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令箴:誕生於成都的古代官箴

1970年,在成都成華區北部的磨盤山上,發現一座古墓。經考古人員確認,這是后蜀皇帝孟知祥的陵墓。據史書記載,公元934年孟知祥撒手西去,入葬和陵,留下一撥跋扈貪婪的權臣和百弊叢生的政務。接手這爛攤子的是他的三兒子孟昶,他面臨的究竟是怎樣嚴峻的局面呢?

霹靂手段:整飭權臣不法行為

一個17歲的少年,端坐上方,接受一眾人等的叩拜。禮成,正待散場,一陣粗嗓門嚷起,驚詫了肅穆的朝堂:「臣請節制六軍,不負先帝所託,祈擔保國之責。」

這少年姓孟,單字名昶,是后蜀新皇帝。「粗嗓門」是他老爹孟知祥的過命兄弟李仁罕,為孟氏江山立下過汗馬功勞。自恃手握重兵,驕縱淫奢,剽掠百姓,強奪良田,毀人祖墳,氣焰囂張,不所不用其極。甚至還覬覦前蜀後主王衍的老婆花蕊夫人,后因心有所懼而未遂。

見是權臣李仁罕,孟昶心想:這老賊多年來目無法紀,橫行霸道,貪贓枉法,霸佔民田,私建屋宇……今天,又要要權要官,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甭看孟昶年少,但在皇家浸淫有年,面對咄咄逼人的權臣,也隱忍下來,他朗聲道:准啦!

不久,孟昶還加拜李仁罕為中書令。李仁罕逢人便誇耀:「我乃託孤之臣。聖上不僅讓我掌管了六軍,還加拜我為中書令,還打算過些天封我為公呢!」天要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李仁罕此後愈加驕橫,言行也更加出格,完全超出了一個臣子的行為規範,一副老子天下第二,誰敢妄稱第一的架勢。

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

一天,孟昶傳旨召李仁罕入宮。這老小子高興壞了:一準是要封我為公了。他趾高氣揚地入了宮。

「李仁罕聽旨!」

「臣在。」

「你可知罪!」

李仁罕一愣,還強裝糊塗:「臣有何罪?」

巧取豪奪,強佔民財。侵吞國庫,私建豪宅。專擅軍權,圖謀不軌。蔑視君上,覬覦大位……十數條滅門大罪一一宣布,李仁罕當時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癟了,連聲嚎叫陛下饒命。孟昶欲擒故縱,重拳出擊,終於將不法權臣李仁罕及其爪牙給滅了。

還有一個叫李肇的老傢伙,也自恃吃鹽多過橋多,目無政治規矩。平日拄根拐棍,以腿腳有恙為名,見孟昶就是不跪,聽聞李仁罕被依法處置,立刻丟了拐棍,磕頭如搗蒜,變得十分恭順。

帝位穩固后,孟昶肇興文教,積極提倡詩詞,曾詔令以《唐石經》為藍本書寫鐫刻石經,史稱《孟蜀石經》,供士子學習之用。在成都,孟昶創作了中華第一春聯,手植芙蓉成就「蓉城」等,為中華文化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同時設置「匭函」,建立全民監督制度,即在公共場所設置舉報箱,號召民眾檢舉貪官污吏,鼓勵人們對政府施政的得失進行評議,將行政行為置於陽光之下。

菩薩心腸:循循善誘親撰官箴

除採取霹靂手段外,孟昶還輿論倡導。在成都,他還注重正面引導,為官員的道德準則立下了一道千古標杆。

孟昶認為,不僅要強力治貪,還要輿論治腐。在後蜀廣政四年(公元941年),文字功夫十分了得的他,親自鋪紙提筆,撰寫了一篇名叫「頒令箴」的文字,就是人們所說的「官箴」。

這篇官箴,全文24句96字。四字句的韻文,朗朗上口,循循善誘,諄諄教導之心溢於言表。隨後孟昶下令,頒行於各州各縣,作為各級官員恪守的道德規範。

成都人景煥,有《野人閑話》一書,宋太宗乾德三年所作,其首篇就是這篇《頒令箴》,它記載蜀王孟昶作文頒發各地方官,說: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會長,撫養惠綏。

政存三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

寬猛得所,風俗可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與是切,軍國是資。

朕之賞罰,固不踰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為民父母,罔不仁慈。勉為爾戒,體朕深思。

全文翻譯一下:

我啊,十分關心百姓,勤於政務,天大黑才吃飯,天不亮就起床。各位公務員啊,希望你們盡心儘力撫養百姓,為他們謀福利。治理地方要爭取達到蝗蟲不入境、鳥獸懂禮儀、兒童有仁心這三種異事出現的程度,要達到聖人之治,其關鍵在於官員像彈琴一樣,把政務調理得當。驅趕雞要有理,留下牛也要講規則。地方治理寬嚴適度,才能移風易俗扶植正氣。切不可盤剝百姓,不讓其利益受到損。小民容易被虐待,但上天不可被欺騙。田賦收入是國家的切身要事,是軍隊和國家的依靠。我的賞罰,決不會拖延。你們的俸祿,都是民脂民膏。作為父母官的公務員,最需要對百姓仁慈。希望你們以我的勸告為戒,切切體會我的深意。

