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籍名人:我國十六世紀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徐渭

徐渭(1521—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徐渭出生在浙江紹興的一個官紳家庭,徐渭出生百日,父親去世,由母親撫養成人。徐文長的戲劇創作有雜劇集《四聲猿》,其中包括《狂鼓史》、《翠鄉夢》、《雌木蘭》、《女狀元》四個獨立的戲。徐渭的書法和明代早期書壇沉悶的氣氛對比顯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喜歡,自己認為「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72歲的徐渭離開人世。

人物生平

才名早揚

徐渭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出生於山陰(今紹興)一個趨向衰落的大家族。他的父親徐鏓做過四川夔州府的同知,原配童氏,生下徐淮、徐潞兩個兒子,繼娶苗氏,不曾生育,晚年納妾生下徐渭,在徐渭出生百日後就死了。此後徐渭由嫡母苗夫人撫養直到十四歲,苗氏死後,隨長兄徐淮生活,直到二十一歲入贅潘家。

Advertisements

雖然出生在官僚家庭,但徐渭早年的生活並不愉快。由於是庶出,而兩個嫡出的哥哥又比他年長二三十歲,所以徐渭在家中也沒有什麼地位。在徐渭十歲那年,苗夫人把他的生母逐出了家門。幼年奪母,對徐渭是一個很大的刺激。雖然二十九歲那年他得以把母親接回自己家中,但直到垂暮之年,他仍然不能忘懷這件事情。

他年輕時考秀才未取,在給督學-要求複試的-中這樣說道:「學無效驗,遂不信於父兄。而況骨肉煎逼,箕豆相燃,日夜旋顧,惟身與影!」顯得很悲憤。成年後家道中衰,徐渭入贅婦家,生活當然也不那麼自在。一個機警敏感的人,在如此坎坷的境遇中長成,自然容易養成執拗和偏激的性格。

徐渭生性極為聰慧。他六歲讀書,九歲便能作文,十多歲時仿揚雄的《解嘲》作《釋毀》,轟動了全城。當地的紳士們稱他為神童,比之為劉晏、楊修。二十來歲時他與越中名士陳海樵、沈煉等人相交往,為「越中十子」之一。沈煉曾誇獎他說:「關起城門,只有這一個。」據說在一次酒宴上,主人有意為難徐渭,指著席上一件小東西請他作賦,暗中卻命童僕捧上丈余長的紙卷。徐渭立身把筆,一氣寫盡,驚倒了滿座的人。另外有一個關於徐渭的小故事,也能凸顯他的聰明才智。在他年幼時,還在上私塾,老師看他聰明伶俐,便要考考他,讓他拿著兩個水桶去汲水,期間要度過獨木橋,當時徐渭尚小,力氣也不足,自是困難,但是塾師看見徐渭高興地抬水回來,驚問方法,他高興地說:把水桶放水裡自然輕鬆多了!當時尚無浮力一說,徐渭的聰敏,讓老師大加讚賞。

Advertisements

屢試不第

自幼以才名著稱鄉里的徐渭,一向頗有些自負自傲,對功名事業充滿了嚮往,然而在科舉道路上卻屢遭挫折。二十歲那年,他結結巴巴地考中了個秀才,此後一次又一次參加鄉試,直到四十一歲,考了八次,始終也未能中舉。其間二十六歲時喪妻,從潘家遷出,以教書糊口,直到三十七歲時應胡宗憲之邀,入幕府掌文書。徐渭在科舉中一再失敗,並不是偶然的。他暮年作《自作畸譜》,還特地記下了六歲入學時所讀的岑參《和賈舍人早朝》詩句:「雞鳴紫陌曙光寒」,流露出無窮的人生感慨。

從戎幕到牢獄

嘉靖時期,東南沿海遭受倭寇的頻繁侵擾,由於兵備鬆弛,官吏無能,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慘重損失。徐渭一方面以詩歌對此進行尖銳的抨擊,一方面滿懷熱忱地投入到抗倭戰爭中。他雖然身無一職,卻幾次換上短衣,冒險隨軍隊來到前線,觀察形勢,然後記錄下戰事的經過,分析成敗的原因,向有關-提出破敵的方略。這些文章大都寫得比較切實,不同於一般的書生議論。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徐渭以才名為總督東南軍務的胡宗憲所招,入幕府掌文書。入幕之初,他為胡宗憲作《進白鹿表》,受到嘉靖帝的賞識。自此胡宗憲對他更為倚重,對他放任的性格,也格外優容。陶望齡《徐文長傳》記載說:徐渭常常與朋友在市井飲酒,總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開著大門等待。有人報告胡宗憲,說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聲叫嚷,胡宗憲反而加以稱讚。當時胡宗憲權重威嚴,文武將吏參見時都不敢抬頭,而徐渭戴著破舊的黑頭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闖入門,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

