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媽,有多厲害!

一個丈夫早逝、剩下孤兒寡母、沒什麼文化的女人帶著孩子艱苦謀生。

她從擺地攤做起,20-30多歲時她在賣苦力、辛苦擺地攤,挑著100斤的擔子、走幾十里去早市擺地攤。她曾被班車售票員推下車,為此她要走幾十里。

她就是這樣從一個小地攤做起,30年後,她打造的品牌年銷售額達到45億,成為行業第一品牌。

中國辣椒醬第一品牌 占行業份額15%,20年增長600倍 年銷45億凈利潤10億級。

無論是業內,還是對於全國消費者而言,老乾媽都是大名鼎鼎!

而它到底牛到什麼程度?

說起來,讓很多人都難以想象,這個從擺地攤做起的辣椒醬品牌佔據行業份額第一,佔據行業份額達到15%。

在2013年,老乾媽產值達到37.2億元,中國辣椒醬行業規模259億,它佔據了中國辣椒醬行業的14.36%,是絕對的第一。

Advertisements

這些年老乾媽一直保持令人羨慕的增長速度!

2016年,老乾媽銷售額突破45億元,20年間產值增長超過600倍。

老乾媽一瓶辣椒醬平均8元,每天生產230萬瓶,一年用4.5萬噸辣椒,菜油10多萬噸;近3年來年繳稅20.62億元,20年來納稅額增長了150倍。

這一切業績的牛,絕對是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但是,當你了解她是如何一步步艱辛走來,你絕對更加佩服五體投地!

老乾媽奇迹背後:從不幸草根做到45億,孤兒寡母為謀生被逼創業、成就億萬財富。

老乾媽的最初起步,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可以說有些家庭不幸!

老乾媽創始人走上創業路背後,是為了生活、艱難無奈被逼走上創業!

她丈夫早逝,剩下孤兒寡母,生活沒有來源,為了活下去,她——一個沒有什麼文化的女人承擔起養家的重任。

Advertisements

由於沒有文化,她開始只能從賣苦力、擺地攤做起,慢慢積累,每天要扛著100多斤的擔子去賣米豆腐,並且為此落下了嚴重後遺症,直至今日,仍膏藥不斷。

但是,這個不屈的女人,愣是靠著驚人毅力扛下來。

最後,她憑藉自己打造的辣椒醬取得成功,而且一下就打造了一個年銷售45億、凈利潤10億左右的大品牌!

20-30多歲時她在辛苦賣苦力、擺地攤,挑著100斤的擔子、走幾十里去早市擺地攤。42歲她用撿來的半截磚搭了一個簡易餐廳、47歲她開了食品店,49歲時她開了辣椒醬加工廠、50歲時她做了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可以說,老乾媽的成功歷程,就是典型的中國商業成就夢想的代表!

最初艱難,丈夫去世早,獨自一人帶兩個孩子

只識三個字的她,為了生存去早市擺地攤

靠賣涼粉站艱難生存

老乾媽陶華碧原名陶春梅,1947年出生於貴州遵義一個偏僻山村(湄潭縣永興鎮的一個農場里)。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她沒有上過一天學。從小就給家人做飯,那時,她就喜歡辣椒,用各種作料來調味。

20歲那年,她遇見206地質隊的一位會計,兩人相戀結婚。年輕時的陶春梅,用她自己的話講也是一朵花,又好強能幹;丈夫是個老實人,一生清白,但有才華、人品好。跟丈夫結婚後,陶春梅走出山村,先後來到崇江、貴陽,他們很快有了一個四口之家。

但是,丈夫多病,就在兩個兒子嗷嗷待哺之時,丈夫得了重病,陶華碧不得不外出前往廣州打工,為丈夫掙醫藥費,然而丈夫還是很快撒手人寰。陶華碧回到家中,看著兩個沒人照顧的兒子,淚流滿面。

為了生存,她只能去外地打工和擺地攤。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女性,還要拉扯兩個兒子長大,一家的生活重擔落在陶春梅身上。

丈夫去世后,沒有收入的陶華碧為了維持生計,她曾經賣過苦力,舉過八磅錘,背過黃泥巴,背100斤賺3角錢。

後來開始擺早攤,開始晚上做米豆腐(貴陽最常見的一種廉價涼粉),最早靠賣米豆腐維持生計,豆腐要自己磨,每天干到凌晨一兩點,第二天一大早去早市擺攤。白天用背篼背到龍洞堡的幾所學校里賣。

