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家風故事」家教,言傳身教;家風,潛移默化

家,是我們的避風港。家,要有家的樣子。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如果一個家庭,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就會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不知是非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我們再去後悔,可惜晚了。

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四口之家,父母是普通的農民,姐姐也是一個打工者。記憶中祖上沒有什麼名人,也沒有成文的家教家風世代流傳,但家中父母為人處世的方式和一些樸素的言語,簡單平凡卻不乏大道理,在無形中言傳身教、耳濡目染。

「做人要真」——

「做人要真,不能虛飄」,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教導我。他們自己也不會因為我們是小孩,就撒謊騙我,不跟我講真話。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以真為本。現在國家提出,要求「求真務實,說真話,辦真事」。事實上如今在社會中,在工作上我也是凡事追求真,也厭惡弄虛作假的不良現象。

Advertisements

「百善孝為先」——

「人都是爸媽生養的,一代又一代,對爸媽都不孝順的人那對別人也不會好的」。這句話在小時候爸爸經常對我說,如今我也經常對我的孩子說。

媽媽至今還經常講起那件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使出了自己的撒手鐧,給新姑爺做了一大盤子的紅燒肉,爸爸本來喜歡吃素的,但他硬是把紅燒肉咬牙吃下了,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好幾年。

外婆在的時候,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都發表了意見,最後還是不能統一的,爸爸就讓外婆一錘定音,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過日子不能嫌累,累才有奔頭」——

小時候,爸爸要我做一個能吃苦耐勞、會過日子的人,爸爸經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樣雖然能累點兒,但是生活有奔頭啊!」現在我的理解,這就是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意思。

Advertisements

要說在我家最能吃苦耐勞、會過日子的人當屬我媽了。媽媽年輕時腿腳就有病,但是就這樣也沒有擊退她為生活奔波的信念。白天她和爸爸共同擺弄家裡的十多畝地,回到家裡她還要及時的準備飯菜,當我和姐姐坐在飯桌前美餐的時候,媽媽卻匆匆了事,然後就去洗衣服,打掃衛生,有時一直忙到深夜。。

小時候,我們就在爸爸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勤勞。

「人要嚴格要求好自己」——

在我小時候,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很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1、吃飯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2、吃飯時不能邊吃飯邊大聲說話;3、不能翹腿。雖然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條條框框束縛著我,讓我更好地成長。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媽媽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就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玩,我從小就養成了這個習慣。

小時候,我就常常會聽到大人們經常這麼讚揚我和姐姐:「這個孩子真有修養,很乖啊!」後來我認識到了之所以大人會這樣說,都是因為我們處於一個良好的家教氛圍中,一個人的修養真的不是一時裝出來的。

記得電視上第一次出現「家風」這個詞的時候,使人耳目一新。是啊,沒有優秀的家風,何談民族精神呢?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諸葛亮《誡子書》、《曾國藩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