當然在幕府中也有許多不如意的事。胡宗憲出於各種原因,與權臣嚴嵩來往甚密,而徐渭是痛惡嚴嵩的,他最親近的友人沈煉就因參劾嚴嵩而遭到殺害,但徐渭又不得不代胡宗憲寫了一些吹捧嚴嵩的文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被免職,徐階出任內閣首輔。在徐階的策動下,胡宗憲受到參劾,並於次年被逮捕至京(後來因平倭有功,只受到免職處分),徐渭也就離開了總督府。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憲再次被逮入獄,死於獄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好幾人受到牽連。徐渭生性本來就有些偏激,連年應試未中,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時他對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擔憂自己受到-,於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志銘》,而後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癒。后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如此反覆發作,反覆自殺有九次之多。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發作中,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將她殺死,因此被關入監牢。他在獄中完成《周易參同契》註釋,揣摩書畫藝術。

徐渭被下獄后,友人紛紛予以援助。其中援助最為有力的,先是禮部侍郎諸大綬,后是翰林編修張元忭(即明末著名散文家張岱的曾祖父),他們都是徐渭的至交,又都是狀元出身,頗有聲望。在這些朋友的解救下,徐渭坐了七年牢,終於借萬曆皇帝即位大赦之機獲釋。這是萬曆元年(1573年)的事,徐渭已經五十三歲了。

潦倒晚年

經歷了如此多的磨難,徐渭已不再有什麼政治上的雄心,但他對國事的關注卻老而未衰。出獄后,他先在-一帶遊歷,登山臨水,並交結了許多詩畫之友。萬曆四年(1576年)夏,徐渭年輕時代的朋友,這時已經做到擔負北部邊防重任的吳兌邀他北上,他便欣然前往。徐渭在宣化幕府的時間不到一年,但留下了不少描寫北地風光、民俗和軍旅生活的詩文。在寫給許多-的贈序中,他都喜歡議論政事,尤其是關於邊防的策略。當時張居正主持國政,對蒙古採取撫和的方針,徐渭對此表示讚賞。期間又過居庸關赴塞外宣化府等地,聞戚繼光所云至遼尋李成梁,教授其子李如松兵法,結識蒙古首領俺答夫人三娘子。他在吳兌那裡受到敬重,無奈身體不好,只得於次年春經北京回到家鄉紹興,註釋郭璞《葬書》。

六十歲時,徐渭應張元忭之招去北京,但不久兩人的關係就惡化了。據張岱的記敘,張元忭是個性格嚴峻、恪守禮教的人,而徐渭卻生性放縱,不願受傳統禮法的束縛。張元忭常常以封建禮教約制徐渭,這使徐渭大為惱火。他曾對張元忭說:我殺人當死,也不過是頸上一刀,你現在竟要把我剁成肉糜!由於和老朋友的交惡,加上與官僚們交往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徐渭情緒鬱憤,舊病複發,便於居京三載后重歸家鄉。此後,徐渭就再沒有離開過山陰。

晚年鄉居的日子裡,徐渭越發厭惡富貴者與禮法之士,所交遊的大都是過去的朋友和追隨他的門生。常「忍飢月下獨徘徊」,杜門謝客,據說有人來訪,徐渭不願見,便手推柴門大呼:「徐渭不在!」其中只在張元忭去世時,去張家弔唁以外,幾乎閉門不出,他一生不治產業,錢財隨手散盡,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但手頭稍為寬裕,便不肯再作。倒是一班門生和晚輩的朋友,或騙或搶,常常得到他的傑作。徐渭似乎特別嗜蟹,許多題畫詩記載了朋友們用活蟹來換他畫蟹的經過。最後幾年,徐渭身患多種疾病,大約畫也不能常作,生活更為貧苦。《徐文長文集》中有《賣貂》、《賣磬》、《賣畫》、《賣書》諸詩,顯示出徐渭凄涼的晚境。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去世,年七十三。死前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

徐渭書法

徐渭的書法和明代早期書壇沉悶的氣氛對比顯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難看懂,用筆狼藉,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喜歡,自己認為「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

徐渭超越了時代,開啟和引領了晚明「尚態」書風,把明代書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齡曾說過其書法「稱為奇絕,謂有明一人」。袁宏道則稱:「予不能書,而謬謂文長書決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矣!」(《徐渭集四-附錄》《徐文長傳》)

徐渭書法和書法觀的產生,是與明中、晚期整個思想、文化、審美觀念巨大變遷相吻合的。俆渭書法也是從吳門書派主張唐法的反叛0發,繼而吸取北宋蘇、黃、米追求藝術個性化的積極因素中走來。徐渭在《書季子微所藏摹本蘭亭》中所說的「時時露己筆意」(《中國書法全集·徐渭》,411頁)的審美精神。他的原話是:「非特字也,世間諸有為事,凡臨摹直寄興耳,銖而較,寸而合,豈真我面目哉?臨摹《蘭亭》本者多矣,然時時露已筆意者,始稱高手。予閱茲本,雖不能必知其為何人,然窺其露已筆意,必高手也。優孟之似孫叔敖,豈並其鬚眉軀幹而似之耶?亦取諸其意氣而已矣。」

