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也能治療血管瘤?關於血管瘤治療的藥物詳解,優缺點都知道

血管瘤(hemangioma)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頭、面、頸部,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佔全身血管瘤病變的 60%以上。

由於血管瘤具體的發病機制不清,且不同類型血管瘤的病理演變、臨床經過有很大不同,故治療困難。外科手術曾作為血管瘤治療的主要方法,但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也出現了很多種治療方法。目前認為,位於重要部位、生長迅速及影響美容有可能給患者帶來嚴重心理障礙的血管瘤應早期治療,特別是適宜的藥物治療可促使血管瘤早期消退而達到治療目的。臨床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1、平陽黴素治療血管瘤

1.1作用機制

國內外對於平陽黴素治療血管瘤的作用機制研究不多,傳統的觀點認為,平陽黴素可抑制血管瘤內皮細胞增生, 促使血管瘤消退。 但也有動物實驗研究證明,向兔耳後靜脈注入平陽黴素,在注射不同劑量、不同時段的標本中分別觀察到管壁纖維成分增多、組織纖維化呈玻璃樣變、血管壁增厚、血管壁結構消失以及管腔閉塞等不同的組織形態改變。

Advertisements

1.2 適應證的選擇

臨床上以下情況可考慮應用平陽黴素治療:

(1)面部血管瘤影響患者容貌,不宜手術切除及手術切除后將嚴重影響外觀者。

(2)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內皮特徵的血管瘤,瘤內注射平陽黴素可迅速作用於內皮細胞,導致血管瘤消退。

(3)體積小的海綿狀血管瘤,瘤體內血流交換少,平陽黴素注入瘤體后易積聚在局部,高濃度的藥物容易作用於瘤體內皮細胞,治癒率較高。瘤體大、血流豐富的血管瘤,可以通過聯合其他方法予以治療。

(4)其他方法治療無效的血管瘤。

1.4 藥物副反應

平陽黴素治療血管瘤的不良反應和併發症,不良反應包括發熱、食欲不振、皮疹、過敏性休克、併發血管瘤局部壞死性潰瘍。

1.5 小結

此藥物的優點是應用方便, 瘤體組織中藥物濃度高、療效確切、療程短、副反應輕微,對肝、腎功能無損害,對造血系統和免疫功能無損害。一些常見不良反應,可通過掌握好適應證、熟練注射方法、聯合用藥等措施,減輕甚至予以避免。目前在國內已得到廣泛應用,是治療血管瘤很有前途的藥物。但是臨床用藥劑量需根據腫瘤的部位、類型及腫瘤大小而定, 其治療血管瘤的作用機制不十分清楚,臨床應用缺乏理論基礎和科學實驗依據,其作用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Advertisements

2、激素治療血管瘤

2.1 作用機制

體外細胞培養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能非常明顯地抑制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但尚缺乏在活體內的相應觀察資料。瘤內注射曲安縮松能使血管瘤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減少,而VEGF的減少對促進血管瘤的消退有明顯的關係。目前主要認為糖皮質激素與雌激素競爭性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另外,糖皮質激素還可直接抑制雌激素受體的活性,從而使雌激素作用減弱,而達到治療目的。

2.2 治療時機和適應證 Mulliken認為口服激素治療血管瘤應該只能在以下情況:

(1)快速增長的血管瘤嚴重影響了面容。

(2)反覆出血、潰瘍或感染。

(3)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呼吸、聽覺 、進食、視覺)。

激素治療既往多採用潑尼鬆口服。由於服藥劑量較大、時間長、且副反應相對較大,各家報道的療效不一。1978年 Mazzola首先採用激素瘤內注射治療嬰兒血管瘤以後,陸續有報道均取得滿意效果。激素瘤內注射並非對所有類型血管瘤均有效。嬰幼兒血管瘤位於面部及眼瞼、口、鼻、唇、耳器官附近,嚴重影響美容及視、聽、呼吸、餵養,尤其是腫瘤仍處於生長期者,特別適用於激素瘤內注射治療。

