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角度新穎,深度卻還遠遠不夠

由連姆·尼森主演的驚悚懸疑電影《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講述的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起政治醜聞——「水門事件」。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部電影以水門事件為題材,不過《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選用了告密者「深喉」的視角,讓廣大觀眾首次通過電影了解到這位勇敢的人的內心世界。

著名的水門大廈

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水門事件的梗概,畢竟這是發生在40多年前的事情了:1972年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水門綜合大廈發現被人侵入,然而時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及內閣試圖掩蓋事件真相。直至竊聽陰謀被發現,尼克松仍然阻撓國會調查,最終導致憲政危機。尼克松於1974年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這部電影有一個非常容易引發別人聯想的地方:影片中所描繪的歷史事件,正好與當今美國政治局勢相似:美國司法部指派前FBI局長穆勒擔任特別檢察官,調查現任總統特朗普競選舞弊的「通俄門(Kremlingate)」。 今昔對照,更像一則以古喻今的寓言。

《墮落街傳奇》劇照

水門事件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第一個就是「門(-gate後綴)」成為了醜聞事件的專用後綴,相信大家能說出不少「門」,但是最早的,就是「水門」;另一個就是將「深喉(Deep Throat)」這一詞語推向的全世界。《深喉》本是美國70年代非常出名的一部色情片(美劇《墮落街傳奇》當中提到過),在水門事件當中,《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將那位神秘的告密者戲稱為「深喉」。

《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所講述的,就是「深喉」的故事。自水門事件爆發,這位神秘線人的身份就一直沒有被明確過,人們不斷的猜測這個線人的身份,直到2005年,水門事件發生33年後,原FBI副局長馬克·費爾特才向媒體揭露,他就是水門事件中的關鍵角色——深喉。

就像上面美叔提到的,本片不僅僅是讓他擔任故事的主角,全片約90%的篇幅,均以他的角度來呈現劇情,甚至完全沒有水門事件的核心人物尼克松總統的視角。因此本片的個人色彩十分濃厚,就敘事角度而言,完全是以男主角的個人經歷來闡述水門案,而非用案件本身來詮釋整個故事。

相信大家就算尚未觀看這部影片,也能夠想象的到,作為關鍵人物,馬克·費爾特要面臨多麼巨大的壓力,而導演在色調、配樂上,也刻意的渲染出一種凝重與絕望的氛圍,這可以讓觀眾更快速的代入到劇情當中。

雖然《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並不是一部絕對意義上的商業片,不過其敘事的手法,還是能夠看到許多商業片的痕迹的:馬克·費爾特作為一個匿名的英雄,不僅要扳倒白宮,還得尋找他失蹤多年的女兒。這種雙線的敘事手法是商業片慣用的方式,不過放在本片當中,反倒顯得有些多餘。

《震蕩效應》海報

本片導演彼得·蘭德斯曼非常擅長「揭秘」類型電影的執導,2014年的《殺死信使》、2015年將威爾·史密斯捧為金球獎影帝的《震蕩效應》都是這一題材的作品,所以《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在描敘馬克·費爾特作為「深喉」這一面時非常的成功,但是一旦鏡頭轉到其作為「父親與丈夫」的那一面,其表現力度就會顯得比較弱。

本片導演彼得·蘭德斯曼

然而,反過來看,《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對這個「史上最大告密者」的探討,卻似乎沒有想像中來得深刻。按照歷史事件照本宣科的拍攝,讓這個故事除了帶領觀眾從另外一個較罕見的角度回顧水門事件之外,並未擁有太創新的樂趣。在電影的美學與娛樂性上,《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就是保持一部驚悚劇的標準配備,攝影、配樂,或敘事方式,都不過不失,也未能提供太多新鮮感。

如果彼得·蘭德斯曼繼續在他的創作歷程上有所突破,這部電影或許會成為未來我們回顧這位導演作品時的其中一站。但在那之前,《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能做到的就僅是為驚悚劇提供某些類型化的娛樂效果,並讓觀眾再次感受連姆·尼森的巨星魅力。

(完)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