由於交通不便,做米豆腐的原材料當時最近也要到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才能買到。每次需要採購原材料時,她就背著背篼,趕最早的一班車到油榨街去買。

由於那時車少人多,背篼又佔地方,駕駛員經常不讓她上車,於是她大多數時候只好步行到油榨街,買完材料后,再背著七八十斤重的東西步行回龍洞堡。由於常年接觸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到現在,她的雙手一到春天還會脫皮。

那時90斤體重的她要扛起100多斤的擔子,也是在那個時候,落下肩周炎、關節炎、頸椎病,直至今日,膏藥不斷。

2016年,69歲的陶華碧就因為年輕時落下的頸、肩問題缺席兩會。

陶華碧的秘書劉濤對媒體表示:「頸椎、肩椎問題一直都是陶總創業之時就留下來的老毛病,現在需要經常理療。」

這些都可見陶碧華年輕創業時的艱苦!

第一次升級 從擺地攤到簡陋小飯店

42歲的阿姨,開了一個「簡陋餐廳」

專賣涼粉和冷麵 沒想到發明麻辣醬意外火了

42歲阿姨,開了一個簡陋餐廳。

在早市擺了幾年地攤,在學校賣了幾年米豆腐之後,陶華碧的生意越來越好。

1989年,已經42歲的陶華碧開始了自己第一次大升級,從擺地攤到開小店。

她決定,第一次擴大「經營規模」。實際上所謂的擴大經營,也只是一個簡陋小飯店!

她用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一點錢,和四處撿來的半截磚和油毛氈石棉瓦,,一夜之間搭起了一間簡陋的餐廳,僅能擺下兩張小桌的「實惠飯店」,專賣涼粉和冷麵。

為了佐餐,她特地製作了麻辣醬,生意十分興隆。也就是就在這個時期,她發明了豆豉辣醬,原本是作為輔料送給來顧客,大家覺得好吃,便主動來買。那時,看到困難的學生來吃飯,她總是加量或者不收錢,學生出於感恩叫她老乾媽,這個稱呼便被叫開。

誰也未曾想到,老乾媽這個名稱,會成為20多年後響徹全國的知名品牌!

買豆豉的人越來越多。她的麻辣醬影響越來越大,達到超出了她的想象。

有一天,陶華碧起床后感到頭很暈,就沒有去菜市場買辣椒。誰知顧客來吃飯時,一聽說沒有麻辣醬轉身就走。這件事對陶華碧的觸動很大。

她一下就看準了麻辣醬的潛力,從此潛心研究起來。經過幾年的反覆試製,陶華碧製作的麻辣醬風味更加獨特。很多客人吃完涼粉后,還買一點麻辣醬帶回去,甚至有人不吃涼粉卻專門來買她的麻辣醬。後來,她的涼粉生意越來越差,而麻辣醬卻做多少都不夠賣。

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醬賣完后,吃涼粉的客人就一個也沒有了。她關上店門,走了10多家賣涼粉的餐館和食攤,發現他們的生意都非常好。原來就因為這些人做佐料的麻辣醬都是從她那裡買來的。

每天睡2個小時,做辣椒醬,向司機贈送辣醬,迅速口碑傳播。

在看到辣椒醬受歡迎后,敏銳的陶華碧開始了第二次經營擴張!

她白天開飯店,晚上在店裡用玻璃瓶包裝豆豉辣椒,一直忙到早晨4點,「手都裝得扯雞爪瘋」。睡兩個小時,6點又起床開門營業。

1994年,貴陽修建環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龍洞堡成為貴陽南環線的主幹道,途經此處的貨車司機日漸增多,他們成了「實惠飯店」的主要客源。陶華碧近乎本能的商業智慧第一次發揮出來,她開始向司機免費贈送自家製作的豆豉辣醬、香辣菜等小吃和調味品,大受歡迎。

貨車司機們的口頭傳播顯然是最佳廣告形式,「龍洞堡老乾媽辣椒」的名號在貴陽不脛而走,很多人甚至就是為了嘗一嘗她的辣椒醬,專程從市區開車來公幹院大門外的「實惠飯店」購買陶華碧的辣椒醬。

對於這些慕名登門而來的客人,陶華碧都是半賣半送,但漸漸地來的人實在太多,她感覺到「送不起了」。

第二次升級 不開小飯店,改開食品店了!

