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媒體時代的新聞攝影發展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但同時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展現了最好的舞台。在報紙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越走越難時,其他媒體對影像的運用卻越來越多,圖片的市場越來越廣闊,這客觀上為專業新聞攝影記者的轉型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新媒體時代對傳統的新聞攝影工作存在著三大挑戰。第一,傳播媒介,從單一的平面媒體、紙質媒體擴展到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腦和手機等多媒體,新興媒體對傳統媒體提出了挑戰。第二,傳播主體,從專業新聞攝影工作者擴大為專業與業餘新聞攝影者兩支力量,非專業的攝影愛好者對專業新聞攝影工作者提出了挑戰。第三,傳播形式,過去在平面媒體上風采獨具的新聞圖片,變成在新興媒體上與流動的視頻影像平分秋色,流動的影像對靜態的圖片提出了挑戰。

Advertisements

面對競爭與挑戰,傳統媒體必須提出自己正確的應對策略,尋找新的發展途徑。要想擁有自己的市場地位,必須轉變新聞收集和傳播方式,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新媒體最弱處競爭。值得一提的是,新聞攝影事業的發展關鍵在於新聞攝影記者的發展。

強化新聞攝影的新聞性

  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構成記者的整體素質基礎,但傳統的新聞攝影工作者,過分強調「攝影」角色,淡化了「記者」角色,慣性地「按線索供圖」,依舊遊離於新聞記者和攝影技師身份的邊緣。而記者,其根基在於良好的新聞理論知識和新聞寫作能力。傳統紙質媒體在重大新聞採訪中,一般都指派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同往,各司其職。但瞬息萬變的全媒體時代,新聞隨時都發生在我們周圍,輿情千變萬化,攝影記者必須增強新聞敏感性,應具備敏銳的「新聞眼」,對人類社會中的活動、動向,都要以新聞敏感的觀察力和發現力去洞察、分析,捕捉有價值的新聞題材,傳遞指導性的新聞信息。

Advertisements

另外,攝影記者還需擁有「雙棲作戰」的能力,既要能拍也要能寫。出身於傳統紙質媒體的攝影記者,往往寫作方面是「短板」,因此,要想適應報業轉型,攝影記者必須強化新媒體記者的角色意識,能寫現場短新聞、消息甚至是通訊。宋代大詩人陸遊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當下,攝影記者的功夫更是不全在攝影本身,掌握好現代攝影基礎技術之外,更要不斷提高文化素養,增強文字功底。只有具備駕馭語言的能力,以準確、簡潔、鮮明、生動的新聞語言為圖片「畫龍點睛」,新媒體時代的攝影記者才會生機無限。

 強調新聞攝影的專業性

  面對報紙向深度拓展發展空間的轉型需求,新聞攝影註定要強化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專業新聞攝影只有放棄普通、突出特長,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突破瓶頸,重獲新生;專業記者只有做公民記者不能做、無法做的報道,才會有更廣闊的施展空間與機會——重要而緊迫的轉型任務已悄然擺在新聞攝影工作者面前。

在公民記者層出不窮的新媒體時代,受眾更需要了解重大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要求新聞媒體對新聞進行追蹤報道、做深度解讀。專業新聞攝影工作者要從簡單拍攝走向研究,從知性走向理性,從調查型記者走向研究型記者。

新聞工作關乎正確的輿論導向,關乎真實地反映人民的心聲,關乎社會的發展和穩定。在新的傳播格局中,新聞攝影工作者要自覺意識到肩負的社會責任,要有強烈的社會擔當,銘記反映民生、維護公益、監測社會、見證歷史的社會大責。

新媒體突破了時空界限,傳播迅速及時,其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和信息互動優勢等,讓紙質媒體望塵莫及。但靜下心來思考對策,我們不難發現,視覺化趨勢反倒可以成為紙媒擺脫困境的救命稻草之一。事實證明,目前,國內許多紙媒都紛紛以攝影專題為突破口,定期或不定期推出攝影專題版面,來吸引受眾眼球。

面對新媒體挑戰,攝影記者要練就專題獨立采編的業務素質,不但要完成前期的選題、拍攝、採訪,而且還要很好地完成後期的圖片編輯,具備圖片編輯的業務素質,以「鏡頭語言」對組圖進行再創造。

我們地市報的攝影記者,更應該發揮「眼睛」的作用,拍攝專題攝影進行視覺深度報道,為報紙增色。地市報紙與基層最接近,所以攝影記者如能很好地融入基層和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鏡頭接地氣,採擷鮮活的人物、動人的事例、真摯的情感等來拍攝製作專題,反而可以增強報紙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強健新聞攝影的多面性

  傳統攝影記者只是記錄,而新媒體時代新聞攝影由「記錄」轉向「表達」,影像傳播由靜而動。作為專職的攝影記者,還要能勝任攝像和視頻新聞的剪輯,特別在重大新聞事件中,要能很好地肩負起視頻記者的職能,增強平面媒體的立體傳播功能。其實,早在數年前,西方紙媒攝影記者就紛紛學習錄製聲音、拍攝視頻的技術技巧。在互聯網技術、數碼攝影技術支持下,傳統紙媒正在加強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元化的信息傳播功能,紙媒攝影記者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地更新觀念、學習技術,製作出更符合受眾視頻化、移動化傳播的新聞作品,成為後報業時代的生力軍。

新聞攝影在新媒體時代有著廣闊的舞台。新媒體時代是一個傳統理念與新技術、新模式博弈求生的時代,在新舊媒體不斷碰撞與融合的進程中,媒介環境整體變遷,新聞傳播內容、渠道、方式以及觀念等方面發生巨大變化,新聞攝影的變革進程被提速,新聞攝影工作者工作環境隨之變化。攝影記者只有適應環境需要,居安思危,提高自身業務素養,培養多媒體傳播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媒體融合中找到自我發展的方向。

作者:長治日報社 朱健

運營人員: 楊亞茹 MX00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