣下泄,雖能進食不能如期克運,必有留滯於中,所以首推麴櫱推陳致新,連柏破除積熱,則椒姜蓃附之屬得以建溫脾之功,烏梅專收耗散之津液。

麥櫱丸(附2)即於下痢丸(附1)中除去黃柏增益黃連,復加當歸以和脾家之血。

烏梅丸(附3)中又於麥櫱丸中除去曲、櫱、附子峻溫專克之味、惟以平和、溫補為務。

又方(附4指傷寒烏梅丸)以細辛代茱萸溫散肝脾之寒、參合下痢丸中附子、黃柏分解冷熱之交結,獨進人蔘以助中土溫消之力,較下痢丸、麥櫱丸大義不殊而細微迥別,非以心印心,幾失先哲之心印。附5《千金》大麴櫱丸

主消谷斷下,溫和又寒冷者,常服不患霍亂方。

原方:大麴糵各一升、附子、乾薑、當歸、人蔘各三兩、赤石脂一兩、桔梗、女萎各二兩、

吳茱萸、皂莢各五兩、川椒二兩半、烏梅五十枚。蜜丸、下甚者加龍骨、阿膠、艾各三兩。

張璐先生[衍義]:大麴櫱丸用人蔘、姜、附、椒、萸一派辛溫,佐麴櫱以溫中消導,專取皂莢以通關竅、破堅積逐風,其性過烈,且有姜附等助長其勢,不得不以參歸桔挭女萎和之。女萎專主風寒洒洒霍亂泄利、驚癇寒熱,石脂烏梅收澀藥力。

| 本文為作者投稿,發於中醫家,轉載請註明出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1.1。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