捨棄涼粉、冷麵,專門做辣椒醬

在消費者呼籲下、辦起了辣椒醬加工廠

在陶華碧47歲時,她做了第二次升級,開始主營辣椒醬。

1994年11月,「實惠飯店」更名為「貴陽南明陶氏風味食品店」,米豆腐和涼粉沒有了,辣椒醬系列產品開始成為這家小店的主營產品。

儘管調整了產品結構,但小店的辣椒醬產量依舊供不應求。

此時,龍洞堡街道辦事處和貴陽南明區工商局的幹部開始遊說陶華碧,放棄餐館經營,辦廠專門生產辣椒醬,但被陶華碧乾脆地拒絕了。

陶華碧的理由很簡單:「如果小店關了,那這些窮學生到哪裡去吃飯」。

「每次我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她都是這樣說,讓人根本接不下去話,而且每次都哭得一塌糊塗」,時任龍洞堡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的廖正林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讓陶華碧辦廠的呼聲越來越高,以至於受其照顧的學生都參與到遊說「乾媽」的行動中,1996年8月,陶華碧借用南明區雲關村村委會的兩間房子,辦起了辣椒醬加工廠,牌子就叫「老乾媽」。

第三次升級 從簡陋小飯店到辣椒醬加工廠

最初只是一個簡陋作坊、全部工藝純手工操作

在陶華碧49歲時,她進行了第三次升級,開始經營辣椒醬加工廠。

剛剛成立的辣醬加工廠,是一個只有40名員工的簡陋手工作坊,沒有生產線,全部工藝都採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

「老乾媽」員工回憶說,當時搗麻椒、切辣椒是誰也不願意做的苦差事。手工操作中濺起的飛沫會把眼睛辣得不停的流淚。陶華碧就自己動手,她一手握一把菜刀,兩把刀掄起來上下翻飛,嘴裡還不停地說:「我把辣椒當成蘋果切,就一點也不辣眼睛了,年輕娃娃吃點苦怕啥。」

在老闆的帶頭下,員工們也紛紛拿起了菜刀「切蘋果」。而陶華碧身先士卒的代價是肩膀患上了嚴重的肩周炎,10個手指的指甲因長期攪拌麻辣醬現在全部鈣化。

為了裝產品的瓶子對廠長軟磨硬泡

你要不給我瓶子我就不走了,日後卻拯救這家玻璃廠國企

隨著發展,陶華碧又發現另一個問題——她找不到裝辣椒醬的合適玻璃瓶。

為此,她找到貴陽市第二玻璃廠,但當時年產1.8萬噸的貴陽二玻根本不願意搭理這個要貨量少得可憐的小客戶,拒絕了為她的作坊定製玻璃瓶的請求。

面對貴陽二玻廠長,陶華碧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商業談判」:「哪個娃兒是一生下來就一大個哦,都是慢慢長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給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軟磨硬泡了幾個小時后,雙方達成了如下協議:玻璃廠允許她每次用提籃到廠里撿幾十個瓶子拎回去用,其餘免談。陶華碧滿意而歸。

當時誰也沒有料到,就是當初這份「協議」,日後成為貴陽第二玻璃廠能在國企倒閉狂潮中屹立不倒,甚至能發展壯大的唯一原因。

「老乾媽」的生產規模爆炸式膨脹后,合作企業中不乏重慶、鄭州等地的大型企業,貴陽二玻與這些企業相比,並無成本和質量優勢,但陶華碧從來沒有削減過貴陽二玻的供貨份額。現在「老乾媽」60%產品的玻璃瓶都由貴陽第二玻璃廠生產,二玻的4條生產線,有3條都是為「老乾媽」24小時開動。

而且,特別難得的是,老乾媽與供應鏈的合作,都是現款現貨。

無論是收購農民的辣椒還是把辣椒醬賣給經銷商,陶華碧永遠是現款現貨,「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別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錢」。從第一次買玻璃瓶的幾十錢,到現在日銷售額過千萬始終堅持。

產量大了,銷售又成大問題,為開拓市場

老乾媽親自推銷,進行渠道終端試銷鋪貨

終於,老乾媽在貴陽站穩腳跟

作坊時代的「老乾媽」雖然產量很小,但光靠龍洞堡周邊的涼粉店已經消化不了,她必須開拓另外的市場。陶華碧第一次感受到經營的壓力。

如何打開銷路,擴大銷售,就成了老乾媽直接要面對的問題。

陶華碧用了一個「笨辦法」,直接向渠道終端進行推薦、鋪貨、試銷:她親自用提籃裝起辣椒醬,走街串巷向各單位食堂和路邊的商店推銷。

一開始,食品商店和單位食堂都不肯接受這瓶名不見經傳的辣椒醬,覺得它沒什麼名氣!

