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刀尖上的舞者

中國空軍67歲生日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12日,空軍殲-10女飛行員余旭在一次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

飛行表演由於其風險大而被稱作「刀尖上的舞蹈」,它不僅是表演,也是飛機性能檢測和實戰需求的一種實踐。中國軍迷表示沉痛哀悼成了主流,這也是中國軍迷回歸理性的一種表現。

余旭

當然,此次事故也有一些噴客質疑我們的裝備不行,懷疑我們飛行員訓練素質不高等等。但理性的聲音還是佔大多數,那就是實戰訓練風險係數必然存在,堅信我們國家的科技會越來越好,更多的是為飛行員點贊,是被飛行員們無私奉獻乃至犧牲的軍人氣節折服,是向「刀尖上的舞者」無限致敬。

據統計表明,與航天員相比,艦載機飛行員的風險係數是其5倍,目前全球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不超過2000人。

Advertisements

一、俄海軍艦載機墜海

11月14日,也就是我們的女飛行員犧牲僅僅2天後,俄海軍也發生了一起飛行事故。經俄國防部證實,俄海軍1架米格-29K型艦載機在準備降落至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期間,由於發生技術故障,墜入距離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數公裡外的地中海海域,飛行員及時彈出機艙。

俄國防部第一時間發布聲明,稱俄軍將調查此次事故原因,但不會影響航母編隊位地中海海域的行動,艦載機將繼續執行任務。俄海軍航母蘇-33型艦載機還在15日首次參與了對敘利亞境內恐怖分子作戰行動。

俄海軍此次發生事故的米格-29K型艦載機尚處於與航母磨合階段。2012年2月,俄國防部與「米格」飛機製造公司簽訂合同,採購24架米格-29型艦載機。2013年至2015年,俄海軍接裝全部24架米格-29K型艦載機。2016年1月,俄海軍在葉伊斯克重新組建第100獨立艦載殲擊機航空兵團。3月,米格-29型艦載機開始首次飛行訓練。在經過僅1周期的戰鬥訓練后,該批米格-29型機上載航母進行飛行訓練。

Advertisements

俄海軍航空兵司令伊戈爾·科任曾表示,米格-29K/KUB艦載殲擊機的測試將於2018年結束,但該機型限量版飛機在測試結束之前就已在航母上服役。在短短5年時間內,該型機部分飛機完成了從採購、生產、測試、訓練、上艦等各個環節。

據統計,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載航空兵此前還發生過2次事故。

2004年10月18日,1架蘇-25УТГ型艦載機在大西洋東北部海域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甲板上硬著陸,期間其第1起落架支架損壞,此後該機位航母甲板上被拖拽了約90米,該機和航母甲板耐火層均遭到損壞,飛行員沒有受傷。

2005年9月5日,1架蘇-33型艦載機位於大西洋北部進行訓練飛行,期間該機在向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降落時阻攔繩索斷開,導致飛機衝出甲板,沉入海中。飛行員沒有受傷,沉沒的飛機被深水炸彈炸毀,因其載有秘密設備。

蘇-33型艦載機

二、過五關斬六將—-艦載機飛行員的選拔和培訓

1910年11月14日,美國飛行員 E·B·伊利從「伯明翰」號巡洋艦上首次駕機起飛成功,成了世界上首位艦載機飛行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艦載機主要用於海上偵察、巡邏和反潛。

戰後,實現了艦載機的動力噴氣化、主要武器導彈化和機上系統電子化,並發展了艦載的預警機、電子對抗飛機、垂直短距起落殲擊機和直升機等。在1982年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之戰中,英國海軍首次將「海鷂」式艦載垂直/短距起落飛機和艦載直升機投入實戰。

縱觀有航母參與的海戰,駕駛艦載機執行飛行作戰任務的艦載機飛行員始終是戰爭取勝的關鍵,如果把艦載機比作航母的「刀鋒」,那艦載機飛行員就是「刀鋒上的舞者」,其選拔和培訓都要經過重重考驗,最後勝出的都是心理素質過硬、駕駛技術一流的真正的戰士。

「海鷂」

1、萬里挑一的選拔

由於艦載機飛行員特殊的工作環境,各國對艦載機飛行員的選拔十分重視,並制定了相應的標準

如美航母固定翼艦載機起飛方式為彈射式,重達40噸的「大黃蜂」戰機在短短3秒鐘內會被加速到206公里/小時,飛行員在離艦的瞬間要承受5倍的重力加速度,一般人都會出現視覺障礙。

