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覆復的幽門螺桿菌,到底該拿它怎麼辦?

解放軍306醫院,體檢中心 ,306健康管理

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惡性腫瘤的主要危險因素,還可能與貧血、血小板減少、糖尿病等疾病相關,目前越來越受到公眾及醫務人員的重視。

那麼幽門螺桿菌是怎麼感染上的,治療后還會複發嗎,以後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高發的幽門螺桿菌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世界範圍內一半以上的人口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其發病率各個國家不同,甚至同一國家的各個地區也不相同。

目前已知發病率的高低與社會經濟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衛生條件以及水源供應有較密切的關係。也有報道指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有明顯的季節分佈特徵,以七八月份為高峰。

在亞洲地區的統計中,中國內地發病率為60%、中國香港為50%、越南是40%、印度是70%。

Advertisements

而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標本中,幽門螺桿菌檢出率可達80%~90%;消化性潰瘍患者更高,可達95%以上,甚至接近100%!

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發生率高於西方發達國家,這可能與飲食習慣、居住衛生條件有關。

然而大部分人感染后沒有明顯的癥狀,也可能不會發病。大多數情況下,首次幽門螺桿菌感染都發生在嬰幼兒及兒童時期(多在10歲以前),成人之後的感染相對少見(但也存在)。

而主要的傳染源可能來自於家庭成員,如父母、兄弟姐妹等。傳播途徑一般為口-口、糞-口途徑,親密接觸、進食被污染食物和飲水都有可能傳染。

現在臨床上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已有指南、專家共識等,治療方案和藥品的選擇都很方便,只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已經不是問題。

Advertisements

這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的胃病,治療中會用到抗生素。

幽門螺桿菌感染,揮之不去的反覆

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

患者感染的幽門螺桿菌菌株對所用的抗生素耐葯是造成治療失敗的主要因素。

研究發現,在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上,復治者比初治者明顯下降,同樣的治療方案,隨著時間的推移,根除率逐步降低;

部分一線治療失敗的患者,進入二線治療后仍無法奏效,根本原因就是幽門螺桿菌對部分抗生素產生日益嚴重的耐藥性。

患者不定時服藥、減少服藥劑量等

一些患者用藥數天後癥狀改善,便麻痹大意,不按時足量、足療程堅持用藥到治癒,造成病情的複發。

有些患者本身臨床癥狀較重,根除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加重了其臨床癥狀,因而使患者不能堅持服藥,對這些患者可暫緩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

在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時,要向患者強調按要求完成療程的重要性,以獲得患者的配合。

患者未忌口

治療期間應禁止吸煙喝酒、避免辛辣、不新鮮、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會降低藥效的酸性食品(如酸奶)。

為防止「病從口入」,要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食物吃前要清洗乾淨。飲食營養豐富,食物軟爛易消化,少量多餐,細嚼慢咽。同時愉悅的心情也能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

另外,服藥也有講究,睡前空腹服用抗酸藥物(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蘭索拉唑)等,效果量好。

患者未注意口腔衛生

根除幽門螺桿菌前應先注意口腔衛生。由於幽門螺桿菌大多情況下能引起胃部疾病,所以目前所有的檢測方法都只針對胃內的幽門螺桿菌,而忽視了幽門螺桿菌的另外一個聚居點——口腔。

當胃內的幽門螺桿菌被殺滅后,口腔中的幽門螺桿菌可以源源不斷地流入胃內,引起胃幽門螺桿菌的反覆發作,這就是目前胃病反覆,久治不愈的原因。

所以對於幽門螺桿菌,在根治胃的同時,也需要對口腔進行診斷和治療。

使用一段時間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復口腔問題如蛀牙、牙垢、牙結石等。

要勤換牙具多消毒。牙具不要放在衛生間內,可放在陽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無窗子的衛生間要定期紫外線燈照30分鐘以上。

口杯、水杯、不鏽鋼保溫杯不要混用,並且經常要蒸煮消毒,特別是在藥物治療期間,與家人分餐並有效地消毒碗筷。

如何預防感染及複發呢?根本的辦法是改善整個社會的生活及衛生條件,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能做的,主要有幾點:

第一,前面提到,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感染很常見,所以如果有條件,家庭成員應同時檢測和治療幽門螺桿菌。

第二,初次治療時就選用療效好的藥物和方案,盡量徹底治療。

第三,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還存在於人體口腔中,所以在治療胃部幽門螺桿菌感染時應同時檢測並治療口腔幽門螺桿菌感染(加用漱口水漱口即可)。

第四,治療后定期複查幽門螺桿菌,如果複發,可以再次治療。

總之,不能單純應用「三聯」「四聯」藥物,而忽視了上述幾個方面的要求,否則病情停葯之後複發率也會增高。

(編輯組成員:賈海英、趙淼、楊樂冰、車承華、王珍、孫麗麗

美編組成員:張俊、車承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