於是,陶華碧跟商家協商將辣椒醬擺在商店和食堂櫃檯,賣出去了再收錢,賣不出就退貨。商家這才肯試銷。

一周后,商店和食堂紛紛打來電話,讓她加倍送貨;她派員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脫銷了。

一年後,「老乾媽」麻辣醬經過市場的檢驗,在貴陽市穩穩地站住了腳。

第四次升級

辣椒醬加工廠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再次轉型,

從小作坊走向正規化、規範化運作

在陶華碧50歲時,她的事業再次迎來大升級!

當年,在早市和學校門口擺地攤的時候,陶華碧肯定想不到她後來居然能做那麼大、還能開公司!

但是,憑藉出色的產品、獨特的經營,她成功實現了這個想不到,雖然一切都想做夢一樣!

1997年8月,老乾媽再度升級,從辣椒醬加工廠變成了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工人一下子增加到200多人。

此時,對於陶華碧來說,所面臨的問題再次升級,從最初的產品問題、生產問題、銷路問題,變成了擴大升級后的管理問題。

陶華碧所面臨的最大壓力,來自於管理!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企業必須完成轉型升級,從以前的作坊變成現代化管理,否則,完不成轉型,企業難以下一步發展將嚴重受限。

作為沒上過學出身的陶華碧,也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各種規章制度都要出台,財務、人事各種報表都要她親自審閱;作為民營企業,她還要經常參加政府主管部門召開的各種會議,準備講話稿上台發言……所有這些,對於沒文化的陶華碧來說,簡直就是「趕鴨子上架」!望著越積越多的文件,陶華碧首先想到的是請能人。可具體該請什麼樣的能人呢?她想來想去,把自己的長子當作了比較的標準。

陶華碧的長子李貴山當時在206地質隊汽車隊工作,她想先把李貴山拖到自己這個民營公司來幫忙,卻又不忍砸了他的鐵飯碗。沒想到,李貴山得知母親的想法和顧慮后自作主張,辭職來到了她的公司。李貴山幫助母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處理文件、整章建制。李貴山讀,陶華碧聽。聽到有不妥的地方,她口述更正,再由李貴山修改……如此反覆多次直到滿意。

雖然沒有文化,但陶華碧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幫一個人,感動一群人;關心一群人,肯定能感動整個集體。

第五次升級 公司逐漸走向大市場

貴州市場站穩腳跟后,老乾媽開始全國擴張

在陶華碧51歲時,她所創立的公司進行了第五次升級,進軍全國市場。

1998年,在站穩貴州市場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從偏僻小山村走出、從擺地攤做起的的企業創始人,竟沒有把自己的視野僅僅局限在貴州,而是投向了全國市場。

在老乾媽成功穩定了本土市場后,陶華碧就派遣銷售團隊四處考察,打通各地的銷售渠道。

1998開始,陶華碧把公司的管理人員輪流派往廣州、深圳和上海等地,讓他們去考察市場,到一些知名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她說:「我是老土,但你們不要學我一樣,單位不能這樣。你們這些娃娃出去后,都給我帶點文化回來。」

這一切也預示著老乾媽逐漸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陶華碧派出去的管理人員陸續回來后,很快就使公司逐步走上了科學化管理的道路。

於是,憑藉獨特的口味和獨特的品牌,以及培養的銷售團隊,老乾媽逐漸走向了全國市場。

作為高頻消費的生活調味品,口碑傳播的速度很快,只要體驗到口感不錯,就很容易傳播。

很快,在全國市場進軍后,老乾媽香而不辣的辣椒醬在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響后持續傳播,可以說在推動產品廣銷的過程中老乾媽更多的是依靠口碑營銷,只要類似的這種日常低消費品口碑上得到廣泛承認就很容易站住市場。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令人吃驚的是,一份市場調查的數據顯示,在辣椒醬消費大省的湖北,老乾媽大概佔據37.7%的市場份額。

如今,年銷45億,凈利潤10億

小辣椒醬做成了全省名片

如今,老乾媽成為了中國辣椒醬行業的傳奇、中國調味品行業的傳奇,中國商界的傳奇。

貴州日報2月9日的一則報道提及,老乾媽2016年度銷售額突破45億元,20年間產值增長超過600倍。報道稱,老乾媽一瓶辣椒醬平均8元,每天生產230萬瓶,一年用4.5萬噸辣椒,菜油10多萬噸;近3年來年繳稅20.62億元,20年來納稅額增長了150倍。

在其成立之初的1998年,老乾媽的產值還只有5014萬元;1999年,產值就突破億元,達到1.26億元,2006年更是達到12.8億元。華泰證券2016年11月出具的一份研報稱,目前「老乾媽」系列品在全國同類產品中佔據半壁江山,每天賣出200萬瓶辣椒醬,2014年銷售收入達到40億元,實現利潤9億元。

按照老乾媽2016年業績,年銷售45億,其凈利潤達到10億級!