美國艦載飛行員選拔條件是:年齡為18至32歲,必須是美國公民,而且是從美國國內的學院或大學內獲得學士學位,或是從馬里蘭州的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畢業。從未接受過激光矯正視力手術,視力不能低於0.5、矯正視力不低於1.0,不能是色盲,深度視覺不能有缺陷。身高不能超過1.96米,男性不能低於1.58米,女性不能低於1.47米。職務必須是軍階為海軍少尉以上的軍官。參選人員還必須進行基礎測試和生理測試。

「大黃蜂」戰機

俄羅斯海軍艦載機飛行員一般都是選拔年齡僅十幾歲的少年軍校學生,然後對其進行艱苦的訓練,在年滿30歲后才能真正駕駛艦載機在航母上進行實際起降作業。俄對艦載機飛行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近乎苛刻。因為艦載機飛行員們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其身心健康往往都處於糟糕的境地,目前俄海軍第279團僅有15至17名合格艦載機飛行員能夠擔負正常的航母起降作業。

從現階段來說,中美培養航母艦載機飛行員還有一個最顯著的差別,就是中國海軍可以從大批現役海航飛行員中選拔艦載機飛行員。這是一種精英選拔模式,類似於現在美軍F-22飛行員選拔模式。

據中國軍網透露,我軍首批艦載機飛行員年齡在35歲以下,飛過至少5個機種,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其中3代戰機飛行時間超過500小時,且多次參加過軍兵種聯演聯訓、重大演習任務,是所在部隊的種子飛行員和重點培養對象。從成熟飛行員中挑選,這就省了前期飛行員培訓的時間,從而加快了中國航母成軍的速度。

F-22

2、異常嚴格的訓練

●美海軍採取循序漸進的培養方式

培養艦載機飛行員的難度不在於空中駕機技巧,而主要在於航母上的起降。而根據艦載機起降方式的不同,又分為兩種不同的培訓方式。美軍艦載機均為彈射起飛,這實際上一定程度上簡化了訓練內容,幾乎不做任何動作,只要發動機沒有問題,彈射速度達到標準,戰機基本就可以成功起飛。

美國海軍航空兵飛行員主要在佛羅里達州的海軍航空學院和海軍航空兵軍官候補生學校學習飛行,其陸上訓練分為5個層次,只有通過了全部考驗的人,才能上艦進入下一階段的海上飛行訓練。

彈射起飛

在預訓階段,未持有飛行執照者或未曾駕駛民用飛機單獨完成過一次轉場飛行者,必須接受25學時的飛行入門培訓。如果通過,即可加入佛羅里達的海軍飛行員訓練項目,學習6周的航空基礎,包括航空生理學、引擎和航空術,還要學會如何在海上生存。

在初級訓練階段,學員要在渦輪螺旋槳飛機和飛行模擬器上訓練100小時以上,學會基本飛行技巧、夜間飛行、編隊飛行以及特技飛行。然後依成績、表現以及個人意願分配至不同機型進行專項訓練。

直升機飛行員將進行6個月的訓練。噴氣式戰機飛行員將要學習氣象學和空氣動力學課程,並駕駛訓練機。其他還有海上巡邏機飛行員以及駕駛渦輪螺旋槳飛機的飛行員,培訓飛行小時數依機種而定,都在100小時以上。

渦輪螺旋槳飛機

美軍海軍航空兵學員練習航母起降,首先是美國海軍金斯維爾基地和米德里安基地,進行航母著陸的地面模擬訓練,學習如何用T-45教練機的尾鉤來「鉤住」阻攔索。在這一階段完成後,飛行員將直接在現役航母上進行降落訓練。飛行員要進行14次降落,其中要求要有10次以上成功鉤住阻攔索才算合格。

目前,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飛行員進行甲板著艦時需要完成一個複雜的程序。他們必須不斷調整飛機的速度,同時操作飛機的飛行控制面來維持一個適當的下滑軌跡,並對齊甲板來完成攔阻著艦。在整個著艦過程中,飛行員還必須盯著位於甲板上左側的菲涅耳透鏡,以便觀察飛行高度。

為了改進間接通過姿態來不斷調整飛行軌跡,美軍正研製裝備一種飛行控制軟體,通過與一種稱作「貝德福德陣列」的實驗性艦上燈光系統相結合,同時配合座艙中的平視顯示器上的符號,將飛行員操縱桿直接與飛行軌跡相聯繫。飛行員只需操縱飛機將平視顯示器上的點狀綠線對準著陸區域內的目標燈光即可。

