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得會鑒別、懂防治,還要注意殺菌劑抗性

番茄早疫病 Tomato early blight

又稱為輪紋病、夏疫病,是番茄的一種主要葉部病害,各地均有發生。一般年份莖葉發病率在 10% 左右,流行年或重病田可達 100%。

癥狀

葉片病斑同心輪紋

各生育期都可發病,可為害葉片、莖、花、果等,以葉片和莖葉分枝處最易發病。葉片發病,病斑初呈水漬狀,暗褐色,擴大后近圓形,有同心輪紋,邊緣多具淺綠色或黃色暈環。潮濕時病斑上長出黑色霉狀物。多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發展。嚴重時,多個病斑連成不規則大斑,造成葉片早枯。莖部發病,多在分枝處產生褐色至深褐色病斑,病斑不規則形或橢圓形,表面生灰黑色霉狀物。青果發病,多在花萼處或臍部出現黑褐色近圓凹陷的病斑。果實成熟期則主要從果蒂裂縫處或果柄處發病,在果蒂附近形成圓形或橢圓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凹陷,有同心輪紋,表面著生黑色霉層。

Advertisements

莖部出現橢圓形深褐色病斑

果實出現暗褐色病斑

病因及規律

病原為茄鏈格孢 Alteraria solani。病原在病殘體或種子表面越冬,附著在種子上的病原可存活 2 年。病原可通過氣流、雨水、昆蟲和農事操作等傳播,從氣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人。

濕度是病害發生與流行的主導因素濕度 80%以上,溫度 20~ 25℃最易發病、陰雨天氣造成環境高濕易發病。春季保護地栽培、番茄定植后,晝夜溫差大,葉面有水膜,也有利於病害發生。

防治措施

1. 種子消毒。用 10%磷酸鈉浸種 20 分鐘,撈出洗凈后,再用 50~ 55℃的溫水浸種,加熱水保持水溫 10 分鐘,然後加涼水冷卻到 30 ℃浸種,撈出后催芽。

2. 農業防治。

Advertisements

  • 重病區實行輪作,與其他非茄科作物進行 2~ 3 年以上的輪作。

  • 種植抗病品種,採用高畦覆地膜栽培。

  • 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

  • 盛果期後為防止早衰加重病情,要及時追肥或噴施葉面肥。

  • 棚室灌水后適時放風,防止濕度過大。

  • 清潔田園,及時摘除病、老、黃葉,摘除病果,拔除重病株,帶出棚室外深埋或燒毀。

3.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洒 500 g/L 的異菌脲懸浮劑 400~ 800 倍液,或 70% 丙森鋅可濕性粉劑 200~ 320 倍液,或 60% 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 700~1000 倍液,或 50% 啶醯菌胺可濕性粉劑 1300~2 000 倍液,或 8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200~ 320倍液,或 75% 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 3 000~ 4 000倍液,或 25% 嘧菌酯水懸浮劑 3 000 倍液,或 10% 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 1000 倍液,每 7~ 10 天 1 次,連續 2~ 3 次。保護地栽培,發病初期,每畝每次可噴撒 5%百菌清粉劑 1 kg,每 7~ 10 天噴撒 1 次,連續 3~ 4 次;也可以用 45% 百菌清或 10%腐霉利等煙霧劑,每畝用量 200~ 250 g,在傍晚熏蒸。注意,要先開棚排濕 20 分鐘再進於悶棚熏蒸。400 g/L 氟吡菌醯胺·戊唑醇懸浮劑 1800~ 3 600 倍液,77% 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300~ 450 倍液,75% 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劑 4 000~ 6 000 倍液,560 g/L 嘧菌酯·百菌清懸浮劑 500~ 800 倍液,60% 丙森鋅·烯肟菌酯水分散粒劑 500~1500 倍液,11.7% 苯醚甲環唑·氟唑菌醯胺懸浮劑 800~ 1500 倍液。

注意防範抗性風險:甲氧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有抗性風險,如嘧菌酯、肟菌酯、烯肟菌酯、吡唑醚菌酯。因此建議將不同作用方式的殺菌劑交替使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