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出世與入世

本文選自梁興揚道長答疑,原問是:@凌波仙子:傳說道家教的是出世的道理,儒家教的是入世的道理。能講講這兩家的區別偏重各有什麼不同么?

答:道也,儒也,出世,入世,名異實同。

如同諸子百家一樣,儒家和道家都是我們先賢認知世界而形成的學說集合,因為志同道合,興趣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探討世界的真理。

雖然是同一個世界,但是因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我們認知世界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學說,在各種學說中,道和儒,經過人心、歷史的選擇,諸子百家學說慢慢或者消亡,或者合流到了儒道兩家。

非道家言出世,非儒家言入世,而是後人選擇了這樣去解讀儒道,選擇了以自己的觀點來理解認識儒家與道家,因為其用而有了選擇,有了傾向。

道教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個吉祥物,仙鶴與鹿,仙鶴是道家坐騎,鹿也是道家坐騎,為什麼選擇了這兩種動物呢?為什麼仙人沒有騎一頭豬呢?為什麼仙人沒有騎一條鱷魚呢?

Advertisements

鶴者,仙也,寓意著世外,寓意著清高,寓意著以宏觀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鹿者,祿也,寓意著紅塵,寓意著凡俗,寓意著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世界。

一個是看待,一個是面對,象徵的就是出世和入世。道家思想視角很高,但是從來沒有脫離紅塵;不能因為道家的格局大,就說修道不接地氣啊。

我們要學會看待,但是我們必須面對,我們要有尋仙訪道的氣度,我們也必須有面對人間福祿的坦然,修道不意味著我們修個傻子,而應該一顆玲瓏剔透的心。

張良、華佗、張仲景、陶弘景、王羲之、魏徵、李白、吳道子、劉伯溫,他們化度人間,這些祖師捨棄世人不管不問對家國漠不關心了嗎?

說入世,老子、張道陵、關羽、魏伯陽、孫思邈、呂洞賓、丘處機、張三丰,他們瀟洒離去,這些祖師哪些貪圖人間富貴做轉世神仙蠱惑人間了嗎?

Advertisements

修行、修持、修道、修心,不是嘴上說的,不是平日里口口聲聲喊著愛國能標榜自己多高大上一樣,不是平日里展示清高就意味著自己多清高一樣,而是學會有了道家的宏觀視角,如果真的不學會面對生活、面對世界,才真正可悲,自己的路越修越窄。

看待上要宏觀,面對上要微觀,眼界上一定要寬,腳步上一定要穩,心可以大,人不能虛。

道家思想是辯證的,也是不斷與時俱進的,出世的是心,入世的是人,放縱的是思想,躬行的是行為,一味為了出世而追求出世就會陷入迷信的泥淖,一味為了玄學而宣揚玄學也會陷入迷信的泥淖。

道家思想不是懸崖上那高高在上的雪蓮花,而是紮根淤泥中盛開的蓮花,這朵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但是它又紮根在淤泥中。其他民族和文化的池塘上也盛開了不同顏色的文化之花,無論一神論還是多神論,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看起來高潔的蓮花,需要紮根淤泥中,很多人看起來污濁的淤泥,正是蓮花的根基,這淤泥就是紅塵,就是現實,就是我們平時看起來沉悶無趣、繁雜多變的紅塵,就是我們一些人所厭惡的生活。

看起來污濁的淤泥,卻為蓮花輸送營養,很多人看起來高潔的蓮花,正是在這樣的淤泥之上盛開,這蓮花就是世外,就是夢想,就是我們平日來看起來逍遙自在、清高淡然的世外,就是我們一些人所夢想的生活。

兩者密不可分,兩者相依相生,斬斷了根莖,蓮花將失去活力,淤泥將落入沉悶,這根莖就是我們的修道之心,就是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就是我們的智慧力。

當割裂開根莖,把蓮花拿在手上欣賞,或許能欣賞它片刻的炫麗,但是蓮花很快就會枯萎,我們必須用自己的修行之心來維繫道家與紅塵的聯繫,一旦斬斷,我們將失去自我。

污濁的淤泥隱藏著蓮花不可缺少的營養與水分,高潔的蓮花來源於淤泥中的積累與綻放,修道之人坦坦蕩蕩,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都沒有脫離社會,都沒有脫離根基,都沒有喪失良心,我們不會因為看起來繁雜的紅塵而拋棄而鄙視,因為我們就來源於這紅塵。

出世入世只是人看到的兩個方面,只是欣賞的不同角度,有些文化之花忘記了自己的本源,你當我們是那些忘記了紅塵的碧蓮啊,你當我們是那些脫離實際的碧蓮啊?看看,說的就是他,說的就是那朵看不起一切老是要毀滅其他蓮花的綠顏色蓮花,還有那朵高高在上的認為創造一切的聖母雪蓮花,哼,碧蓮,哼,雪蓮,雪蓮不要碧蓮,碧蓮要裝聖母。