T-45教練機

該軟體已經被改進到F/A-18E/F「超級大黃蜂」的飛行模擬器,通過在模擬器上飛行試驗以獲得關於工作負荷降低和著艦性能的數據。當這些結果出來之後,研究人員計劃把改進的演算法應用到真實飛機上,進行飛行試驗和驗證。如果試驗獲得成功,這種軟體將安裝到當前和未來的飛機上,這將改變持續了超過半個世紀的艦載機著艦方式。

●俄羅斯主要採取模擬與基地結合培訓方式

目前,俄海軍僅有一所埃斯克海軍飛行學校,2008年前俄海軍航空兵第279獨立團的飛行員主要依託暫時租用烏克蘭境內的「尼特卡」基地進行訓練,培養飛行員在航母甲板上的起降技術。但2008年俄格衝突后,烏克蘭禁止俄羅斯飛行員使用該基地,直到2010年才重新恢復俄軍使用權。

「尼特卡」基地

有俄方媒體披露,2011年俄羅斯已經在靠近亞速海塔甘羅格灣的葉伊斯克市建設新的艦載機訓練中心。2016年1月,俄海軍在葉伊斯克重新組建第100獨立艦載殲擊機航空兵團,3月新型米格-29K型艦載機開始首次飛行訓練。俄羅斯計劃未來建造數艘新型航母,用於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因此,俄羅斯開始在俄羅斯南部亞述海附近建造一個海軍飛行員訓練場,以滿足未來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的培訓需要。

2011年12月,俄羅斯「動力學」科技設備中心建立蘇-33艦載機飛行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模擬訓練場(包括模擬訓練台、用于飛行員和工程技術人員訓練的自動化模擬設備、機組人員備用作業部位)。模擬訓練台是在蘇-33訓練系統基礎上進行改裝而成,採用了全新的高效計算機系統、新的顯像系統、新的連接設備。訓練台顯像系統進行充分更新,包括影像發生設備的完善和新型的視准儀。訓練台增加了輔助人員作業部位,可使兩人進行工作。

米格-29K

●英國、印度採取讓航母大國代培方式

代培:主要是指那些航母建造設計與技術缺乏、航母飛行員培養與培訓經驗不足的國家,派員到有航母訓練經驗的國家或從其購買航母的國家去學習取經。

2008年5月28日,俄羅斯開始訓練印度米格-29航母艦載機的飛行員。米格-29戰機部署在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上,俄羅斯於2004年以15億美元的價格將該航母賣給印度。根據2004年簽署的合同,俄羅斯在2009年前交付12架單座的米格-29K戰機和4架雙座的米格-29KUB戰機,隨後將部署在「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印度改名為「維克拉馬迪特亞」號航母)上。2008年6月,俄羅斯對印度飛行員進行理論培訓,8月開始飛行訓練。

「維克拉馬迪特亞 」

2011年,根據英法兩國的協議,英國皇家海軍派遣首批頂級飛行員前往法國接受培訓,以使這些精英在英國聯合攻擊戰鬥機以及新的航空母艦開始服役之前積累豐富的飛行經驗。由於英國聯合攻擊戰鬥機要等到2020年才能交付使用,而新航空母艦的建成也還需要幾年的時間。這是英國皇家海軍首次把國內的飛行員派往法國進行培訓。

此外,還有一些飛行員被送到美國進行培訓。英國皇家海軍表示,在兩艘新航母服役前,英國艦隊需要培養一批有經驗的戰鬥機飛行員。此外,英國與美國之間也有類似計劃,在未來10年英國將一直保持有4名飛行員在美國航母上學習駕駛F/A-18戰鬥機。英國海軍的舉措表明,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光靠在地面模擬訓練設備上訓練遠遠無法滿足要求。

●法國也十分重視陸上模擬航母起降訓練

法國的朗迪維肖模擬航母起降訓練基地佔地約950英畝、跑道長2700米、擁有10架「陣風」M型戰鬥機、50架「超軍旗」攻擊機和10架「隼」式飛機。在這裡受訓的飛行員有21%的時間用於白天陸上模擬著艦練習,6%的時間用於夜間陸上模擬著艦練習,另外73%的時間用在其他訓練課目中。

「陣風」M型戰鬥機

三、中國的艦載機飛行員培訓

中國第一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只有12人,對比擁有980架艦載戰鬥機,已經飛行噴氣式艦載戰鬥機了40年的美國海軍來說,中國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數量該是太少了。所以中國遼寧艦最近一直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培訓中國自己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按照中國的標準,至少要保證飛5個機型,飛行小時數超過1000小時,而且三代戰鬥機的飛行小時數超過500小時。能夠被挑中的自然是中國海軍飛行員中的絕對強者。

