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見疾病與不適①

腹瀉

腹瀉是新生兒常見的腸胃道疾病,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免疫功能差,不能抵禦細菌、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積食、過敏、感冒也會引起腹瀉。父母在餵養過程中一定要當心。

腹瀉的判斷方法

腹瀉時,孩子的大便稀薄、水分多,呈蛋花樣或綠色稀便,嚴重者水分甚多而糞質很少。母乳餵養的孩子如果精神好、吃奶正常、體重增長正常,每天大便11~12次都不屬於腹瀉;人工餵養的孩子每天大便5次以上,大便中出現鼻涕狀黏液或含大量水分,就可以判斷為腹瀉。

腹瀉孩子的護理

餵養不當所導致的腹瀉應在1~2天內減少奶量,或把奶液稀釋為原來的1/2~2/3,一般可以奏效,也可喂服媽咪愛和思密達,以調整腸道正常菌群,保護腸粘膜,並藉以上止瀉。

腹瀉時,父母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腹部,不要讓孩子著涼;還可給孩子口服補鹽液(ORS)。每次大便后,父母應清洗乾淨孩子的肛門,還要注意勤換尿布,以防出現「紅屁股」。

Advertisements

那些腹瀉應特別重視

如果孩子的大便有膿血,並伴有食量減少、嘔吐、尿少等癥狀;或大便呈稀水樣,每天達10~20次,伴有高燒、嗜睡,甚至出現手足涼、皮膚髮花、呼吸深長、口唇呈櫻紅色、口鼻周圍發紺、唇乾、眼窩凹陷等情況,父母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診治搶救。

便秘

正常新生兒起初每天大便3~6次,幾周后減少到每天1~2次;如果孩子2天才有一次大便,或大便乾結、偏硬、顏色發暗,可能就已經便秘了。

引起便秘的原因

孩子飲食不當:由於配方奶中蛋白質的含量比較高,容易導致嬰兒上火,造成大便乾燥。所以,人工餵養的孩子容易發生便秘。

母親飲食不當:母親哺乳期間吃太多辛辣、燥熱的食物,也會引起吃母乳的嬰兒便秘。

乳量不足:新生兒的消化道肌層發育尚不完全,如果吃奶太少,或嘔吐較多,就會引起暫時性的無大便。

Advertisements

疾病影響:肛門狹窄、先天性肌無力、腸管功能不正常、先天性巨結腸等疾病也會造成新生兒便秘。這種情況引起的便秘應該立即就醫,及早診治。

精神因素: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如驚嚇、生活環境突然改變等),孩子也會出現暫時性的便秘現象。

如何預防

改善飲食:最好實行母乳餵養。如果實在沒有條件,就要給人工餵養的孩子適量喝一些水或稀釋的鮮榨果蔬汁,以增加孩子腸道內的纖維素數量,促進胃腸蠕動,促使排便通暢。

培養孩子定時排便的習慣:根據孩子的進食規律弄清楚孩子的排便時間,到時間就適當幫孩子把把大便,以培養孩子的便意。

增加活動量:父母應該多抱孩子,多幫孩子揉揉腹部,保證孩子每天達到一定的活動量,不要長時間讓孩子獨自待在嬰兒床上。

發現孩子便秘怎麼辦

藥物治療:適合嬰幼兒的口服藥物有媽咪愛、整腸生、金雙歧片、四磨湯口服液等,具體用法及用量應遵醫囑。

按摩通便:讓孩子仰卧,大人的手掌向下平放在孩子的臍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摩擦,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每天按摩3次。

外用藥物通便:如果便秘十分嚴重,父母可使用開塞露、甘油栓為孩子通便,但動作一定要輕,以免弄疼或弄傷孩子。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