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肩頸酸痛——現狀及治療篇

特約專家/孫武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主任)

長久以來,人們用肩膀承受重擔,所以常覺得肩膀緊張。骨骼與身體自我矯治療法講師歐弗麥爾(LuannOvermyer)有個別具深意的比喻,肩膀(shoulder)是應該(should)加上急診室(ER)。肩頸酸痛的人常處理「緊急」加「應該」做的事,一緊張,肩頸不知不覺聳起,久而久之形成酸痛。過去,下背痛是疼痛原因首位,現在肩頸痛大幅超越下背痛。最新研究發現,只要酸痛超過1年,大腦就萎縮5~11%。

【背景現狀篇】

全球都在痛

疼痛是全球議題,美國有5000萬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的困擾,疼痛的發病率大於糖尿病加心臟病加癌症的總和。

Advertisements

疼痛對經濟也造成了巨大影響。3600萬美國人因為疼痛而不能工作,3500萬人因為疼痛而去醫療院所治療。疼痛是美國人尋求醫療治療最常見的病因,也是美國人喪失工作首要因素,因疼痛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50億美元。美國矽谷甚至出現了一項新興行業:姿勢調整師。那些來自印度的姿勢調整師並非用高科技或醫療來幫助酸痛的知識工作者,而是幫助客戶回到原始的姿勢,也就是在小孩身上看到的樣子。

六分之一的英國人也在承受不同程度的酸痛。皇家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GeneralPractioners)宣布,疼痛治療是英國2011~2014年優先任務之一。

愛拼才會贏的台灣人也在喊痛。根據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調查,六成三的勞工都有肌肉骨骼酸痛問題,肌肉骨骼傷病占勞保職業傷害支出的85%,連高官都得蹺班去按摩。

Advertisements

肩頸酸痛成「流行病」

坐姿不良導致肌肉酸痛,這是舉世通病。麻煩的是,這世界上大多數的職業,都必須員工整日坐在計算機屏幕前。只要你工作多少年,你就得坐多少年,造成肩頸、下背的疼痛酸痛也在所難免。在中國台灣地區,63%的人都有肌肉骨骼酸痛的問題,不少人都會翹班去按摩。

一直以來,下背痛是疼痛原因最大宗,但隨著久坐和智能型手機發展,肩頸痛病人大幅成長並超越下背痛。醫界統計,肩頸酸痛的盛行率是55%,而相較於下背痛多為男性,肩頸酸痛多為女性。「這和男性上背部肌肉比較強壯,不容易受傷有關」台安醫院骨科醫生鄭以人說道。

頭往前一寸,脖子負重兩倍

頭的重量約是體重的十分之一,體重60公斤的人頭部重量約6公斤,彷彿一顆保齡球。但只要頭部往前一寸,脖子就負重兩倍,變成12公斤,馬偕醫院物理治療師蔡麗瑛解釋。

患病人群年輕化

有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後,等於電腦可以隨身帶著走,肩頸痛也因此更加惡化,甚至年輕化。過去肩頸酸痛至少是中年以上的專利,現在「初中生就來看診」鄭以人醫生問一位前來問診的初中生是「因為快考試了?還是運動受傷?」這位初中生說沒有,只是一整天都在看手機。

身體老化加速肩頸酸痛

從另一面來看,肩頸酸痛確也是自然的老化現象之一。身體的構造很精良,不過就像車子會折舊一樣,脊椎、肌肉都會隨著老化而變化。從青少年時期開始,椎間盤裡的含水量開始下降,演變成乾枯、窄化的環境,椎間盤外圍對疼痛非常敏感,伸展拉扯都會引發疼痛。頸部周邊肌肉也會隨著老化,降低強度與柔軟度。

【治療篇】

肩頸酸痛怎麼辦?

很多人對於肩頸酸痛這樣的癥狀,出現的第一反應就是去按摩院、養生會所做按摩,並且不少人認為推拿按摩也是力度越大越好,越疼效果就越好。其實臨床上肩頸酸痛的發病機理非常複雜,在調理前,必須弄清病因,找准病點,才能幫助頸部恢復健康。常見的肩頸酸痛是肩周炎與頸椎病的主要特徵。

關於肩周炎與頸椎病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是以肩部疼痛和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發病原因可能與肩部活動過多,退行性改變、急慢性損傷、頸部疾病等有關。肩周炎早期以肩部疼痛為主,夜間為甚,晨起活動后減輕。肩部活動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晚期肩部肌肉出現萎縮,肩部活動明顯受限。該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指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影響頸部血管、神經和脊髓等,而引起頸、肩頭、上肢、胸部疼痛和其他癥狀的綜合征。好發於中老年人。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較為複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臨床上又將頸椎病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脊椎型頸椎病。