自身得到發展的同時,老乾媽也帶動貴州經濟發展。貴州日報報道稱,老乾媽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在省內多個市(州)建立原材料種植基地,帶動20多萬農戶脫貧致富。同時,積極招收農民工進廠就業,目前企業員工80%來自當地農村。

而且,老乾媽開始走出國門,產品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外老乾媽被稱為「留學生必備」,「家的味道」,也受到很多外國消費者的喜愛。

如今,老乾媽公司已經成為繼「貴州茅台」、「黃果樹」、「貴州神奇」之後,貴州省又一個全國響亮的品牌。

而老乾媽,憑藉自己多年努力,也從當年擺地攤、沒什麼文化的艱難女性變成了億萬富翁!

2012年,陶華碧以36億元身家登上胡潤中國富豪榜。

2016年,陶華碧以70億身家位列《2016胡潤中國百富榜》第487位,同時,她還躋身全球富豪榜,位列《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819位。

解析老乾媽成功背後密碼

今天老乾媽已經成為中國辣椒醬第一品牌、佔據行業近15%的份額,在這樣一個傳統、相對落後的調味品行業,規模做到45億,在行業中居於絕對領先地位,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迹。

在這個奇迹背後,老乾媽是如何成就的?哪些值得企業和營銷人借鑒呢?

產品優勢:

獨特的產品、好吃的味道

優秀的產品力,可以說是老乾媽興起的第一要素,沒有這個出色產品力,就不可能有老乾媽後面的傳奇!

因為辣椒醬,她小店才經營不錯,因為辣椒醬,她開了食品店,因為辣椒醬,她開了加工廠………

換句話說,老乾媽之所以崛起,正是因為其打造的辣椒醬好吃的味道,引發風靡。

味道是餐飲業、食品行業的關鍵競爭力,很多小飯館面積不大,就可以憑藉出色味道年賺幾十萬、上百萬,而老乾媽無疑更為成功,通過出色的調料進入了調味品行業、辣椒醬品類,成為了食品行業的一個大型公司!

陶華碧,從小就喜歡調一些佐料調味,而賣涼粉之後,自己又發明了麻辣醬來調味自己的涼粉和涼麵,讓自己賣的更受人歡迎,而在辣椒醬大受歡迎后,她依然持續不斷的改進麻辣醬的風味,讓它更受歡迎。

而因為這個產品,她的生意紅火,並且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從涼粉店變成了食品店、辣椒醬加工廠、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辣椒醬第一品牌。

這一切的起點,都是源於老乾媽最初自製辣椒醬出色的產品力、味道!

老乾媽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產品力永遠是最重要的!

價格優勢:

大眾價格、平民價格

這也是老乾媽一開始的定位——平民大眾入手,這是她最初早市擺地攤就形成的客戶群定位。

而在她開了簡陋小店時,也是同一定位——為學生、為司機著想,從平民大眾入手,發展到後來也沒有改變定位,10元左右的辣椒醬,在今天也可以說是極為物美價廉。

這種大眾價格、平民價格,讓老乾媽辣椒醬有了廣大用戶群,也擁有了一個廣大的市場。和出色的產品在一起,構成了極高的性價比優勢!

味道好,價格又有優勢,想不火都難!

渠道優勢:

終端深耕、渠道拓展 全國市場擴張

雖然陶華碧出身一個小山村,但是老乾媽在渠道和終端的運作上,卻極其用心,這一點上讓專業人士也佩服!

一方面,在終端老乾媽注重深耕。

雖然從擺地攤、開小店做起,但是,老乾媽卻有著天然樸實的市場感,從她在建食品廠后,用了一個「笨辦法」,直接向渠道終端進行推薦、鋪貨、試銷:她親自用提籃裝起辣椒醬,走街串巷向各單位食堂和路邊的商店推銷,並成功打開了市場。

另一方面,老乾媽注重全國市場開拓。

雖然老乾媽開始是一個地區餐館起家、開了小廠,並逐漸在區域站穩了腳跟。

但是,她卻並沒有把自己局限在貴陽、貴州,而是努力走出區域、走向全國,從地區市場拓展全國市場,讓自己的空間和銷量都獲得了大提升!