除了更嚴苛的身體和理論檢驗,隨後還有更長達至少300小時的模擬器訓練飛行,500小時的理論學習課程時間,然後還有各種類似於航空求生和自救這類海上應用課程近100小時,這樣來看要培訓一名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按照美軍的培訓標準是至少14到18個月的基礎訓練課程還有6個月的海上實際艦訓練了。

據軍事專家稱,從陸基航空兵部隊選拔出優秀飛行員后,要經過以下五個步驟才能成為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

第一步、在模仿成航母飛行甲板的陸地跑道上,模擬航母甲板上的短距滑躍起飛或彈射起飛,以及使用攔阻索降落。

第二步、在航母上空通過,訓練海上搜索發現航。

第三步、圍繞航母轉彎飛行。

第四步、訓練根據艦上的引導燈光下滑,觸艦復飛,即用起落架觸擊甲板跑道后將飛機拉起。

第五步、實際著艦,訓練用飛機的尾鉤掛住航母上的攔阻索。

訓練繞艦飛行、觸艦復飛和實際著艦的訓練量比例,大約為3:1.5:1。由於沒有教練、沒有教程和標準,中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所有訓練都要靠自己去摸索,難度巨大、非常危險。經過反覆訓練,他們已總結出『看燈、保角、對中』等著艦要領,把自己從學員訓練成了教員。

縱觀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的艦載機飛行員培訓進程,有幾個閃耀的瞬間值得記憶

2012年9月25日,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正式入列;一個月後,艦載機在遼寧艦上成功觸艦復飛,引發關注。

殲-15艦載戰鬥機從遼寧艦滑躍起飛

2012年11月23日,首批艦載戰鬥機試飛員之一戴明盟駕駛殲-15戰鬥機首次在航母上成功實施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

戴明盟

2013年5月11日,海軍首支艦載航空兵部隊在渤海灣畔正式組建,航母艦載機訓練將由科研試飛階段轉入艦載機飛行員培訓和上艦。

2013年6月到7月初為期25天的海上訓練中,飛行員駕駛殲-15艦載戰鬥機經過陸基起降、觸艦復飛、阻攔著艦、滑躍起飛等數十個架次飛行科目考核。經飛行數據考核和專家組評估,包括戴明盟在內的5名飛行員通過艦載戰鬥機飛行員航母資格認證考核,獲得航母資格證書和證章,其中1名飛行員還獲得了著艦指揮員的航母資格證書和證章。

殲-15

2014年海軍首次在招飛中試行選拔艦載戰鬥機飛行學員,這說明,中國海軍開始有計劃、成規模地培養艦載機飛行員,探索由岸基招飛向艦基招飛轉變,旨在縮短培養周期。

2014年11月底,中國海軍第2批8名艦載機飛行員在中國航母上成功著艦,這意味著中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工作又向前邁了一步。

2015年12月24日,海軍遼寧艦在渤海某海域進行艦機融合訓練,中國海軍第3批6名殲-15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駕機完成觸艦復飛、阻攔著艦等多個課目訓練。

2015年9月3日,中國在首都北京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在空中梯隊中,首次出現5架殲-15艦載機編隊。此次閱兵,海軍航空兵共出動7架殲15艦載機,有7名飛行員出任參閱任務,除擔任編隊機長的戴明盟,其餘4名飛行員和2名備份飛行員,均為正在接受培訓的第4批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在大閱兵結束后,這6人均將首次在遼寧艦上駕殲-15進行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訓練,並於2016年8月22日被授予艦載機飛行員航母資格證書。

殲-15艦載機梯隊飛躍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經歷4批艦載機飛行員培訓,中國海軍已完成培訓的艦載殲擊機飛行員共有25人,其中一名為艦載機著艦指揮官,那麼中國目前擁有的合格艦載機飛行員為24人。數量將達到大約一個飛行團的規模。

四、難以突破的「高階飛行魔咒」和「7000小時魔咒」

艦載機著艦飛行是一項高風險的任務,所謂高風險不僅是指艦載機著艦的操控極為複雜,還因為在高難度精確操控的背後還有一個我們稱之為「高階飛行魔咒」的技術怪物。

究竟什麼是「高階飛行魔咒」?艦載機飛行事故和這個魔咒真的有關嗎?要解釋什麼是「高階飛行魔咒」,還要從「五種飛行模式」理論說起。

2006年10月,經過多年的飛行理論研究,我在國內首次提出了「五種飛行模式」的飛行駕駛學理論,這種理論從人機一體的飛行理念出發,將飛行員的飛行操控分為五種模式:即本體感知、狀態跟蹤、數據跟蹤、目標跟蹤和軌跡跟蹤等五種飛行模式。

