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治療骨骼肌損傷的研究進展

1.認識臭氧

臭氧是十九世紀中葉發現的一個動態不穩定氣體,在常溫常壓狀態下呈淡藍色,有刺激性氣味,可自行分解為氧氣,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在機體內可產生脂質過氧化物和活性氧,脂質過氧化物和活性氧作用於機體組織細胞,具有殺滅細菌、消炎鎮痛的作用。

醫用臭氧用於消毒和治療疾病已經存在了150多年,主要用於治療感染、創傷和多發性疾病,已被證實有顯著的療效。

我國從2000年左右引入這項新的治療技術,目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臭氧不僅用於治療椎間盤突出症、慢性疼痛等病症,對骨骼肌損傷的治療也有明顯的效果。

2.骨骼肌損傷的病理生理機制

急性骨骼肌損傷是人們在運動鍛練和體育訓練中的常見損傷之一,其發生率較高,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骨骼肌損傷后,損傷的局部首先出現肌纖維結構的破壞、變性甚至壞死,隨之致炎因子和炎症細胞浸潤至骨骼肌損傷的部位。炎症因子在骨骼肌損傷處發揮著雙刃劍的作用,其一方面吞噬已經壞死的細胞和受損的細胞碎片。另一方面,其可以通過分泌生長因子刺激肌衛星細胞(安靜時處於休眠狀態的,位於基底膜和肌膜之間),使其活化增殖為新的肌管細胞,進一步發育成肌纖維,修復受損的肌纖維,參與肌肉的再生過程。骨骼肌損傷后,致炎因子以及炎性細胞對肌纖維的再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3.醫用臭氧治療骨骼肌損傷的機制

醫用臭氧是由醫用純氧經過能精確調節臭氧濃度的臭氧發生器產生的,是純氧和臭氧的混合物。Von Siemens於1857年發明了臭氧發生管,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臭氧技術的進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期間,醫生將臭氧應用於患者局部傷口感染的處理,發現臭氧不僅有抗感染的特性而且能夠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為了推進臭氧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國際醫學臭氧學(IMOS)於1999年在義大利成立。

臭氧於2000年在我國開始應用於臨床,主要用於骨關節疾病、缺血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腰推間盤突出、創傷及難治性潰瘍、陰道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治療,抗自由基防衰老等,應用方法有外用臭氧水或油、局部注射、直腸灌注、自血療法等,其臨床應用療效得到了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充分肯定。

3.1醫用臭氧的抗炎作用

醫用臭氧的抗炎作用機制:(1)醫用臭氧能夠增加人體內一氧化氮(NO)水平,改善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2)臭氧可能刺激拮抗炎症的細胞因子產生,從而減弱免疫反應;(3)臭氧進入人體組織后,與水分合成過氧化氫,使體內過量表達抗氧化酶,中和炎症產生的活性氧;(4)臭氧具有氧化功能,使細胞內的a-synuclein蛋白增多,能明顯提高細胞內的活性氧水平,從而抑制核轉錄因子NF-KB的活性,使之不能進入細胞核內,因而使細胞不能表達致炎因子。

3.2醫用臭氧的止痛作用

醫用臭氧的止痛作用 疼痛是損傷部位產生磷脂酶A2、P物質等致痛物質引起。目前,專家學者認為臭氧治療骨骼肌損傷疼痛的主要機制:(1)臭氧通過抗炎作用,抑制促炎症因子的釋放,從而產生鎮痛作用;(2)醫用臭氧局部注射時可起到類似中醫針灸樣的效果,誘導體產生鎮痛物質,減輕疼痛;(3)醫用臭氧局部注射到損傷部位可直接提高神經末梢的氧含量,而且可以刺激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釋放腦啡肽,起到迅速止痛的作用。

3.3醫用臭氧的氧化作用和氧飽和作用

氧化作用是指分子或原子間電子的轉移,氧飽和作用是指氧分子數量增加。疾病的產生與惡化和人體內組織的缺氧有非常重要的關係:人體在缺氧的狀態下條件致病菌容易侵襲引發感染。臭氧具有氧化和氧飽和雙重作用,是已知可利用的最強氧化劑之一,並且臭氧的氧化作用和濃度呈正相關關係,說明適當濃度的臭氧注射治療是治療急性骨骼肌損傷的有效方法。

4.總結

醫用臭氧應用於骨骼肌損傷的臨床研究,因其具有操作簡便、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少等優點,逐步得到醫生和患者的認可。由於其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在應用時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控制禁忌證。相信隨著大量的基礎研究及臨床經驗的積累,臭氧在臨床骨骼肌損傷領域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章摘自《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年3月第34卷第3期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