團隊優勢:

實幹的團隊、低調又實效

「老乾媽」的管理團隊,大概是中國目前大型企業中最神秘的一支,陶華碧對他們的一個要求就是不能接受外界採訪。坊間對這支團隊的評價大致為:忠誠、勤勉、低調。

管理優勢:

獨特親情式管理,被員工親切稱呼「老乾媽」

雖然陶華碧由於特殊原因,沒上什麼學,不識多少字,沒有多少文化,更不要談專業的管理教育了,但是,她通過自己樸實的親情管理方式,打造了極為強大凝聚力、戰鬥力!

「陶華碧有自己的一套,你可以叫作『乾媽式管理』。」貴州大學講師熊昉曾作為記者多次採訪過陶華碧,他說:「比如龍洞堡離貴陽市區比較遠,附近也沒什麼吃飯的地方,陶華碧決定所有員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從當初200人的小廠開始,『老乾媽』就有宿舍,一直到現在2000人,他們的工資福利在貴陽是頂尖的。」

公司2000多名員工,她能叫出60%的人名,並記住了其中許多人的生日,每個員工結婚她都要親自當證婚人。

除此之外,陶華碧還一直堅持她的一些「土原則」:隔三岔五地跑到員工家串門;每個員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禮物和一碗長壽麵加兩個荷包蛋;有員工出差,她像送兒女遠行一樣親手為他們煮上幾個雞蛋,一直送到他們出廠坐上車后才轉身回去;貴州過年過節時,有吃狗肉的習俗,陶華碧特地建了個養狗場,長年累月養著80多條狗,每到冬至和春節就殺狗供全公司會餐。

所有從老乾媽離職的人,如果在外受委屈了,都可重新回來上班。

這種親情化的「感情投資」,發自內心的親情管理,贏得了員工的「心」,也使得陶華碧和老乾媽公司凝聚力一直只增不減。在員工的心目中,陶華碧就像媽媽一樣可親可愛可敬;在公司里,沒有人叫她董事長,全都叫她老乾媽。

品牌保護意識非常強,每年打假投入三千萬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老乾媽的品牌廣為人知。但是人怕出名豬怕壯,商品好了,假冒的就出來了。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市場上,竟然每年都有50多種假冒的老乾媽!

這是陶華碧最為頭痛的事,對這件事她終於不再「講感情」了,開始花大力氣打假。她派人四處卧底調查,但假冒的老乾媽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特別是湖南老乾媽,商標和貴州老乾媽幾乎一模一樣。

陶華碧這次犯犟了,她不依不饒地與湖南老乾媽打了3年官司,從北京市二中院一直打到北京市高院,還數次鬥法於國家商標局。此案成為2003年中國十大典型維權案例。最終這場官司,在兩位黔籍官員——時任貴陽市市長孫國強和當時的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的極力斡旋下,貴陽老乾媽打敗了湖南的老乾媽。2003年5月,陶華碧的老乾媽終於獲得國家商標局的註冊證書,同時湖南老乾媽之前在國家商標局獲得的註冊被註銷。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陶華碧的秘書劉濤介紹,老乾媽公司近年來每年都要安排兩三千萬用來「打假」的專項資金。此外,老乾媽公司對商標保護也加強了措施。目前,該公司全部註冊商標達114個,包括「老於媽」、「媽干老」等商標,這都是為了防止一些公司打擦邊球,對老乾媽品牌有所影響。

資料顯示,除註冊「老乾媽」、「陶華碧老乾媽」商標外,貴陽老乾媽公司早在2000年還先後申請註冊過「老乾爹」、「陶老乾爹」、「陶老乾爺」、「陶老乾爸」、「陶老乾兒」等商標,甚至連「陶老乾媽」、「陶華碧新乾媽」、「陶華碧老乾娘」、「陶華碧老親娘」、「陶華碧老親媽」等商標名也被其申請註冊過。

2013年年初,貴陽市工商部門與「老乾媽」聯手開展網路打假行動,執法人員輾轉重慶、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共查獲侵權產品1200多件、侵權商標標識13萬餘張,為企業挽回損失上千萬元。

今年5月,貴陽警方破獲了一起老乾媽離職工程師泄露老乾媽配方的案件,該案涉案金額高達千萬元人民幣。

同樣,在今年5月16日,北京市高院就貴陽南明老乾媽公司訴貴州永紅食品「老乾媽」商標侵權案作出二審判決,判令貴州永紅公司立即停止使用「老乾媽」字樣,並賠償貴陽老乾媽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17.5萬元。