本體感知飛行不用多解釋,所謂狀態跟蹤是指飛行員根據飛機的狀態指示,操控飛機進入預期狀態的飛行,比如特技飛行;數據跟蹤是指按照標準數據操控飛機保持儀錶參數的飛行,比如說儀錶飛行; 目標跟蹤是指飛行員根據靜態或動態目標操控飛機進行穩定跟隨的飛行,比如說編隊和空中加油;軌跡跟蹤是指那些需要精確操控軌跡的飛行階段,飛行員嚴格保持飛行軌跡的飛行,比如儀錶進近、航母著艦等。

特技飛行

在目標跟蹤和軌跡跟蹤階段,飛行員的操控更加複雜多變,其難度也越大,而潛在的風險也越高。研究美國幾十年的空中加油飛行事故我們發現,其純粹由飛行員操控錯誤所引發的飛行事故的幾率,遠遠高於起飛著陸、特技飛行等簡單科目,這就是所謂「高階飛行魔咒」。

艦載機著艦飛行也是典型的高階飛行任務,而在初始訓練階段其飛行事故的幾率更高。據統計,美國二戰期間艦載機新飛行員訓練的事故率高達10%,也就是說有近10%的飛行員在艦載機著艦的訓練中發生飛行事故。 而「7000小時魔咒」並不是直接由飛行技術的複雜性引起的,而純粹是統計學意義上的事故概率。

統計學意義上的飛行風險規律是難以逾越的,這一方面是由於新機所採用的新技術必須通過無數次的嘗試來突破,而由技術的不成熟所帶來的故障幾率是飛行安全的最大威脅;另一方面飛行員對於新技術的不適應也是難以克服的。在新機試飛階段,高水平的試飛員或許可以通過他們豐富的飛行經驗,將風險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但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飛行員都達到高水平試飛員的狀態,因此,新機列裝后的偶發飛行事故就難以避免,中國的殲10飛機是這樣,艦載機也是如此。

殲10

2016年4月27日12時59分,張超在駕駛艦載戰鬥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張超駕駛的戰機衝出跑道受了輕傷,張超成了為中國航母艦載機事業獻身的第一位飛行員。

中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希望用自己的刻苦訓練,向逝去的戰友致敬,希望用自己的不斷摸索,逐漸克服似乎不可逾越的「7000小時魔咒」。相信隨著經驗型飛行員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飛行員所遭遇風險次數的不斷積累,飛行員團隊戰勝風險的經驗也將日益增長。經過3至5年的適應期,飛行事故率會逐漸降低,並保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

張超

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成長的「血淚史」

當今世界美國海軍航母編隊戰力最強,其先進的艦載機在航母甲板上呼嘯生風,馳騁八面。你何曾會想到,引領世界航母發展的美國海軍,當初探索噴氣機上艦付出了何等慘痛的代價?簡直就是一部「血淚史」。

1949年,美海軍開始嘗試噴氣機上航母,結果因為噴氣機低空低速操縱性很差,難以駕馭,當時平均每兩天摔1架飛機,兩年死亡近1000名飛行員。

1953年,美海軍損失飛機700餘架,423名飛行員死亡。

1954年,美軍又損失776架飛機和535名艦載機飛行員。放在如今,相當於一年就把所有現役艦載機全部摔毀。

從1949年到1988年40年裡,美海軍和陸戰隊共損失12000架戰機,死亡8500名飛行人員。

2008年,美海軍依舊因事故損失飛機16架,35人死亡。

美國「薩拉托加」號航母末任艦長曾說:「航母艦長最大的心愿,是帶著每一名水兵完成巡航平安回家,然而沒有人曾做到過這一點。」

「薩拉托加」

軍人的職業本身就意味著奉獻和風險,有時候甚至會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作為戰鬥機飛行員和艦載機飛行員的軍人更是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和重擔,面對他們的不幸犧牲,我們至少應該少些看客的挑剔,慷慨地獻上我們的敬意。

錢學森曾說:「我們不要怕失敗,總結經驗教訓再重來。經過挫折和失敗,會使我們變得更能幹,變得更加聰明。」我想,這才是我們應該面對的。

更多精彩軍事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武酷(微信ID:JUNWUKU)

緊跟時事熱點 聚焦軍事風雲

轉載須註明出處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