我們不因為這朵蓮花的美好而否定污濁的世間,我們不因為淤泥的污濁而喪失對美好的期望,有美好的期望,做踏實的事情,有出世的心不讓自己落入清高的陷阱,有入世的心不讓自己落入鄙俗的圈套。

如同我們將對華夏民族有功績的先賢尊為神靈,因為我們敬仰他們的行為,我們敬仰他們的智慧,我們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而崇敬他們,不是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而畏懼他們。

道家思想是我們的寄託,寄託了我們的理念,寄託了我們對人世間最美好的判斷,我們紮根在紅塵之中,根系在淤泥中密密麻麻,我們不是無根浮萍或者不要碧蓮的雪蓮花,我們腳踏實地的去躬行道,去實踐道,無論我們採取的方式如何,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無論我們之間有多少不同的認知,我們都沒有背叛人間,都沒有背叛紅塵。

道講今生,我們不以脫離根本為修行目的,我們不認為人間皆苦,我們不求一個虛妄的天堂或者西方極樂,我們樂觀積極的面對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我們修行悟道,不意味著割裂開與紅塵的聯繫,祖師得道成仙,不意味著他們喪失了對人性的慈悲和對紅塵的眷顧!

祖師爺高高在上,看起來他們端坐在神壇之上,其實他們是我們華夏的先賢,是我們崇敬的祖輩;或許他們不言不語,看著高昂頭脫離了紅塵,其實無時無刻不在低頭關注紅塵,因為他們在世的時候也熱愛這片熱土,也為這片土地揮灑自己的熱情,為這片土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無論世間如何變化,無論世事如何發展,他們從來沒有捨棄我們,反而是我們很多時候捨棄了他們,忘記了我們的來源,為了出世而出世,為了逍遙而逍遙,喪失了根本,脫離了實際。

道家思想來源於紅塵,但從未斬斷與紅塵的聯繫,因為一旦斬斷了這個聯繫,道家思想就失去了活力,就失去了根本,無根的蓮花再美麗也是曇花一現,無蓮再營養的淤泥也是一潭死水。

道家是蓮花,儒家就是蓮藕,蓮花高潔世外,蓮藕與根須同生,欣賞蓮花的高潔,食用蓮藕的可口,雖然你也可以食用道家的蓮子,但是蓮藕就是生活中的菜,就是最貼近我們普通生活的食餚。

你可以欣賞蓮花的美,但是不能解餓,你可以食用蓮藕,但是你不能舉著個蓮藕說這個才是你最欣賞的美,到處說你愛一根藕,如果你非要這樣,別人可能說你是個變態。


道家、儒家,有對世外的美好希望,但是從來不把主動權交給虛無縹緲的造物主或者西方極樂世界,從來不認為紅塵是可以拋棄的,從來不認為人生來是有罪的,從來不否定生活的美好,而是與我們華夏的現實密不可分,淤泥、蓮藕、蓮花缺一不可,在自己的土地上肆意生長,因為愛這片沃土,我們才紮根其中,因為紮根其中,我們的思想才有生命力。

或許因為四季變化,或許因為某個時代的營養不良,我們的文化蓮花現在看起來有些殘敗,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它是獨一無二的那朵蓮花,它的美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替代,因為它是獨屬於我們民族的文化之花。

因為息息相關,我們才更熱愛,因為關心關切,我們才更眷戀,因為熱愛與眷戀,我們才不在它衰敗的時候捨棄它。

如果要是有其他人想霸佔我們的池塘,種上其他植物,要種上的這些植物並不適應池塘的環境;為了他們的利益,他們要毀了這朵蓮花,他們需要把我們連根拔起,需要從根莖上毀滅道家和儒家,毀滅我們的池塘,在歷史上,侵略者做了不只一次,總是帶著屠刀宣說他們造物主的仁慈,但是對於我們來說,無道家則無儒家,無儒家則無道家。

不是我們多高大上,而是我們只能如此選擇,我們文化的根基在華夏,雖然我們是普通人,但是我們也在這個池塘之中,要滅亡一個民族,首先滅亡其文化,一旦外敵入侵,其他宗教不敢說,道教絕對是被侵略者第一個剷除的宗教,國之不存,道之焉附?

只有喪失了根基的傳統文化才是他們所期望的,因為不需要任何手段,自然而然就枯萎了,侵略者絕對不允許這朵蓮花再綻放,要摧毀一個民族的夢想,毀滅他們最絢爛的文化是最快捷的途徑,如同ISIS毀滅其他文明成果一樣。

正因為命運息息相關,正因為紮根紅塵,我們才不斷修行,不斷認清自己,這就是道家和儒家,這就是出世和入世。

註釋:本文為梁興揚答疑第二十四期,由於本問題耗費時間過長,僅回答本問題,希望對大家理解道家思想有所幫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