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珠寶」金朝時期珠寶首飾 ( 公元1115~1234年)

北宋末年,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強盛起來。這個古老的民族一直生活在長白山、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秦以前史書上稱之為「肅慎」,西漢時稱為「挹婁」,南北朝時稱為「勿吉」,隋唐時稱為「靺鞨」,唐政府又把他們按地域分為「黑水靺鞨」與「粟末靺鞨」兩部分。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渤海國,稱為渤海郡王。傳15世,存在229年,於公元926年被契丹所滅。

五代時期,改稱女真。一部分女真人隸屬於契丹,稱為「熟女真」,不屬於契丹的稱為「生女真」。「生女真」共有72個部落,他們受盡了契丹人的壓迫,時刻想擺脫契丹人的束縛,不久一個叫做阿骨打的女真人趁著人們反抗契丹奴役的高漲情緒,發動了反對契丹的戰爭。公元1115年,阿骨打正式稱帝,建國號大金,都城建在會寧(今黑龍江阿城)阿骨打即金太祖。

金朝的版圖,北起外興安嶺,南到淮河,西起青海、甘肅、內蒙古,東瀕大海,超過了同時期的南宋。金王朝存在了長達一個多世紀,但遺留下來的史料卻很少。據統計古時關於它的著述有一千多種,但絕大多數早已散失了。金代繼承了遼和北宋的文化,但其文化發展不及南宋。

金代在裝飾方面的實物遺留很少。金的統治者一開始崇尚節儉,對男女的首飾及各種裝飾有詳細的規定,如「婦女首飾,不許用珠翠鈿子等物,翠毛除許裝飾花環冠子,餘外並禁」。到了金朝中期,特別是宋宣宗南渡以後,社會風氣為之一變。

一、玉屏花與玉逍遙

金代男女有一種特殊的帽飾叫玉屏花與玉逍遙。這要從1988年在黑龍江阿城巨源發現的金代齊國墓說起。據《金史》載「齊國」是金代封王的20個大國之一。先後受封為齊國王的只有四人,其墓主完顏晏就是其一。這是一座未經盜擾並保存完好的墓葬,國王著裝八層,王后著裝九層。國王頭戴以皂羅摺疊縫製的圓頂頭巾,在其背面的底部邊緣,於左右兩側各固定著一枚透雕鵝銜荷葉形玉飾,並用一條羅帶通過兩枚玉飾件上的穿孔,在腦後纏繞系節。剩餘部分從兩邊垂下,好像襆頭的軟腳。這就是金人常服中的頭巾,稱作「蹋鴟」(音同「它吃」)。它與襆頭的最大區別是圓頂,不像宋代的襆頭那樣具有「前為一折,平拖兩腳」的形狀。但襆頭與金代蹋鴟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腦後兩巾的繫結處都有一個巾環,兩枚為一副,束巾之帶穿過它們相互繫結,有些頭巾已縫製成型,也全靠巾帶穿過巾環將它紮緊。使用巾環在宋代已成風氣,也成為男子巾子上最重要的飾物。

巾環有鐵質掐金絲的,如元曲《黑旋風》中描寫白衙內「那廝綠羅衫,絛是玉結,皂頭巾環式減鐵(鐵上鏤金銀紋)」。有銅質的,如《水滸傳》中石勇「裹一頂豬嘴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金不換扭絲銅環」,而石秀則是「腦後兩個金裹銀環」。貴重的是金質巾環,《金瓶梅》中戴萬字巾的人物很多腦後都有「朴扁金環」。從種種記述中可知人們對巾環的重視。常用的圓環形巾環也變得多樣化起來,如《水滸傳》中燕青的就是「挨獸金環」。而比金更為貴重的是玉環。《水滸傳》中描寫玉巾環的有林沖「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而燕青的頭巾則是「青包金遍體金銷……鸂鶒(音同「息赤」,古書上指像鴛鴦的一種鳥)玉環光耀」,都是非常時髦的打扮。

精美雅麗的玉巾環裝飾在金人的蹋鴟巾上絕對是一個亮點。蹋鴟巾雖然普通,但巾環極為精美。這種巾環已完全突破了圓形的輪廓,成為一種有美麗稱謂的飾物,即「玉屏花」。齊國王墓的鵝銜荷葉玉屏花兩枚為一副,像這樣的禽鳥形戴時鳥頭向外,鳥尾相對,後部有較大的穿孔以貫巾帶,前部較小的穿孔用來將玉屏花系在頭巾上。

王妃的頭巾與齊王基本相同,後部使用了一對竹節形金環。除了華麗些,最大的區別是在腦後還有一片美麗的玉飾,正如《金史·輿服制》中所記述的,這種巾子「散綴玉鈿於其上,謂之玉逍遙」。這件玉飾就是記載中的玉逍遙。

