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小專題:地理環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備考提示

全國卷熱詞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在備考學習中,體現人地協調觀(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學會運用聯繫的、整體的、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環境的地理事物或地理問題,達到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的和諧,天地人合一。

視頻:韻動中國(10分鐘)

第一部分:地理環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地理環境 ,指為人類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質資源和活動場所的系統。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同時也是人類產生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幾千年來,中國形成了穩定的地理環境 ,並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一、地理環境與文化的關係概述

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環境 ,一般指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佈等 ,人文地理環境一般指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 ,這兩方面相互作用 ,不能截然分開。

Advertisements

地理環境是一個歷史概念,這裡所闡述的地理環境 ,是就曾經影響文化發生髮展的比較穩定的地理概況而言。當然地理環境本身並不是文化 ,卻是文化賴以產生的基石,對文化的發生、發展具有一定的物質上的制約力。

二、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與影響

關於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我們強調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作用與影響, 「我們不主張把一個民族的文化產生的動因、文化特徵、民族性格以及文化的移動等完全歸之於地理環境。」

1、疆域遼闊完整——中華凝聚意識與穩定綿延的文化形態

中華民族棲息在北半球的東亞大陸 ,太平洋西岸。作為歐亞大陸的一部分 ,中國地理面積差不多與整個歐洲一樣大 ,廣大的疆域 ,縱深的腹地 ,為中華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中國疆域完整 ,黃河、長江兩流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 ,其勢宜合而不宜分 ,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中 ,中國不曾中斷的、具有連續性的文化 ,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歸功於中國擁有一塊完整而廣闊的地理環境。

Advertisements

2、外部封閉隔絕——封閉內斂的大陸型文化

從地理環境看 ,三面陸地 ,一面臨海 ,北面多沙漠 ,西面從北到南由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國和西亞隔開 ,東面和南面是大海 ,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 ,也是造成中國文化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的原因。

我國疆域內迴旋餘地大,跨緯度長、南北遷移的空間大,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社會動亂,都有著廣闊的緩衝迴旋餘地。這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相對封閉的內陸區域使文化有著內向性特徵。國人喜歡山多過喜歡水。而山給人沉穩的感覺,水給人靈活之感,由此看出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向性就不言而喻了。特殊的地形使得中國的文化、國人的性格呈現比較封閉內向,比如我國黃河以北的地區由於東臨太平洋,西北臨險峻的山川高原,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參看我國的歷史,各朝各代的上山拜祭山靈,清朝的閉關鎖國等,其原因必定涉及地理環境。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閉性,使得中國在近代沒能及時地吸收和收容外來的優秀文化,導致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屈辱。

3、多樣的地形氣候——多元格局的文化形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 ,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複雜的地形地勢和氣候使中國文化的發生髮展表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

①.地形東西有別

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 ,高低相差很大 ,自西向東構成「三大階梯」:青藏高原海拔在 4 千米以上 ,有「世界屋脊」之稱 ,為最高的一級階梯;青藏高原以東到大興安嶺,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之間第二階梯 ,海拔多在1000—2000米 ,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東部寬廣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階梯 ,沿海地區多處於第三階梯。地形多樣 ,既有廣袤的平原 ,也有縱橫的山脈 ,還有蜿蜒的海岸。「不同的地形 ,構成了不同的經濟區域,孕育了不同的人文 ,鑄就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國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 ,既哺育了古代文人 ,也造就了富有特色的中國山水文化 ,主要表現在遊覽、文學、和繪畫等方面。孔子說「智者樂水 ,仁者樂山」。(《論語》) 以山比仁 ,以水喻智 ,以物比人的品性格調 ,屢見於中國的政論、品文和文學藝術中。特別是魏晉以後 ,文人墨客盛行遊山玩水,在文學界形成了山水詩派 ,在繪畫界有山水畫派。

