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第一謀主法正

謀主法正

在三國歷史上許多人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對各國謀士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對於謀主這個稱呼卻知之甚少。謀主,通過其字面意思可知謀主就是出謀劃策的主要人物,如果把一個國家的謀士比喻為一個班上的學生的話,那這個國家的謀主無疑就是這個班的班長了。

而在正史中,蜀國的謀主就是法正,《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這也是後世之人稱法正為蜀國謀主的重要依據,這無疑體現出了法正在蜀國整個軍事謀略體系中的重要地位。當然,後世同樣有人拿這句話體現出諸葛亮在蜀國之中地位的重要性,畢竟股肱用我們今人的話來講就是大腿,而究竟是大腿重要還是謀主重要,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件事了。儘管近些年有部分學者認為諸葛亮的整體形象在《三國演義》中被過分的神化,但我們無法否認諸葛亮為蜀國整個內政體系所作出的貢獻,當然這裡若過多談及諸葛亮就偏題了。在我看來,拿漢初三傑做比的話,諸葛亮類似於蕭何一樣的人物,而法正則更偏向於韓信。

Advertisements

法正的生平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風郡(今陝西省眉縣東北)人。漢末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前文說過諸葛亮算是丞相,不計入謀士之列)。根據《三國志·法正龐統轉》記載法正初為劉璋部下,劉備入蜀時投靠於劉備帳下,因屢獻奇策,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謚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謚號的大臣。(當然之所以關羽等更受寵的臣子沒謚號更多的原因是因為關羽戰死於外,未加封謚號)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魏國的程昱和郭嘉。

下面我們來詳述一下法正的生平,《後漢書》以及《三國演義》曾提到法正是東漢時期儒學家法真的孫子,不過並沒有具體相關依據,且在現在我們考究三國歷史時所研究的《三國志》中並未提到。早年的法正可以說和眾多的中國古代文人一樣,算是懷才不遇的。據《三國志》記載,法正於建安初年(公元196年)因為天下飢荒 ,吃不起飯,所以投奔到了劉璋門下,劉璋身為當時的益州牧,可以說是掌權一方的大軍閥,但劉璋為人懦弱多疑,並且不會用人。《後漢書》中曾說法正到了劉璋手下,多年之後才做了一個縣令,這無疑使想在亂世之中實現自己報復的法正來說算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常常感嘆命運的不公。

Advertisements

法正人生的轉折點可以說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此時的法正已在劉璋手下任職超過十二年,但官職不過區區一軍議校尉,有些人可能認為校尉在三國時期算是大官了,特別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督軍校尉,可以說在官職中僅次於將軍,但是實際上當時的校尉是分為多種的,諸如司隸校尉,城門校尉,督軍校尉等等,而軍議校尉實際上只能算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小軍師。《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中這樣形容了當時法正的境遇「建安初,天下飢荒,正與同郡孟達俱入蜀依劉璋,久之為新都令,后召署軍議校尉。既不任用,又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志意不得。」然而這一年卻發生了整個三國歷史上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之後,曹操敗北,劉備初露鋒芒,屯兵於荊州。而這時候的益州牧劉璋因為擔心劉備會來攻打自己,便需要選派手下出使劉備,結果最後選派出的使節就是當時官職並不算很高的法正。法正出使劉備的過程略去不談,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注引《吳書》中有這樣一段來形容「厚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而之後法正便回到了益州,但心中已經暗自認為劉備才是其可以為之輔佐的君主。再之後就和《三國演義》中的敘述所差不大了,劉璋迎劉備入蜀,本以為迎進來的是只看門犬,卻沒想到是只猛虎,在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中,蜀地無疑是之後北伐復興漢室的重要根據地。而恰好迎劉備入蜀的總負責人正是法正,這就好比瞌睡碰上了枕頭,於是法正便趁機投靠了劉備,並最後助劉備取得了益州。