2.4 藥物副反應

激素治療的副反應包括庫欣綜合征(滿月臉、水牛背和向心性肥胖),生長阻抑,胃腸道刺激癥狀及潰瘍,水電解質不平衡,血壓增高,血糖及尿糖增高,行為障礙以及免疫抑制等,終止治療后所有這些副反應均是可逆的。

2.5 小結

綜上所述,從作用機制上,糖皮質激素能非常明顯地抑制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臨床上口服和注射給藥方法各有優、缺點:口服給葯簡單方便,複診間隔時間長,患者易於接受。腔內注射,顯效時間早,用藥總量少,副反應發生率低為其優點,但對於口內不易注射的部位,增大了治療的難度。應用類固醇激素治療嬰幼兒頜面部血管瘤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可作為嬰幼兒血管瘤及彌散性血管的過渡及徹底消退的首選方法。至於選擇口服抑或瘤腔內注射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3、無水乙醇治療血管瘤

1.無水乙醇治療血管瘤的臨床應用

國外對於無水乙醇用於硬化治療的相關文獻報道較多。自從1998年以來使用雙針技術注射無水乙醇治療兒童血管瘤,推薦劑量為1 mL/kg體重,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在所有受治患者中瘤體明顯縮小而且併發症很少發生。

2.藥物副反應

從臨床表現上來看,我們發現局部注射無水乙醇後會導致局部疼痛、腫脹以及炎症反應,當腫瘤位於表淺部位時, 局部注射無水乙醇后還可能導致口腔黏膜或皮膚潰爛壞死,有報道稱局部注射無水乙醇還可能誤栓其他器官,如引起腦栓塞、肺栓塞或肝、腎損害。曾經報道使用無水乙醇栓塞治療頜面部血管瘤導致神經性疼痛。

3.小結

無水乙醇可致血管強烈攣縮,並損傷管腔內膜形成血栓而達到治療目的, 是理想的栓塞劑。但無水乙醇對於血管的栓塞作用過於強烈,必須嚴格掌握無水乙醇的栓塞適應證和禁忌證 。

4、干擾素治療血管瘤

1.藥物作用機制

干擾素治療血管瘤的機制尚不明確,可能有多個方面,誘導血管內皮細胞凋亡為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國外許多學者研究認為,α-干擾素能抑制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轉錄和在血管瘤中合成。α-干擾素可通過間接的免疫受體刺激作用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瘤體細胞表面抗原的表達,使之被細胞毒性淋巴細胞識別,從而殺傷腫瘤細胞。另外α-干擾素能與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調節免疫應答,誘導調節細胞活性的蛋白質合成,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和遷徙。

2.藥物副反應

在應用α-干擾素治療血管瘤的過程中引起的不良反應常表現為一系列的消化系統、造血系統、神經系統癥狀。目前,在應用α-干擾素治療血管瘤的過程中引起的神經系統的毒副反應是否可逆還存在爭議,因此在應用α-干擾素治療血管瘤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神經毒性效應,進一步對α-干擾素的治療劑量、給葯次數 、停葯的時機進行深人研究。

3.小結

用干擾素治療複雜的重症血管瘤是近年出現的一種嘗試,有效的報道也日漸增多,甚至一些學者考慮到,干擾素療法與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相比,無感染及非成人的骨骼生長停滯等嚴重副反應,而且無需逐漸減葯,患者可非住院自行注射等優點,建議把 α-干擾素的使用擴大到非重症的增生期血管瘤,作為一線藥物, 但重症血管瘤治療病例尚少,患者表現各異, 尚無法做大規模的病例對照分析,目前尚無長期的隨訪,所以一些學者對其療效持懷疑態度。 因此,目前 α-干擾素還不能代替皮質類固醇等傳統療法,而是作為治療對皮質類固醇無反應的重症血管瘤的二線藥物,對這一治療方法的定論尚待以後的研究。

聲明:本文的目的在於科普血管瘤相關疾病知識,嚴禁作為商業用途。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可作為自行用藥的依據,一切用藥治療必須謹遵醫囑。部分疾病信息來源於醫療平台或專業論文,如果造成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