②.氣候南北有異

氣候從南到北,既有熱帶,又有寒溫帶,氣溫差異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期,對農民的墾植髮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進的趨勢。以年降水量400毫米為界,中國約略分為溫潤的東南和干寒的西北兩大區域,自然條件的差異,使前者被人們開闢為農耕區,養育出一種以定居農業為基石的農耕文化;後者則成為游牧區,繁衍出以游牧為生,善騎戰的游牧文化。農耕與游牧文明構成了中國古代文明的主體。一般來說 ,農耕民族依戀土地 ,重農輕商 ,居安思穩 ,保守平和;游牧民族遷徙不定 ,重牧輕農 ,勇猛好鬥。在中國歷史上,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有過長期的對壘 ,如軍事上有長城的建築、戰爭的對立 ,文化觀念上如中原與周邊 ,內地與邊疆 ,蠻荒之地與禮儀之邦等的對立。但是 ,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通過遷徙、聚合、戰爭、和親、互市等等途徑 ,達到彼此交流 ,互相融合。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 ,便積極推展大規模的漢化運動「: 禁胡服」,「斷北語」「, 通婚姻」「, 改姓氏」「, 重文教」。由於這些政策的推行 ,胡人的生活型態有了很大的轉變 ,胡、漢的血統徹底混合,彼此之間的隔閡逐漸消弭。

如果以長江為界簡單地把中國劃分為南北兩大塊的話 ,南北文化存在著差異。(大家可以點擊閱讀我以前發的一篇文章:南方與北方,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如果以區域細分的話 ,在中華土地上齊魯文化、三晉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台灣文化、西域文化、徽州文化、荊楚文化、三秦文化、關東文化、嶺南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構成錦繡中華的歷史畫卷 ,成為世界民族文化的奇葩。

4、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存在兩極性。

不同生產力對環境有不同要求,也會產生不同結果。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太平洋,西北臨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但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我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綜上所述,中國的地理環境深刻影響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深深影響著中國在當今世界的發展水平和速度。我們必須保護文化環境和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可持續的延續下去。

第二部分:課件展示

第三部分:考題精析

考題一: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古典園林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和美好生活環境的嚮往與熱愛。圖為我國某類古典園林的主要分布區域,明清時期該區域經濟繁榮,園林建設蔚然成風。

(1)說明明清時期該區域園林迅速發展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2)湖、池、溪、泉等豐富多樣的水景是該區域園林的突出特點之一。分析該區域自然條件對營造園林水景的有利影響。

(3)以木結構為主的亭、台、樓、閣等建築是我國古典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圖4所示區域自然條件對該地古典園林建築可能產生的危害提出兩條防護措施。

【答案】

(1)經濟發達(資金充足),文化繁榮,市場需求大;水陸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能工巧匠多。

(2)①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能滿足營造園林水景的水量需求;②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勢低平,利於園林水景水源的彙集;③河網稠密(水系發育),水體類型多樣,為營造豐富多樣的園林水景提供資源條件;④沉積物鬆散,地下水豐富且埋藏淺,有利於減少水景營造的工程量和成本。

(3)防火;防潮;防蟻蟲;防雷擊等。

考題二:

讀材料及贛州古城圖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史料記載,在宋朝之前贛州城常飽受水患。如下圖,北宋劉彝任知州期間,修建了堅固的城牆,同時根據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點,採取分甚排水叢原則和自然流向的辦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幹道系統,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雨季,當江水上漲超過出水口,也會出現江水倒灌入城的情況,於是,劉彝又根據水力學原理,在出水口處「造水窗十二」,每當江水水位低於水窗時,即借下水道水力將水窗沖開排水,反之,當江水水位高於水窗時,則借江水水力將水窗自外緊閉,以防倒灌。贛州城內有數百口水塘,劉彝又差人將地下排水管道與城內的水塘連通起來。時至今日,這些措施仍能使贛州古城免受洪澇災害危害。

材料二 :贛州古城圖

(1)說明宋朝以前的贛州城容易遭受洪澇災害的原因。

(2)說明劉彝採用的措施使贛州城免受洪澇災害危害上所起的作用。

【答案】

(1)贛州位於我國東部季風區,降水季節變化大,夏季多暴雨;贛州城位於兩江匯合處,幾乎四面環水,汛期時極易遭受洪水侵襲。

(2)堅固的城牆如同防洪大堤,可以抵禦(貢江、章水兩江)洪水對城市的侵襲;依據地勢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能在暴雨初期將水排入河流中;當江面洪水水位高於排水口時,水窗能防止江水倒灌;城內的水塘與地下排水管道連接,具有調蓄作用,防止城市內澇。

伴隨著《二泉映月》的美妙音樂,讚賞一下勤勞的老胡吧

歡迎關注中學政治學習的公眾號:唯正zhongxuezhengzhi),有政治各種資料展示,一號包含全部中學政治內容,您值得關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