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肥必先要找到肥胖之因!從因入手簡單有效的兩招健康減肥法!

人們一直有一種說法,就是:人之所以胖,主要是由於「動得少」引起的。這種說法與「生命在於運動」等推崇運動有益健康的理念吻合,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儘管運動減肥的方法很多,但實際上操作起來才發現,運動減肥並不容易。要想健健康康的控制體重,首先就是要明白內部的生理機制。那麼,「動的少」引起肥胖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運動減肥並不容易

從西醫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之所以肥胖,是因為其攝取的熱量大於維持理想健康所需,多餘的熱量就會變成脂肪堆積起來。如果攝取的總熱量小於或者等於人體維持理想健康和正常新陳代謝所需要的量,吃進去的熱量都消耗完了,人怎麼會增加體重而變得越來越「」呢?

肥胖之因在吃的多

說「肥胖是因為動的少」,從邏輯上來說並沒有找到肥胖之因。人之所以需要「」是由於我們吃的熱量多了,超過了人體維持理想健康和正常新陳代謝所需,需要通過用「」的方式,來把多吃進體內多餘的熱量消耗掉。所以,肥胖的根本原因並不在於「動的少」,而在於「吃的多」上。萬事萬物只有從因入手,才能獲得合理的解決途徑!

「動的少」並不是肥胖之因

肥胖者體內儲備的熱量多,如果身體能夠把這些儲備的熱量拿去燒掉,體重不就自然的減下來了嗎?這個方法之所以難以實行,是因為身體的生物設定是這樣的:在燃燒體內儲備的熱量之前,飢餓感的信號老早就發出了。為什麼?因為飲食習慣是有慣性的,車原本跑100邁,想減為60邁,它是需要一個剎車減速距離的!經過一段距離的剎車之後,車速才會降下來!飲食的慣性也是如此!

剎車是需要一個距離的

既然肥胖的因在吃,如何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來達到減肥和健康的雙重功效呢?事實上主要有以下兩招就可以了。

1.控制晚餐

為何要控制晚餐呢?《靈樞·衛氣行》曰:「衛氣之行,一日一夜50周於身,晝日行於陽25周,夜行於陰25周,周於五藏……陰陽一日一夜」。天地氣場白天為陽,夜晚為陰。消化食物需要消耗陽氣即衛氣,晚上大吃,機體氣機轉陰,在陰的時間干陽的事效率極低,事半功倍。而身體把能量浪費在消化這種低級慾望上,就沒有充沛的能量支撐代謝排毒,熱量就容易在體內堆積變成脂肪。

元氣生理學集大成之作《黃帝內經》

控制晚餐難不難?我在2005年3月份決定控制晚餐來減體重,當時體重有77-78公斤。一開始到了飯點不吃飯人餓的不行,在家裡就找水果、黃瓜、西紅柿之類的東西吃。如果人在辦公室,就依靠意志力、喝水和抽煙來控制。過了5天之後,到了飯點飢餓感減弱,幾乎沒有了。但如果看到食物想吃,一旦吃起來,急忙又放不下筷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的飲食氣機是按照食物短缺設定的,即只要有機會吃就多吃點,而非需要多少吃多少。

吃水果

過了半個月之後,不僅晚上飯點沒有什麼飢餓感了,而且中午的飯量也比以前明顯減少。這是怎麼回事呢?身體平時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實質上是一種慣性。《黃帝內經》云:「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5日一個小的氣機變化,15日一個大的氣機變化。我們平時有關飲食的氣機設定事實上屬於強提腎氣——即開大火燒氣模式,而歷經半個月控制飲食之後,氣機已經變成正常,生命在飲食方面已經調整為「開小火」模式!

2.食物選擇

我們習慣於把水果不當成主食,而是輔食。事實上,人類進入農耕文明時代的時間充其量只有5000-7000年。中國進入穩定的農耕時代是在大禹治水之後,距今約有4000年。在農耕文明之前,野果可是人類的主食。在沒有火、沒有工具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牙齒不像是虎狼那樣的食肉動物,撕扯不開動物的皮革,茹毛飲血的腥臊味人也受不了,除魚蝦和飛禽之外的大多數動物,一般是沒辦法當食物吃的。

水果等祖先野果曾經是人類的主食

大多數水果等含水量在80%以上。除香蕉和榴槤等水果之外,大多數水果的熱量都不高。而且水果等熱量是果糖,大多數為單糖,少數為雙糖,極易消化。核桃、瓜子、花生米等堅果類食物也是元氣充沛的食物。能生不熟,因高溫會破壞堅果內部珍貴的元氣。吃西瓜、哈密瓜、石榴等可連籽吃,因能孕育新生命的種子的元氣是最充沛的!

堅果的元氣充沛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認定肥胖不僅是現在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也是眾多慢性疾病的主要誘因。從中醫元氣本體論的角度來看,生命是一個擁有智慧的能量系統。元氣是生命之源,元氣是生命之本。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亡。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一個存儲能量即元氣的「煤氣罐」。什麼時候「煤氣罐」之中的氣燒沒了,命也就沒了。肥胖者如果體重比健康體重大了20%,意味著每時每刻身體需要多燒20%的氣來維持生命活性,意味著自己的壽命會折損20%!

只有會愛自己的元氣,才是真正的會愛自己的生命!

關鍵詞:減肥 飲食控制 黃帝內經 健康 養生

大哉!元氣、陰陽、五行!

美哉!華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層挖掘,傳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華夏人文!


版權聲明

本文為自由文化學者郭文喜的原創作品,版權歸郭文喜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部分圖片取自於網路媒體,大部分圖片來自於東方IC,特此感謝!內容主要來自於作者專著《病因哲學:全民狙擊慢性病之肥胖》。

作者郵箱:

[email protected]

自由文化學者

郭文喜

2017年11月16日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