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方法輕鬆解決脾虛濕盛!

脾虛濕盛通常表現為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質稠無味,綿綿不斷,面色萎黃,四肢不溫,神倦乏力,足跗時腫,舌淡,苔白或膩,脈緩而弱。

身體各部分的表現:

臉部:脾虛濕盛的人面部會長痘痘。久之會導致面部粗糙的,會很早的出現黃褐斑。

消化道:便秘或大便稀溏。從消化道上來講,脾虛導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無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肌肉:肥胖或消瘦。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感覺全身乏力,出汗多,氣短。另外眼皮屬於「肉輪」,脾虛會覺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來,下肢容易水腫。身體太瘦,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難以吸收。而肥胖是因為脾虛生濕,濕氣難以運化,淤積在體內。脾濕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Advertisements

婦科:白帶過多或過少。女性因為婦科炎症,也往往會引起脾虛濕重。白帶過多、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脾虛引起的。月經量過少是因為脾虛引起的氣血不足,子宮內膜生長太薄;月經量過多是因為脾虛不能固攝經血。

脾虛濕盛調理方法:

1、中醫方子調理

芡實薏仁茶:脾虛濕氣重的人可以喝薏仁茶來調理,方法是:取芡實薏仁茶一小包,用200ML開水左右侵泡,每日一至兩次即可有效祛濕。薏仁茶配料選薏米仁、赤小豆、芡實、馬齒筧、淡竹葉等精製而成,祛濕健脾效果很好。

益脾粥:熟棗仁250克,雞內金10克,乾薑粉60克,生白朮120克,先將白朮、雞內金文火焙乾,碾成細末,共入乾薑粉和棗肉搗為泥,製作成約20克的小餅,放烤爐烘乾,每次一個,可空腹時當點心食用(應細嚼慢咽)。

Advertisements

2、按摩調理

建議平時可經常摩腹,特別是胃脘部。輕輕地磨動而不是揉,用手掌的溫熱即可幫助刺激胃的消化功能,以此呵護脾陽。

3、艾灸

中醫認為,艾灸有開郁、祛濕、補陽氣等作用,特別適合春季養生,經常艾灸相應的穴位,可祛除體內濕邪,更能起到預防各種疾病的作用。祛濕的艾灸穴位:關元穴、中脘穴。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