吃虧奮鬥精神:

非常能吃苦

出身普通、遭遇不幸,通過艱苦奮鬥成就,可以說是老乾媽最生動的寫照。

而吃苦奮鬥精神,一直貫穿於陶華碧的創業歷程中。

回憶起過去的創業路,老乾媽多次感慨「太困難了」、「我吃了好多苦哦」,2012年兩會期間,陶華碧接受鳳凰網對話時,一度哽咽落淚。

一方面,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丈夫早逝,一個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收入的女人,拉扯兩個兒子長大,一家生活重擔落在她身上,孤兒寡母過日子難啊。

另一方面,整個過程中,人間冷暖,被人看不起,被人找麻煩。

開始背著上百斤重的米豆腐,搭公交車都被人攆,「售票員態度非常惡劣,幾下就給你推下去。當時1毛5分的車票,我給3毛錢,她還不讓我坐。我說不行也得行,今天非要坐。天天吵架。」

後來好歹開個小吃店店后,又被三天兩頭找麻煩,吃拿卡要,被逼得走投無路,老乾媽陶華碧拿起炒瓢跟他們幹上一架,「我們孤兒寡母掙點錢多難。我不是隨便可以欺負的,我不怕你。我就要打你,打的不得了」

這段老乾媽陶華碧的講述,讓人落淚!

用陶華碧的話說「我要不強,我們生活都無來源」,陶碧華不要強,一家子沒法生存,這也是當初丈夫去世后,孤兒寡母的生活寫照!

一個沒有文化、沒有家底的女性,為了生存而進行的創業艱難可想而知,她曾經舉過八磅錘,背過黃泥巴,背100斤賺3角錢。

後來開始擺早攤,每天干到凌晨一兩點,第二天一大早去早市擺攤。後來又挑著擔子去學校周圍賣涼粉。那時90斤體重的她要扛起100多斤的擔子,也是在那個時候,落下肩周炎、關節炎、頸椎病,直至今日,膏藥不斷。

再後來,開始做辣椒醬之後,每天睡兩個小時(白天開飯店,晚上在店裡用玻璃瓶包裝豆豉辣椒,一直忙到早晨4點,「手都裝得扯雞爪瘋」。睡兩個小時,6點又起床開門營業)

可以說,這些苦,也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當記者問老乾媽「剛開始創業很艱難,那時候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有沒有支撐不下去的時候?」

老乾媽陶華碧:我沒有想過放棄,因為你既然要去做一件事,這個想法就必須要實現。要是放棄了,人家會指著你的肋巴骨,「陶春梅,你吃不上飯啰」,叫人家笑話,你才活不下去。我有這個堅強的力量,就是我不睡覺,我都要把它做下去,我要做好,財旺、火旺、人旺,我就要把它做得紅紅火火的。一旦放棄了再去做,絕不會成功。

成功的企業就不要去失敗,要好生生去做,要做就把它做大,做成精鋼、好鋼,我就要成功。別人眼裡可能認為「你孤兒寡母,能做什麼」,但是我就要拼下去。否則,你吃不上飯,人家笑話你。

人都有碰到困難的時候,你一定要努力。別人能拼下去,難道你就拼不下去嗎?今天就是面對一個土匪,我都要跟你拼下去;你把我殺下去,我就要把你殺下去。要拼就會贏,不拼就會輸下去。但是我不能輸,輸了人家還要來笑話你,我不偷不搶,好生生把我的企業做好。

老乾媽陶華碧曾說,「吃苦耐勞累不死人,只要肯吃苦,沒得辦不成的事。」

這種吃苦精神在陶華碧創業過程中一直延續,即使她已經是董事長后,公司辦公室主任王海峰說,老太太沒有什麼個人愛好,生活簡樸得讓人不敢相信,全部心思都在公司的發展上,就是晚上還在廠里睡。陶華碧說:「聽不見瓶瓶罐罐的響動,我睡不好。」

這一點,也讓她與很多企業稍微發展,就開始注重享受、精力已經不再業務和企業發展上的中小企業老闆拉開了距離,也是她所帶領的老乾媽能夠成為中國辣椒醬大王、行業第一的重要原因。

自廠子創辦之日,老乾媽吃住都在廠里,兒子在外給她買棟別墅,讓她安享晚年,她不住;讓她外出旅遊放鬆,她不去,有一次走到半路要回來;就連去北京開會,都盼著早點回廠子,「每天聽到瓶子響,她就感覺踏實」。

陶華碧至今仍然保留著當年賣米豆腐時的石磨和鐵盆。這些物件,凝聚著她深情的「吃苦」記憶。

堅持力:

長久的堅持、長達30年多年打造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老乾媽奇迹的背後,同樣並非一日打造而成!

