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且珍惜!關於癌症康復,這3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癌症作為生命難題,人類正逐漸了解它、破解它,然而在找尋治癒案例的方法時,質疑與困惑的聲音常伴左右,針對中晚期癌症,現在化療、放療手段是否真見效?早期診斷與過去診斷,邊界如何定?生命難題利用技術真能找到答案嗎?

一問:中晚期癌症放化療「性價比」幾何?

癌症研究向來是國際醫學前沿與焦點,醫學技術為部分癌症病人帶來較大改觀。然而,一些未能找到早診早治有效手段的癌症,改善生存率仍困難重重。費用高昂、副作用不輕,「成本較高」的放化療,真的對中晚期癌症治療有效嗎?

二十年前,胃癌診斷僅需400餘元,而今要上千元;胃癌化療從二十年前的百餘元/次,提高至現在的至少萬元/次。診斷精度提高了,化療副作用減輕了,但五年生存率並未顯著提高。美國國家醫學院、科學院雙院士柯林斯更是犀利指出:迄今,臨床普遍推行的化療方案,對許多癌症並無效果,通過化療可提高生存率的癌症僅佔5%,另有95%對化療無效。

以胰腺癌為例,因發病隱匿、早期診治率相當低。數十年來,病人五年生存率仍不足5%。許多胰腺癌病人對化療並不敏感。即便知道化療手段對許多胰腺癌病人無效,但只要少數病人有效,這種嘗試也不該放棄。醫學的宗旨,便是對每個生命盡最大努力。如今,國內癌症治療尚存在很大上升空間,放化療在部分癌症中的療效很好,但很多先進藥物無法第一時間提供給病人、一些藥物尚未納入醫保,這為病患家屬帶來沉重打擊。

且不論放化療效果幾何,治癌成本飆升已是不爭事實。醫學除卻技術外,更涉及經濟、倫理等多重因素,因此在實施醫療計劃時,政治、經濟等外因亦難免不受影響。歐美國家費用上漲的「老路」,我國無需重蹈覆轍;綜合衛生經濟考量、實行合理診治,才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醫學並非「消費買賣」行為,費用昂貴並不一定會換來良好治療效果,無論國家還是病患家屬,無需盲目跟風,還應考慮自身情況合理選擇。目前看來,將費用放在預防與早期診斷上,顯然更符合我國實際情況。

二問:診斷手段發達,是否會造成過度治療?

甲狀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症發病率走高,論及原因,多位癌症診治專家提及了一點:診斷手段的日趨先進,使得曾經不被發現的疾病「曝光於眾」。早期診斷、過度診斷,兩者間的邊界到底在哪?醫學界對此定論不一。診斷手段更新換代,令曾經不多見的疾病變成流行病。數據顯示:韓國在過去二十年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提高了15倍,分析原因發現,這一現象主要源於1999年韓國政府啟動的甲狀腺癌篩查。

合理診斷與過度診斷,是否僅差一步之遙?診斷本身作為認知疾病的技術,並不該「背黑鍋」;發現疾病,是人類探索認知自身的過程,隨著技術的進步,探索步伐不該停歇。診斷後的治療,是關乎過度醫療的核心環節。以甲狀腺腫瘤為例,良性腫瘤無需開刀,即便是惡性腫瘤,也未必非要開刀,根據腫瘤所處的「地理位置」、是否轉移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最終確定病人持續隨訪還是開刀手術。

技術只是工具,診治理念存在於醫生頭腦之中。因此專家認為,從現有國情來看,我國針對癌症的診斷技術水平並非過度而是遠遠不夠;但恰因各地醫生水準參差不齊,導致診斷後的過度、不當治療廣泛存在。再以甲狀腺癌為例,良性腫瘤被切除、惡性腫瘤需開刀者卻隨訪,屢見不鮮。把握好過度診療的「一把尺子」,根源還是提升醫生整體認知水平,而非因噎廢食放棄診斷技術。


三問:先進技術可否緩解病人內心恐懼?

醫學兼具技術與人文雙重因素,技術發達,可否緩解病人內心恐懼?現實狀況往往並不如此,選擇多樣與走投無路,成為不少病家的真實寫照。許多病人與家屬走投無路,會輕信所謂的秘方、偏方等,導致藥物毒副作用疊加,弄巧成拙。相形之下,另一種情況也偶有發生。曾有一例病人令他記憶猶新:這位病人在接受第一階段化療后,腫瘤明顯縮小、病情穩定。醫生建議他帶瘤生存,但病人因害怕疾病複發,四處打聽最終選擇並不合適自己的放療,副作用頻發,情況急轉直下。

患有癌症,治療的道路只能選擇一種、且不可逆轉,許多病人家屬對此深有感觸。如何基於對疾病的科學認知,科學選擇最適宜技術,最大程度幫助病人延長生命?針對中晚期腫瘤患者,國內醫學界基本主張患者帶瘤生存,將癌症逐步轉為慢性病。隨著認知的不斷深入,期待未來「談癌色變」的心理會有所緩解。

醫聖希波克拉底為後世醫生留下的警世恆言,「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癌症治療要避免不足、亦要避免過度。強化篩查與早期診治,可大幅提高病人生存率,實現事半功倍的功效;而針對晚期癌症病人,減少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比一味追逐遙不可及的五年、十年生存率夢想更實際,這是尊重病人的選擇,更是人文社會對生命的致敬。


解決之道:自體菌BF839治療方案

能激活T細胞的非特異性功能,從而抵抗感染、細胞突變、腫瘤,並能增加粒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及自然殺傷(naturekiller,NK)細胞的數量和活性,特別是能增加血液中白細胞的含量,從而增強體液免疫應答,調節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發揮抑制腫瘤的作用。並誘導機體細胞產生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細胞因子,通過淋巴循環活化全身的免疫防禦系統,增強機體抑制癌細胞增殖的能力。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