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癌是慢性病

據權威機構發布: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四類慢性疾病:前兩位就是癌症(28.1%)心腦血管疾病(27.1%),從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與癌症相當。但大多數人對心血管病處之泰然,面對癌症卻如同判了死刑,對癌症的恐懼遠遠超過了心血管病等其他疾病,恐懼的根源正是大眾對於癌症「未知和誤解」。

為什麼說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呢?首先癌症具有慢性病的普遍特點,如病因複雜、多種危險因素、長期潛伏、病程較長、造成功能障礙等,而且它的發生遠比人們想象的普遍常見。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就有醫學專家報告說:在80歲上下老年人的屍解中,有1/4左右的人身體內患有腫瘤,但這些老人生前都沒有與癌症有關的任何癥狀。他們的死亡也是由於其它疾病或原因。癌症其實是一種伴隨著衰老而出現的常見疾病。

Advertisements

因此2006年以來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權威機構紛紛作出糾正,把原來作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義為可以調控、治療、甚至治癒的慢性病。國內資深的腫瘤內科權威孫燕院士認為:「其實對於普通人而言,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癌症也許就像糖尿病一樣,僅僅是一類再普通不過的慢性病而已。只要加強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再加上越瞄越準的新葯,癌症並沒有那麼可怕。」

除此之外,患者心理方面的調適也很重要!做到帶瘤生存,不因為心情影響生活質量,從而影響身體狀況。

我們每個人都是身體、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的結合體。得了癌症,當然也不僅僅是身體的不適,還有心理上的痛苦,比如恐懼,覺得癌症就等於死亡。曾有患者說:「自從得了癌症,我晚上都不敢睡,總怕睡著了就再也醒不了。」有的患者知道自己得癌后感到憤怒和委屈,說「我又沒做什麼虧心事,為什麼讓我得癌症啊?」恐懼、委屈、憤怒、抑鬱等負性情緒不斷折磨著患者的內心,讓原本的病痛雪上加霜。

Advertisements

另外,很多患者因為生病,社會角色發生變化,不能工作,不能照顧孩子,不能做家務,很多以前自己很擅長的事情現在都做不了,感到非常沮喪。常會聽患者說「我本來在和同學聚會,挺高興的,可是突然想到自己是癌症患者,就再也高興不起來了」,「雖然我現在術后好幾年了,可是只要我身體一有點不舒服,我就想是不是我的癌症又複發了」。

因此,癌症對患者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既有軀體的影響,也有心理、社會層面的影響。

一位癌症患者對他的醫生說「我不是會喘氣的瘤子」,他希望醫生「不要只盯著我的瘤子看」,希望被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同理,既然癌症患者不是「會喘氣的瘤子」,僅僅是把瘤子切除了,再靠放化療把瘤子消滅了就算是康復了嗎?當然不是,還有心理層面的康復,社會層面的康復。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癌症的早期篩查和早期發現,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長了,在結束了相對短暫的手術、放化療和其他積極治療之後,還有相當長的人生之路要走。

現在有一種理論認為,我們的身體就像土壤,腫瘤就像是這個土壤上生長起來的植物,之所以會長腫瘤,是因為我們身體這個土壤的溫度、酸鹼度等特徵適合它生長。如果我們改變自己的體質,也就是改變這個土壤的性質,讓這個土壤不再適合腫瘤生長,那麼腫瘤就可能會逆轉,像植物一樣枯萎凋落,再也不會複發。

這樣的理論不無道理。那麼心理與我們身體這個土壤又有何種關係呢?心理的實質是大腦,平時我們說的心理活動實際是我們大腦的活動。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是指揮官,大腦能分泌很多激素、細胞因子,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受影響,人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免疫系統在我們身體里相當於警察,有細菌病毒來了,或者正常細胞變成腫瘤細胞了,免疫系統就負責把他們消滅掉。顯然,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警察沒能力去抓壞人了,那壞人就要猖狂了,身體就會生病了。

心理問題會通過很多渠道影響身體的健康,其中很重要的渠道就是睡眠。研究調查發現,有70%~90%的失眠都是由心理問題引起的。怎樣就算失眠呢?

o 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o 夜間醒來次數≥2次或凌晨早醒;

o 睡眠淺、多夢;

o 總睡眠時間<6小時。

如果你有以上表現中的至少1條,且白天感到頭暈、精神不振、嗜睡、乏力,這就說明你的睡眠出現問題了。除了失眠,心理痛苦和不良情緒還會使人食慾下降、胃腸功能紊亂、疲勞甚至感到周身不適,會降低免疫力,不利於病情好轉;降低生活質量,影響康復效果。

看到這裡,很多患者可能會問:「我們應如何進行心理的康復呢?」我們為患者朋友們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從積極的角度思考癌症。

曾經有患者說「得病之前天天忙得要死,工作壓力特別大,現在倒是輕鬆了,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還有患者說「得病前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我們姐妹的感情不像以前那麼好了,可是得病之後我妹妹一直陪著我,把我照顧得特別好,讓我很感動」。

癌症給患者帶來的不僅僅是壞事,這種閑適和親情既是意外的,也應該是情理之中的,它讓很多家庭親情更濃,也讓很多患者開始注意自己的健康,改掉了很多不良生活習慣。

第二,想想我為什麼得癌症,以後該如何調整自己。

癌症為我們的健康敲響了警鐘,也讓我們反思為什麼會得癌,有哪些不良生活習慣需要調整。有一位乳腺癌患者說:「我覺得自己以前生活習慣特別不好,喝大酒、玩麻將、熬夜。自從得了病,我開始戒掉這些壞習慣,讓生活更健康、更有規律了。前不久我的一位好朋友,通宵打麻將后猝死。我覺得如果我沒有查出乳腺癌,還像以前那樣不健康的生活,或許我也會和她一樣。」

第三,當治療結果不佳時,是否能與腫瘤和平共處,帶瘤生存?

腫瘤是我們身體變異的一部分細胞,但它畢竟還是我們整個身體的一部分,在我們用化療葯殺死腫瘤時也會殺死自己的一部分好細胞。有一種可能,當種種治療措施無法殺死「壞細胞」時,是否可以讓好細胞與壞細胞保持一種平衡?事實上,這是有可能做到的,事實證明,只要治療得當,很多患者可以較長時間帶瘤生存,而且保持比較好的生活質量。

第四,調整目標,適應自己的社會新角色和新生活。

得了腫瘤確實很多事情做不了了,但是我們還可以培養新的愛好,設定新的目標,重新適應新的生活。

第五,尋找生命的意義。

當找到生命的意義時,我們會因為追逐夢想而忘記恐懼,有限的生命也會變得更有意義。儘管生命的長度不由我們掌控,但我們可以活出生命的厚度、溫度和精彩度。

第六,讓自己放鬆下來。

您可以聽聽音樂,做做冥想,暫時放空大腦,讓所有的煩惱憂慮都隨它去吧,讓自己的身心都放鬆下來。

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

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可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歡樂就是健康,憂鬱就是病魔

關於我們

攜康早癌篩查

源於專業,專註防癌掌握生命之春,攜健康奔跑

攜康早癌篩查 XKmed 科學防癌,我們在行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