奪取了荊襄州之地的劉備實際上這時候才真正意義上算是我們歷史上所俗稱的三國鼎立時期,如果我們將魏蜀吳三分天下之前的三國地理圖拿出來看,我們可以發現三國鼎立時期的三國其實更應該稱其為群雄割據時期,北方曹操與袁紹袁術在官渡之戰前割據一方,而西南方益州牧劉璋漢中張魯荊州牧劉表可以說佔據了三片最肥沃的土地,東南孫吳家族匪患嚴重,卻也僅僅算是偏安一隅。而法正的投靠,荊州益州的獲得無疑對於劉備來說算是實現了自己復興漢室的第一步,有了成為三國三大霸主之一的資本。

如果說諸葛亮在劉備手下算是一個總領所有事物的大管家,內政財務樣樣精通,那麼法正可以說是頂起了劉備軍事上的半邊天,史書中說其多隨軍出戰。其中最精彩的應該算是斬夏侯淵了,在《三國演義》中多講斬夏侯淵為武將黃忠,而少說法正功績,但在《三國志·龐統法正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二十四年,先主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山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正曰:「可擊矣。」先主命黃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曹公西征,聞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我們都知道,曹操手下大將多來自夏侯家,謀臣多來自荀家,夏侯淵可以說算是曹操手下有數的大將之一了,斬夏侯淵無疑是劉備與曹操多年作戰生涯中一次大勝。因此可以看出法正對於劉備的作用多在軍事奇謀上,算是劉備手下第一軍師了。

公元220年,時年45歲的法正因病去世,被追謚為翼侯,可以說法正的去世對於蜀漢的打擊是巨大的,諸葛亮因要總領蜀漢政務,且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可以說是很難在蜀國的軍隊指揮上給予很多具體的幫助的。而法正的去世使得蜀國軍事指揮人才的稀少這一缺點被無限放大,可以說在法正去世前,蜀國的領土一直是對外進行擴張,包括取漢中等重要決策都是由法正親自負責,而在法正去世后僅兩年,即公元222年,關羽失荊州被殺,彝陵大戰爆發,蜀軍大敗,劉備退守白帝城隨後病死,可以說彝陵大戰是使得如日中天的蜀國逐漸走向衰敗的轉折點。諸葛亮也曾感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見法正之死對於蜀國軍事上的打擊是巨大的。

法正一生對於蜀國的貢獻

因之前已對法正的生平進行了敘述,因此法正對於蜀國的貢獻以表格的形式簡述出來(以下內容來自《三國志》並加以自己概述):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法正帶兵歸入劉備手下,並向其建議吞併益州。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法正因助劉備入蜀有功,升任蜀郡太守、揚武將軍,並確立劉備軍隊謀主地位。同年,法正與諸葛亮、伊籍、劉巴、李嚴五人共同制訂《蜀科》

公元217年至公元219年(建安二十二年至建安二十四年):法正建議劉備進軍漢中,劉備率軍攻打,法正隨其左右。219年法正設計斬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劉備取漢中。自立為「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法正因病逝世,時年四十五歲。

劉備對法正的看法

劉備手下的第一謀士,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是諸葛亮。但是當時諸葛亮主要在管理內政和統籌全局方面居功至偉,因此現今學術界很多人將諸葛亮稱為政治家,而非單純的謀士,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從這一方面來看的話,那麼在劉備身邊的第一謀士毫無疑問就是法正了,劉備對他的信用程度有時甚至超過了諸葛亮。

如果說孫權是英雄,曹操是奸雄,那麼劉備就是梟雄了。什麼是梟雄?「梟」:從字面上理解是兇狠專橫,但在歷史中,更可以將其理解為不屈不撓,有自己的堅持。彝陵大戰為了報義弟之仇,不顧及眾人反對,執意與東吳宣戰。(當然這裡有些學者認為報仇只是名義,侵略才是目的,這裡就不詳加討論了,畢竟歷史都會有各自的看法)可以說,劉備的一生當他拿定主意之後是很難有人會讓他改變主意的,但是法正確是很罕見的一位經常提出建議會使劉備改變的人。在《後漢書》中記載過一段這樣的小故事,說在劉備進兵攻打漢中時,遇到過一次苦戰,將士們軍心俱疲,很多謀士都提議暫且退兵,但劉備卻不聽,還跑到前線親自督戰。就在戰火緊急的時候,法正站在了劉備身前,劉備說:「軍師,這裡是前線,十分危險,你先下去吧。」

