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阿細人:你知道「彌勒」的來歷嗎?

彌勒市之地名,是否因佛而得?是先有地名?還是先有寺?彌勒之地名與佛名、寺名有何因緣?這些問題,作為彌勒人不可不知。

翻開塵封已久的1985年版《彌勒縣誌》,其中就有「縣名彌勒的由來」之考。

說法之一:乾隆《彌勒州志》載:「昔些么徒蠻之裔彌勒得郭甸、巴甸、部籠甸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彌勒。」長期以來都從此說,即:彌勒是一個人,以人名命部名,設治時沿其部名稱彌勒州(縣)。

說法之二:彌勒非指一個人,乃古老的一個名「些」的部落和另一個人名「么」的部落合名,各取其名合稱些么部。「些么徒之裔」即其後代。

說法之三:彌勒乃彝音,意為紅壤,彌勒應是紅壤的地方。

彌勒更多的文人學者認為,彌勒縣名之由來,應是遠古時期(南詔國時期)遷徙而來的少數民數部落首領「木勒」的演化讀音。

Advertisements

1985年版《彌勒縣誌》記載,彌勒有記載的最早時期為: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6年),境內巴甸為同並縣地,西南部為律高縣地--(《新纂雲南通志》)。

西晉太安元年(302年),同並縣地屬建寧郡--(畢沅《通鑒》)。

唐武德元年(618年),境內為泉麻縣地,隸郎州--(清乾隆四年《彌勒州志》)。

天寶七年(748年),境內屬南詔國爨部地--(《南詔野史》)。同期,彌勒部(些么徒之裔)進入境內,居住在郭甸、巴甸、布籠甸一帶--(《州志》)。

後唐庄宗三年(925年),郭崇韜平蜀,遣督爽陀酋忍爽王督寶主宰彌勒--(《五代會要》)。

宋開寶四年(971年),彌勒部參加石城(今曲靖)三十七部會盟--(《新通志》)。

Advertisements

元憲宗四年(1254年),彌勒部屬大理金齒元帥統轄--(《滇系》)。

至元十二年(1275年),立彌勒千戶,隸落蒙萬戶。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設彌勒州,隸廣西路--(《元史本傳》)。

此後,336年後的天啟六年(1626年),僧如玉募款在錦屏山建彌勒寺。州內佛教盛行--(《州志》)。

綜上所述

先有彌勒部

後有彌勒縣之地名

最後才建彌勒寺

彌勒,市名彌勒,寺名彌勒,佛名彌勒,皆是好因緣,是世間一大奇迹,更是彌勒大地上當前55萬彌勒人的驕傲。



彌勒具有3000多年的人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人文絢麗多彩,激勵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彌勒人創造創新,奮力崛起,開創了彌勒一個又一個新奇迹。小編梳理了一下對彌勒最具影響力的九大人物,讀完,或許你就讀懂了彌勒。僅供大家參考,如有不妥,敬請批評指正。

◆人物一:木勒--古代彌勒部落酋長

據彌勒文化研究會會長鍾鶴森研究,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

「彌 勒」

是由古代一個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的名字演化而來。

在南詔時期,有一個少數民族部落遷徙到彌勒,少數民族首領叫做「木勒」(彝語音譯)。這個部落就是以現在彝族阿細人為主,因為其部落首領叫「木勒」,幾經演變,就成為現在的彌勒縣。

鍾鶴森做過調查,他詢問過居住在彌勒西一、西三鎮的阿細人「你們的祖先叫什麼」,得到的回答都是「木勒」。

而關於彌勒部落,在《彌勒縣誌》中也有詳細的記載。

後來,隨著中原文化的滲透,彌勒佛教文化的引入,彌勒人尊崇佛教,建設了彌勒寺。如今,彌勒文化底蘊厚重,市名彌勒,寺名彌勒,佛名彌勒,堪稱世界一絕。

所以,彌勒古代時候的部落酋長—木勒,至今對彌勒有著深遠的影響。

以上內容引自網路

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


2008年6月7日

【阿細跳月】

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1年5月23日

【阿細先基】

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彌勒的來歷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