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2重預防措施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指出生后不久,寶寶即出現的進行性呼吸困難、青紫、呼氣性呻吟、吸氣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今早聽同事說,她醫大的同學昨晚在新生兒監護病房搶救了一夜,還是眼睜睜地看著一位剛剛誕生的小寶寶,因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緣故,如同還沒盛開的花朵早早地就凋零了。醫生提醒,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症需要在產前和產後兩個階段。

什麼是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又叫肺透明膜病,是指寶寶出生后不久即出現呼吸困難、面色青紫、呼吸衰竭這些癥狀。多見於胎齡小於32周的早產兒,胎齡越小,發病率越高:患糖尿病的母親生產的寶寶、剖腹產的寶寶、多胎等,發病率也比較高。它最主要特點是肺發育不成熟、進而導致的進行性肺泡不張、肺液轉運障礙、肺毛細血管-肺泡間高通透性滲出性病變。

Advertisements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患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情況分為3種:早產兒、糖尿病孕婦生產的嬰兒及宮內窘迫和出生時窒息兒。

1、早產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由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引起。早產兒的肺發育較足月兒更不成熟,所以容易發生呼吸窘迫。出生后早產兒的肺仍會繼續發育,只要能度過易發呼吸窘迫的高危時段,存活率將大大提高。

2、糖尿病孕婦生產的嬰兒: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媽媽血糖高,胎兒的血糖也隨之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加影響了肺的發育。

3、宮內窘迫和出生時窒息兒: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因缺氧發生宮內窘迫,或娩出過程中引起呼吸循環障礙。簡單來說任何原因造成胎兒出生時無呼吸的,或出生數分鐘后發生呼吸抑制的,就是新生兒窒息。胎兒若因宮內窘迫長期處於缺氧狀態,會影響其肺部的發育。

Advertisements

剖腹產寶寶易患呼吸窘迫綜合征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中國近一半分娩通過剖腹產完成,剖腹產率為世界第一。研究發現,隨著剖腹產率的增加,特別是選擇性剖腹產率的增加,新生兒患上呼吸窘迫綜合徵發病率的增高已不容忽視。

如果孩子還未足月就被剖出來,很容易導致嬰兒患上呼吸窘迫綜合征。專家解釋,患上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因為新生兒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導致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癥狀。在自然分娩過程中,有規律地宮縮可使胎兒產生一定應激反應,緊急促進肺成熟;而宮縮時產生的激素也會讓胎兒做好出生的準備,使肺泡更富有彈性,對新生兒的肺部發育大有益處;而剖腹產的孩子未經產道擠壓,不能完全排胎肺液,出生後有的不能自主呼吸,所以容易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併發症。

准媽媽需做的2重疾病預防

每個准媽媽,都希望自已的胎寶寶健健康康的,要在分娩前就做好充分準備,降低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幾率。准媽咪只要做好產前和產後的預防,就會降低呼吸窘迫發生的幾率。

1、產前預防:准媽媽要按時去產檢,關注胎寶寶成長。如果產前檢查被診斷為高危妊娠的准媽媽,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通過治療,能有效預防早產、難產等情況的發生。

不是高危妊娠的准媽媽也要定時進行產檢,並監測好胎動、胎心,如果胎兒在宮內有什麼情況能通過胎動顯示出來,胎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寶寶是否正常。在孕中、晚期,產檢時需要做胎心監護,以監測胎兒的發育情況,看是否正常。

2、產後預防:被診斷為高危妊娠的准媽媽,產科醫生將會採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分娩時出現意外,並對分娩出的寶寶進行提前干預。醫生對早產兒或低體重兒等高危寶寶進行詳細檢查,提前干預。

KK提示:提醒所有的「准媽媽」,預防孕期各種併發症,對可能發生早產的孕婦在妊娠後期給予激素治療,促進胎肺成熟,可預防早產兒生后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或減輕癥狀。最後,建議有早產可能的「准媽媽」最好到有新生兒救治條件的醫院分娩,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KK網編輯:宗翰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KK健康」微信訂閱號。

KK網為 國家衛生計生委 宣傳司婦幼司指導下的健康科普知識宣傳共享平台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