二、具有漢族風格的頭飾

金人服飾的一個特點是漢化。女真人紛紛改著漢人的衣冠,就連女子的頭飾也逐漸漢化,頭上束巾成為當時的時髦追求。如《大金國志·男女冠服》中載:「自滅遼侵宋,漸有文飾,婦女裹逍遙巾,或裹頭巾,隨其所好。」在仿效漢人的同時,金統治者又推行漢人女真化的政策。由於漢人與女真人接觸增多,也使女真人的衣著、髮式在一些地區中的漢人中間流行開來。范成大《攬轡錄》中:「民亦久習胡俗,態度嗜好與之俱化,最甚者衣裝之類,其制盡為胡矣。自過淮以北皆然,而京師尤甚。惟婦女衣服不改,而戴冠者絕少,多綰髻,貴人家即用珠瓏璁冒之,謂之方髻。」而女真人女子留髮辮或盤髻,男子也蓄髮垂於脊肩,上面用帶有彩色的絲繩相系,富貴的人還在上面飾以珠玉。女子盤髻的發簪有的很隨意,只用一根根銀條盤出簪頭即可。

三、小巧的耳飾

在金朝建立以前,女真人不論男女都十分喜愛佩戴耳飾,男子「耳垂金銀」者很常見。在黑龍江阿城巨源金代齊國王墓中,出有金耳飾兩件:平面呈圓形,四周鑲以金珠;中間凹空,各鑲一枚綠松石珠;背面用粗金絲製成彎鉤。這件酷似女性所用的飾物,出土時正位於男性的耳部,左右各一。這時的耳飾,大致有四種形式:第一種是以金絲編成圓形的底托,內鑲各色寶石,底托外圍還有一圈突出的紋飾,另有穿耳的金絲柄綴連,是金人耳飾中常見的一種。第二種則以金澆鑄而成,在開有缺口的圓環上,鑄有兩枚橡子形裝飾。下有葉狀飾物襯托,這種女真族的遺物多見於黑龍江流域的金代遺址。第三種多為魚形飾物,即遼金民族典型的摩羯魚形耳飾。第四種是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為裝飾部分,後為曲柄形的彎鉤。裝飾部分以金絲編成各種形狀的框架,框架上飾一盛開的花朵,或裝飾鑲嵌物。這種類型的耳飾,在金代的漢族婦女中特別流行,並一直影響到元明時期。總體看來金代的耳飾簡潔小巧,多為貼耳的裝飾。

四、十分少見的金代頸飾

金人的頸飾見得極少,基本上有項鏈和項圈兩類。項鏈的實物有黑龍江阿城巨源金齊國王墓出土的金絲瑪瑙管頸飾。由相同的三條金絲瑪瑙管組成,造型古樸,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而在北京通州城關金墓出土的項鏈是用金片製成一個花萼,並在花萼上鑲嵌一顆寶石,組成一個碩大的花朵。由於該墓為火葬墓,致使寶石在焚燒時變成了石灰狀,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金人的項圈仍保持宋遼的形式。較簡單的項圈以一根一厘米粗的銀條錘打彎製成環狀,錘打后的銀條中間較粗,兩頭較細,兩端的交接處還被彎成鉤狀,以免在使用時碰傷皮膚。戴項圈者在當時多為婦女兒童。河南焦作馮封村金墓出土的磚雕童子和同在焦作出土的一組陶俑中都有頸戴項圈的形象。

五、腰飾

金人的腰帶基本上為革帶,但玉帶受到更多重視。在宋元時有一種習慣,即在身前束腰的帶上再加上一條帶,外面的帶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叫做「看帶」或「義帶」,下面的仍稱為「束帶」。金人也沿用了這種風俗。同時金代女真貴族繼承了遼代「四時捺缽」的習俗,所以在玉制帶具上也常表現有「春水、秋山」的玉飾。

當時盛行的蹀躞帶在金人中也廣泛流行。在黑龍江阿城半拉城子金墓出土的金帶,就是以前所說的那種「雖去蹀躞,而猶存其環」的帶飾。它的全部帶飾以金片模壓而成,上飾寶相花紋,式樣有圓形、長方形及半月形等。在圓形金銙的下部,還飾有一個扁環,可視為由蹀躞帶向金帶過渡的一種帶飾。

戴玉佩的習俗也為金人所喜愛。金代石槨出土的白玉折枝花紋佩、北京丰台王佐公社金墓出土的青玉龜巢荷葉佩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除玉佩外,金代女真貴族腰間還佩有一種很獨特的飾物。在1973年黑龍江省綏濱縣金墓出土的一件金列鞢,全長32厘米,其造型與組合的裝飾方法具有很強的民族風格。這種形式的佩飾還見有遼金時期哈爾濱市新香坊王子墳墓地出土的一件牙雕魚。它是由圓形、兩個長條形板和牙雕魚組成,三組牙製品上都有圓形鑽空,供穿繩佩戴,這是墓主人生前佩戴之物。

--------------------------TO BE CANTINUE--------------------------

文/TOPS JEWELLERY拓斯珠寶

| 你能擁有的奢華精品首飾 |

+v:TOPS拓斯珠寶

References: from 珠光翠影 中國首飾史話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