孟昶的這個《頒令箴》,篇幅不長,可謂言簡意賅,內涵豐富,啼血之口,感情真摯。它是古代吏治史上的不朽篇章。

十六字官箴:流傳千年照古今

孟昶這篇官箴,出自后蜀一代,卻流傳千古後世。寫自成都,卻遍及神州大地。

到了北宋時期,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后,在審閱后蜀孟昶對臣下的訓諭中,見此語對本朝臣下很有用,為了約束本朝官吏的行為,以減少老百姓的不滿情緒,維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便從孟昶所所撰的《頒令箴》中精選出十六字:

爾傣樂祿,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意思是官員們所領的俸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百姓們雖然好欺負,天理卻難以容忍。

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趙光義御筆親書後作為《外官戒諭辭》頒發,要求各級官員抄寫在辦公室的牆壁上,後來演變成刻石於廳堂南邊,稱之為《戒石銘》。領導一上班,抬頭就能看見魏巍戒石,以生戒懼之心。公堂前立戒石,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為宋太宗趙光義所首倡。

至南宋紹興二年(1132)六月初四,宋高宗趙構特詔令重新頒發由黃庭堅書寫的《太宗御制戒石銘》,要求按照黃氏墨本文件規格,「刻之庭石,置之座右」,而且要早讀晚誦,一時間,各地掀起樹戒石講官德的熱潮,各地官員也紛紛寫出貫徹報告,表示認真踐行,爭做有道德的好官。狀元出身的王十朋,是其中的積極分子,他曾經歷饒州、湖州、泉州等多崗鍛煉,每到一地,必剷除簡陋矮小的戒石,重新刊刻豎立高大威猛的碑石。

「戒石銘」不但成為兩宋官德訓誡大綱,遍布全國各州縣流傳日廣,成為名言警句,而且歷經金元,流傳到明清。

豎立在各府州縣宮署甬道上覆蓋以亭的「戒石銘碑」或氣象宏偉的「戒石坊」,已成為各級衙署內不可或缺的標誌性建築。

明太祖朱元璋進一步明令將戒石立於甬道中,並建亭保護,故有「戒石亭」之稱。清代前期,於衙署大堂之前正中主「戒石碑」,后因出入不便,改為牌坊,稱為「戒石坊」,以進出熟規,銘記不忘。

據說,舊時地方官在上任時,要在戒石銘下舉行祭拜儀式,並帶領僚屬宣讀戒石銘內容。戒石銘的設立,對為數不多的奉職守法的官吏,也確實起過積極作用。歷史上的包拯、海瑞、況鍾、于成龍等,就是由於為民請命,伸張正義,勤政廉政,為民造福而名垂青史。

這樣的勒石,遍及各州各郡,至今很全國各地多地方仍有遺存,據稱在成都永陵就有一塊戒石銘碑。

戒石銘不僅在花開天下,而且還傳到了海外。今天,我們在日本福島的霞城公園內,就能見到一通戒石銘碑。此碑是寬延二年(1749),二本松藩王丹羽高寬所立,乃藩政官員的座右銘。其後被譜成歌曲,政府公務人員每日上班前須吟唱,據云至今仍不輟。1935年,日本政府將戒石銘碑定為「國史跡」。

為何這十六個字的官箴流傳千年,屹立不倒呢?

這是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洗的結果。明太祖朱元璋曾做過挑戰,他主持編寫過《臣戒錄》等多種官德教育讀本,清代順治帝也發起過衝擊,有「振舉政典,澄敘官方」的《御制人臣儆心錄》。但在戒石銘面前,都悄無聲息的統統湮滅了,其歷史與社會影響都遠遠不及,戒石銘堪稱傳統官德教育文化的典範之作。

中國社科院白鋼在《官箴、戒石銘與行政倫理》一文中總結道:

以戒石銘為代表的傳統行政倫理,是一個歷史範疇,但又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著的上層建築。除了它那特定的時代絡印之外,還有歲月對它的修正,使它一天比一天更合乎理想的標準。因此,它本身包含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因素,成為人們從事公共活動的天然的條件,也是公共事務管理現代化不可逾越的舞台。流傳數千年的官箴和傳延千餘年的戒石銘,是傳統行政文化遺產中的優秀部分,許多箴辭和銘文都是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歷史經驗。

成都這塊土地,曾出過古代家庭教育讀本諸葛亮的《誡子書》,也出了古代官員道德讀本《頒令箴》,這不奇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孕一方心。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