法正從容不迫地說到:「主上都能站在這裡督戰,我自然要站在主上身前,若有流箭射來,也是先射死微臣。」劉備聽后無奈只得先行退兵。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的是法正對於輔佐劉備可以說是盡心儘力,同時劉備對於法正的建議同樣也是虛心採納。同樣在前文中我們說過在彝陵大戰之後,諸葛亮曾感嘆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見劉備對於手下謀士的進諫最能聽進的還是法正的意見,甚至諸葛亮都認為劉備會更聽法正的意見勝過自己的。

法正死後的蜀國

法正死於公元220年,在法正死後,蜀國先後經歷了失荊州,彝陵之戰等多場戰役,我們來通過蜀國戰爭紀年表看看在法正死後的蜀國對外戰爭的結果。(參考《三國志·蜀志》)

公元221年(蜀章武元年)十月,劉備帶兵伐吳未報關羽之仇,同月張飛遭害身亡。

公元222年(蜀章武二年)六月,陸遜設計火燒連營,劉備大敗逃往白帝城,病卒。同年八月,黃忠戰死。同年十二月,馬超病死。

公元223年(蜀建興元年)一月,蜀國益州豪門雍闓殺蜀所署太守正昂,降於吳。

同年八月,曹丕制定其五路伐蜀計劃,組織魏,吳,西涼砌里吉,南蠻孟獲,叛賊孟達共五路大軍,欲攻克蜀國,不過皆被諸葛亮化解,直到同年十一月,蜀吳重修舊好,魏國罷兵。

公元225年(蜀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平定後方。

公元227年(蜀建興五年)諸葛亮上表《前出師表》,並屯兵於漢中,開始其北伐之路。(演義中將北伐稱為六齣祁山,然而諸葛亮所有的北伐中出祁山總共僅兩次)

公元228年(蜀建興六年)蜀國開始第一次北伐,因馬謖失街亭而失敗。同年,趙雲病逝。年底,準備二次北伐,失敗。

公元229年(蜀建興七年)劉禪恢復諸葛亮丞相官職,(因之前一次北伐失敗,諸葛自貶官職為右將軍)並進行第三次北伐,失敗。

公元230年(蜀建興八年)魏國大將軍司馬懿與大都督曹真兵分兩路攻打蜀魏,巧遇大雨退兵。

公元231年(蜀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途中李嚴押運糧草因為下雨道路泥濘延誤時日,為逃脫罪名假借皇帝旨意,使諸葛亮班師回成都,失敗。

公元232年(蜀建興十年)諸葛亮聯合東吳開始第五次北伐,於五丈原中與魏軍對峙數百日,后病死於五丈原。

隨著諸葛亮的病逝,蜀國可以說是進入了后蜀漢時代,同事也宣告了蜀國北伐的徹底失敗。而儘管在此之後仍有姜維等將九伐中原的舉動,但由於國力空虛,人才缺乏等諸多原因,蜀國要再想復興漢室,可以說近乎是不可能的了。那讓我們看一看蜀國自法正死後到諸葛亮去世的這十二年中,共對外作戰八次,僅一次成功。對外防守作戰四次,兩次成功,兩次因天氣原因未戰。可以說在這十二年中的戰績並不十分成功,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這也是為什麼後世更多的史學家會認為諸葛亮的軍事素質其實並沒有其在《三國演義》中所表現的這般多智近妖,其在歷史中更讓人驚嘆的是其政治素養和戰略目光。換一種說法,我們可知,在法正未死之前,蜀國無論是奪益州還是漢中,都是土地朝外擴張的趨勢,而在法正死後,蜀國卻多為防守姿態,並且對外擴張全部失敗。由此可見,法正的死亡對於蜀國的軍事方面來說算是致命的打擊。(當然法正去世之前,龐統等謀士的死亡同樣也是導致這一方面的原因,但因論文多寫法正,所以不詳說其他人。)