如果說徐渭的行書已用「己意」實現了對傳統筆法的改變,那麼,最大的改變是那些高頭大軸的中堂行草書。以前說「董其昌破壞了墨法」,在這則要說「徐渭破壞了筆法」。徐渭在書法從卷冊翰札的文房把玩轉向廳堂展示審美的變革中,實現了作品創作中筆法的改造。《代應制詠劍草書軸》和《代應制詠墨草書軸》是其代表作。徐渭這種借鑒於繪畫的點畫表現方法,是對晉唐筆法的創造性破壞。對於書法藝術這種美術化傾向的改變。(劉正成《書法藝術概論》)

徐渭墨葡萄圖

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實倒掛枝頭,水鮮嫩欲滴,形象生動。茂盛的葉子以大塊水墨點成。風格疏放,不法語形似,代表了徐渭大寫意花卉的風格,也是明代寫意花卉高水平的傑作。自題:「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天池。」下鈐「湘管齊」朱文方印一,尚有清陳希濂、李佐賢等鑒藏印多方。

此圖構圖奇特,信筆揮灑,似不經意,卻造成了動人的氣勢和葡萄晶瑩欲滴的藝術效果。此圖純以水墨畫葡萄,隨意塗抹點染,倒掛枝頭,形象生動。畫藤條紛披錯落,向下低垂。以飽含水分的潑墨寫意法,點畫葡萄枝葉,水墨酣暢。用筆似草書之飛動,淋漓恣縱,詩畫與書法在圖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結合。作者將水墨葡萄與自己的身世感慨結合為一,一種飽經患難、抱負難酬的無可奈何的憤恨與抗爭,盡情抒泄於筆墨之中。

徐渭傳

徐渭,字文長,山陰人。十餘歲就仿揚雄《解嘲》做《釋毀》,長大后拜同鄉季本為師。諸在學為生員時就已負盛名。總督胡宗憲招聘為幕府,與歙縣余寅、鄞縣沈明臣同管書記。宗憲得到一隻白鹿,準備獻給朝廷,令徐渭起草奏表,與其他幕僚起草的奏表一併寄給與他相好的學士,請他從中擇其優者上報朝廷。學士以渭所擬的表文進呈,世宗大喜,特別寵愛宗憲,宗憲也更加器重徐渭。總督府戒備森嚴,將吏們低頭出入,而渭卻頭頂角巾,身穿布衣,一付平民打扮,與總督府中的人長揖交談。幕府有急事,夜深敞開督府大門等他來商議。如果渭喝醉了未來,宗憲派人去好好照顧。

徐渭熟悉兵法,好用奇計。宗憲擒獲海寇徐海和王直,都是渭參與謀划的。渭借宗憲之勢,頗為驕橫。后宗憲下獄,渭懼禍,得瘋狂病,用大錐刺耳,深至數寸。又用椎擊碎腎囊,都沒死。隨後殺其後妻,官府依法將其打入死牢,同鄉張元忭極力救他出獄。他遊歷金陵,到達宣、遼,考察了諸邊寨要地。與李成梁諸子十分友好。入京師,在元忭家做客,元忭要他講述禮法,渭不遵從,含怒而去。後來元忭去世,渭身著白衣去祭弔,撫棺慟哭,卻不說他是誰。

渭天資超人,詩文高出同輩。善寫草書,工於繪畫花草竹石,曾自稱「:我是書法第一,其次是詩,再次是文章,最後才是畫。」嘉靖時期,王世貞、李攀龍創立「七子社」,謝榛因是一介平民而被排斥。渭對於達官貴人壓迫平民非常義憤,誓不與王、李等為伍。后二十年,公安袁宏道漫遊越中,得到渭詩文殘稿,給祭酒陶望齡看,都大加讚賞,刻印成集,流傳於世。

人物評價

總評

徐渭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鄭板橋對徐文長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文學家、藝術家木心先生評其為「英才天縱」。他能謀善斷,幾乎一己之力盡破多年的倭寇之患,晚年悉心培養出李如松這位名將,建立不朽功勛。他的詩,袁中郎(即袁宏道)尊之為「明代第一」,他的戲劇,受到湯顯祖的極力推崇,至於繪畫,他更是中國藝術史上成就最為突出的人物之一。

歷代評價

齊白石: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大滌子(石濤)之畫,能橫塗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故。

石濤:青藤筆墨人間寶,數十年來無此道。

吳昌碩:青藤畫中聖,書法逾魯公。

黃賓虹:紹興徐青藤,用筆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來,沒有人能趕上他。

徐渭名作:


此文編輯參考各省各市地方志,由小編編輯整理彙編而成,加之小編能力有限,倉促而成,如有歷史、地名、建制等等不同,請見諒,最後小編在此感謝您能在百忙的時間點擊「小熊說故事」,如果覺得小編寫的還算可以的請您點一下您的金手指,關注我們歐:小熊說故事!您的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