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臍療法是選用適當的藥物,製成一定的劑型

敷臍療法是選用適當的藥物,製成一定的劑型(粉、糊、膏等)填敷臍中,以治療疾病的方法。臍名神闕,又名氣舍、維會、臍中,位於任脈之上。《金匱要略》一書首先詳細記載了臍療治病的方法。臍自古只灸不針,至唐代逐漸發展為葯灸並用。晉、唐以後,隨著穴位敷藥療法的誕生,敷臍療法開始出現,並不斷發展為敷臍、熨臍等法。如《萬病回春》記載:「小兒瀉不止,五倍子、陳醋稀熬成膏,貼臍上。」其後趙學敏的《串雅》中有「痢疾塞臍」、「貼臍截瘧」的記載,對敷臍治病做了成功的發揮和充實。至吳尚先總結前人中醫外治經驗,結合自己幾十年的臨床所得,編纂《理瀹駢文》一書,其中所載敷臍方葯達數十首。他認為「中焦之病,以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臍上為第一捷法。」近年來,此法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發展。本療法對於失眠的治療具有獨到的治療作用。

Advertisements

製備

根據病情需要,選擇適當藥物,應用所需物品製成各種劑型,採用填臍法、熨臍法、填貼混合法進行敷貼,敷貼前首先應用酒精棉球對臍部皮膚進行消毒。

1.填葯末 將所用藥物研為細末,適量填臍,膠布固定。

2.填葯糊 將藥物研末、過篩,根據需要用溫開水,或醋,或酒,或葯汁等調為糊狀,取適量填臍中,以膠布固定。

3.填葯餅 將所用藥物搗爛如泥,做成餅狀填臍中,膠布固封。

4.貼膏藥 將所選藥物按膏藥的製法做成膏,敷於臍中,固定紮緊。

治療

1.心脾兩虛型失眠 症見不易入睡,或睡中多夢,易醒,醒后再難入睡,兼見口淡無味,或食后腹脹,不思飲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