肩周炎與頸椎病均好發於中老年,但並不意味著肩頸酸痛是中老年人的「專屬」。目前,不論是老年、青年工作者,甚至是少年學生,都有出現嚴重的肩頸問題。

肩頸治療先得找到病灶

肩頸酸痛的原因很多,因此各種肩頸酸痛的原理也各不一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原因:

1,關節的自然退變老化。頸椎包括椎間盤組織,在20多歲就開始出現老化退變,尤其是一些不經常鍛煉的人。主要是肌肉力量的減退、椎間盤組織水份的減少等,緊接著會導致關節的鬆動、失穩與位置異常,這些因素是頸肩出現更嚴重問題的基礎。

2,慢性累積性的勞損。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使用電腦)、高枕睡眠或睡眠姿勢不正確、開車時間過長等等,加重了頸椎退行性改變的速度與程度,當頸椎退變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出現頸椎小關節紊亂、頸椎骨質增生和頸椎間盤突出等。骨質增生和椎間+盤突出壓迫刺激到頸部神經、血管、肌肉、韌帶等就會產生肩頸酸痛。

3,頸肩部位的急性損傷,包括如車禍、跌倒、撞擊等等,損傷到頸部肌肉、骨骼等而出現肩頸酸痛。

4,感受風寒。頸肩部受到寒冷刺激時,局部肌肉痙攣,血液供應減少,從而造成局部慢性損傷性炎症物質蓄積,從而出現局部慢性炎症性癥狀。

5,頸部急慢性損傷或感受風寒后出現頸部肌肉創傷性無菌炎症及疼痛,刺激肌肉產生持久的收縮狀態,出現肌緊張,肌肉長期痙攣造成局部軟組織血管痙攣,肌肉和筋膜供血不足,營養障礙,組織無菌性炎症加重,如此形成惡性循環,使疼痛更加劇。

然而,肩頸酸痛並非是一種單一的疾病,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綜合症候群。比如:中老年患者,由於年齡比較大,在退行性變的基礎上若出現與年輕人相同病變的情況,癥狀就會嚴重。除了頸椎疼痛外,如果出現骨質增生、韌帶的肥厚,可以導致椎孔的狹窄、椎間盤的退變等,那就不僅僅是一個勞損的問題了。還會出現神經的刺激,如手、肩部等的麻痹等等。

一些上班族的工作壓力大,而且電腦普及率也很高,頸椎間盤長時間負荷過重,就會加速老化、退行性病變。如長時間的低頭、伏案工作、打麻將、使用位置比較低的筆記本電腦,這種低頭的姿勢正是在和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作對」,導致頸椎受到的壓力增高,頸椎的正常生理結構也容易受到磨損。

中小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壓力,坐的時間比較長。由於長期坐姿的不正確,肌肉、軟組織產生疲勞,導致頸椎超負荷承重。

要真正要調理好肩頸,必須在治療或調理前,請醫學專業人員進行準確辨證,針對病因,找到病灶,進行安全的治療調理。

X線和MRI檢查是診斷所需

許多人有頸肩部的疼痛,會選擇赴中醫類診所推拿科進行推拿治療,然而當聽聞院方要求做肩頸部相關檢查時卻十分反感與不滿。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醫院是藉助各類儀器檢查來賺取暴利。然而臨床上對於疾病的診斷,一些詳盡的檢查結果卻不容忽視。

「肩頸部的相關影像診斷是非常有必要的。」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孫武權主任如是說,「我們通過手能摸出一部分肩頸存在的問題,可僅僅憑經驗和手感來診斷會存在一定風險,往往會漏診或誤診。出於醫療安全形度考慮,醫院要求每一位患者進行相關的影像檢查。這不僅是對院方負責,也是對每一個患者負責。」

「很多人內部的表現與外部表現會存在許多矛盾,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憑藉手感摸起來的凸起部位,實際內在的問題卻是在另一處。因此,除了醫生的經驗手感,一些詳細的影像檢查更有助於我們來明確疾病診斷。「在診斷過程中,醫生往往會結合病史癥狀、手感體征以及影像資料來最終明確,再對患者進行相關治療。

肩頸酸痛,需進行肩頸相關檢查,肩頸部照片是首選的診斷方法。」醫院主要採用X線檢查和MRI檢查。「孫主任表示。對患者的初步檢查首先採用X攝片。拍攝的X光片中可以看到肩頸部椎間關節的形狀、大小、位置、序列等,但在X線片若見脊髓和椎間盤組織的病變時,比如有椎間隙狹窄或椎管狹窄等,院方會要求患者進一步做MRI檢測來明確診斷。

如果患者在大型醫院已被確診為頸型頸椎病,那些主要由於肌肉勞損等方面引起,比如因長期低頭工作,頭經常處於前屈的姿勢,從而產生不適癥狀,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其遇到肩頸酸痛,可以去一些保健按摩機構來進行按摩理療,以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恢復頸椎活動。而對於脊髓型頸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複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可導致截癱。總之,患者在沒診斷清楚之前,切忌盲目地、不加辨別地進行蠻力按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