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半夏又稱麻醉藥,加工后卻可燥濕化痰、理氣止嘔,冶療失眠

猶記兒時,小弟因為生吃了半夏被麻醉了,當時老師問了他吃了多少,所幸只吃了小半粒,就讓我背他回家靜等藥性消失。那時,我們學校做勤工儉學,全校學生出動,去山上挖半夏,拿去藥材公司換錢,以供學校給我們發放學慣用具。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因多在農曆5月間採收,此時正值夏季之半,故得名半夏。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主產於四川、湖北、河南、貴州及安徽。別名地文、水玉、守田、示姑、蠍子草、麻芋果、三步跳等。

半夏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塊莖毒性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對口腔、喉頭、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強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則燒痛腫脹、不能發聲、流涎、嘔吐、全身麻木、呼吸遲緩而不整、痙攣、呼吸困難,最後麻痹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註:治療半夏中毒,用生薑搗汁服下,其毒解。

Advertisements

人們利用半夏的麻醉功能,採用生半夏、生南星、草烏、花椒。 用法:共搗爛,用水泡,濾渣,手術時用此藥水塗搽。用於治療外科手術局部麻醉。

半夏除了麻醉功能外,還有其它藥效,《神農本草經》這樣記載:味辛,平。主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炮製過後的關夏成品大致分以下幾類:

生半夏:就是上面所說的半夏,有毒,多外用,以消腫止痛為主。

清半夏:白礬浸泡或煮或腌制。降低了毒性,以燥濕化痰為主。

姜半夏:姜礬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溫中化痰,降逆止嘔為主。

法半夏:石灰制半夏。冶寒痰、濕痰為主,同時具有調脾和胃的作用。

竹瀝半夏:半夏或法半夏,竹瀝拌透陰乾。濕燥大減,適於胃熱嘔吐,肺熱痰黃稠粘,痰熱內閉中風不語。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