在老乾媽創業的過程中,她也吃了很多苦,但她一直堅持,一直在努力!

從擺地攤、到經營小店、到小作坊、區域品牌,再到全國知名品牌的的發展過程中,她是日積月累、一步步發展起來,從她1989年開始經營涼麵、涼粉店算起到現在,已有28年歷史,即使是從她1996年全力打造辣椒醬的工廠算起,也有21年時間。而如果從她擺地攤算起,這個奮鬥時間更長,超過30多年。

正是這一年又一年、一點一滴的積累,最終成為了行業霸主。

格局優勢:

獨特掌舵者 小地區走出的大企業家

企業的發展好壞,與掌舵者有直接關係!

老乾媽陶華碧雖然從一個小山村走出,但是不得不佩服她的毅力和遠見,格局之大超出想象。

年輕時,因為丈夫去世比較早,她為了生活艱辛的擺地攤。

但是,她的經營思維,卻超越了一個普通的地攤經營者的思維,不僅僅滿足於擺個小攤,卻努力想著提高口味,更吸引顧客。

在42歲時,她依然保持一份很強的創業精神,開始做一個簡單的餐廳,並且注重對辣椒醬產品持續研發、改進。

在49歲小廠變大的過程中,老乾媽一個女性親自上陣推銷。

在51歲時,老乾媽又注重把團隊成員派到南方經濟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進行全國市場開拓。

從路邊攤開始,吃了很多苦,卻一步步把生意從地攤做成了區域老大,然後又走向全國,成為了行業老大!

可以說,雖然陶華碧來自小地區,但卻是一個能力和視野都很遠大的女性。

如今,老乾媽征服世界,登上奢侈品折扣網站。

老乾媽不僅在國內遍地開花,她還用舌尖征服了世界人民,一瓶280克的老乾媽辣醬,中國1號店網站賣人民幣7.9元,美國亞馬遜賣3.9美元(人民幣24元)。老乾媽在國外被譯作「LaoGanMa」還登上了奢侈品折扣網站Gilt,並被譽為全球最頂級的辣醬,在「老乾媽」被譽為全球頂級辣醬,售價接近12美元。

後記

老乾媽傳奇,值得人們深深思索!

今天,老乾媽辣椒醬已經成為了貴州省的一張名片,而老乾媽,這個早年一個人辛苦帶著兩個孩子、從擺地攤開始、吃了很多苦,一點點做大的老太太,也成了中國辣椒醬大王,成為了貴州的富豪之一,走入了中國富豪榜、甚至是全球富豪榜。

這個傳奇背後,她的奮鬥歷程,從路邊攤開始,吃了各種苦、受盡了很多白眼、也遭遇了很多欺負和麻煩,卻一路扛過來,堅持不懈的不斷提升。

長達30多年的奮鬥,一步步走來,又刻苦鑽研產品、注重品質,推動員工外出學習經驗、注重渠道和經銷商,這些基本功一步步走來,最終成為了行業老大!

這些傳奇背後的心酸、堅持和努力、改進、提升,這些基本功的修鍊更值得思索!

從最初沒法生活賣苦力,舉八磅錘,背黃泥巴;到忙到凌晨兩點扛著百斤米豆腐去趕早市、擺地攤,才算是慢慢養活;再到開個簡單小店、生存、慢慢積累資金,並成功打造出特色辣椒醬,再到開了辣椒醬加工廠、食品公司,再到站穩貴州、走出貴州走向全國。

通過賣苦力生存,然後通過賣苦力積累原始資本、打造特點,最後憑藉特點成功突圍、煥發精彩,在人生的42歲之後逐漸走向了快車道!

這每一步走來,都不是那麼簡單!一步步走來也成就了她的傳奇!

「要說我成功的原因,是我以前太苦了,一提起來我就流眼淚。我丈夫去世得早,還要拉扯兩個兒子長大……告訴你們年輕人一個道理:人有壓力,就有動力。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你一定要努力,別人能拼下去,難道你就拼不下去嗎?」這是陶華碧的語錄,也是她的人生格言。

老乾媽陶華碧,也用切身經驗告訴我們:踏實肯幹才是成就傳奇、成為商業領軍企業的法寶!

最後,再次向這位吃苦奮鬥的楷模——名副其實的商界偶像「老乾媽」致敬!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