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達山口述文化——麻籽豆腐

作者 | 常維范

選自《哈達山口述文化》


當年在生產隊的時候,地頭、地腦、地邊都種有麻籽,據說是因為麻籽的枝和葉那種味道很特別,什麼動物都不喜歡吃,所以把它種在地頭、地腦或地邊,主要是為了擋牲口的嘴,以免他們禍害莊稼。

麻籽是一種油料作物,它的出油率很高,比大豆出油率要高得多。而且用麻油炒的菜還特別香,用它拌的鹹菜就更好吃了。雖然抵不過蘇油和芝麻油香,但因為它的產量比蘇子和芝麻要高得多,所以比較便宜。儘管如此,在生產隊時,麻油卻比豆油價格低得多,一斤豆油可換一斤半麻油。可是吃麻油的人並不多,其主要因素是麻油對人有麻醉作用。很多人享受不了,用麻油炒菜容易把人吃醉了。

記得在我小時候,因家中人口多,父親一個人幹活掙不夠口糧錢,所以生活很艱苦。為了省錢供我們念書,就把生產隊分給的豆油拿出一部分換成麻油,這樣油的數量就增加了,每頓做菜用油量就可以增加點兒量。同時也因為我父親特別喜歡吃麻油,我們也就跟著順其自然形成了習慣。

Advertisements

麻籽不光可以榨油,它還有一種特殊的做法特別好吃,也特別有特色,那就是「麻籽豆腐」。回想起來已經有三十幾年沒有吃到這種麻籽豆腐了,一提起來就有點饞。但現在這裡已經基本上無人種麻籽了,也就很難吃到這種「佳肴」了。

一盤石磨,一頭毛驢,戴著「蒙眼兒」一圈圈地轉。石磨的上口處堆著事先浸泡好的、放著銀光的麻籽,順著磨眼緩緩地往石磨里流,然後從石磨的「肋縫」處淌出綠中透黑的汁液。收集起來放進盆子或鍋中,用民間稱為「葯布」的東西進行過濾。把麻籽的皮殼分離出去,就準備做麻子豆腐了。

大鐵鍋中放清水,不必放油,因為麻籽本身就是油料作物。然後放入新鮮的或乾的白菜吊子,再放入蘿蔔纓子,加鹽、花椒粉等調料,煮開后加入過濾好的麻籽汁液。瞬間便會有像豆腐腦狀的東西出現,白中帶綠,香氣四溢,十分誘人。

Advertisements

至於為什麼要放蘿蔔纓子或白菜吊子,或許是為了降低麻籽對人的麻醉程度吧!儘管如此仍然有人因為貪戀麻耔豆腐的香美而吃醉。吃過後躺在炕上睡上一大天。

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沒有吃過這種別具風味的麻籽豆腐,幾乎失傳了。麻籽豆腐作為一種民俗食品應該流傳下去,只有關東人才懂得這種飲食,具有特殊的民俗風味。至於有什麼營養道理,暫目還不大清楚,畢竟咱們還不是飲食專家。


- 方誌吉林 -

修志問道 以啟未來

【微信號:fangzhijilin】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