進入后蜀漢時代的蜀國可以說在人才的選拔上面已漸漸落後於其他兩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正是形容這一時期的蜀國。這一時期蜀國能被人所熟知的只有姜維,蔣琬等不多的人才,然而相比於同一時期魏國的鐘會,鄧艾等人比起來,卻是差了一分。(不過這樣的相比是處於兩國國力不對等之間的相比)人才的凋零,官宦家族的壟斷這也是之後蜀國被魏國所滅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后蜀名將姜維的影響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三國時天水人,三國時后蜀漢時期名將,官至大將軍。提起姜維,可能更多地人會把其當做諸葛亮的繼承人,相比於諸葛亮前中期在蜀漢的地位,姜維無疑在後期一個人挑起了蜀國的半邊天。同樣因為在《三國演義》中與諸葛亮的六齣祁山相對,姜維也有其九伐中原的壯舉,可以說這兩段在古代是被不少說書人所津津樂道的。不過在史書中的姜維儘管也有很多方面算是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但同樣,再其領軍之時也有許多所學來自於法正。(或者說蜀國的整體軍隊作戰體系深受法正的影響)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姜維接管蜀國軍隊之後的歷次戰役:

①.公元238年,姜維與蔣琬率蜀軍攻打魏軍南安,兩軍相持不下之時,姜維率少量部隊奇襲魏軍郭淮部隊,破之,隨後率軍安全撤退。這一段軍事歷史是姜維一生對魏作戰三次小勝之一,可以說這次姜維的計謀史書中雖沒有提及,但有在法正幫劉備取益州時作戰的影子。

②.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率兵攻打蜀國漢中,姜維率軍支援,大敗曹帥。這次戰役是姜維一生對魏作戰兩次大勝中的一次,可以說這次戰役的勝利使得蜀國搖搖欲墜的局勢得到了延緩,而此戰的發生地近乎與當初法正奇計斬夏侯淵之地十分近。且在《後漢書》中說此戰與當初劉備攻漢中時的計策十分相似,而當時蜀國的隨軍軍師正是法正。

③.公元256年 姜維在段谷被鄧艾因兵力不足擊敗,遭受大敗。這一戰可以說算是姜維平生最大的一次敗仗,自此戰之後蜀國再一次元氣大傷,已無力再與魏國一爭天下。雖后也有奇兵襲魏的戰略措施,但終究只是劍走偏鋒,在大勢上以遠遠遜色於魏國。而在《魏書》中曾記載姜維此戰之後曾感嘆自己不如法正。

當然姜維一生的戰績總共經歷了兩次大勝四次小勝以及兩次小敗一次大敗,還有諸多對持平手。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總的來說如果說姜維在內政,用人等各方面算是學習的諸葛亮的話,那其在用兵方面更像法正。蜀漢後期,因人才極度匱乏,姜維近乎做了蜀國從內政到軍事所有事,但卻並無法一一精通,蜀國國力也每況日下,尤其是在姜維北伐之時,蜀國內部還出現宦官黃皓弄權這樣的事,已經深刻體現出日暮西山的蜀國整個軍事政治體系的腐朽,不是以一人之力所能挽回的。後世許多史學家也曾感嘆若法正與龐統不那麼早逝,或許三國時期的結果又會有另一種結局。當然,歷史就是歷史,沒有這麼多的如果。

法正的文學形象

法正的文學形象多來自《三國演義》一書,首先我們要肯定演義中的歷史儘管有其小說虛構的部分,但卻不能否定其七分真三分假的事實。小說中的法正與歷史中的法正大致相同。演繹傳記中這樣敘述法正的形象:法正是賢士法真孫子,張松之友。原為劉璋部屬,與張松、孟達合謀獻益州給劉備。在涪城大會上,與龐統一起策劃刺殺劉璋的計劃。伐蜀成功后,曾與諸葛亮討論治法之事。後來任蜀郡太守時公報私仇,聽聞諸葛亮向他人的解釋後有所收斂。曹劉爭漢中時,說服劉備親征,又受諸葛亮之命助黃忠斬殺夏侯淵。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法正被任命為尚書令。因此,與《三國志·法正龐統傳》比較,可見其基本還是符合歷史的。而當然,因為《三國演義》此書本身對於諸葛亮有部分神化,因此,有將部分法正的功績轉到諸葛亮頭上,如在前文提到小說中寫法正是受諸葛亮之命,從而幫助黃忠最終斬殺夏侯淵,而將主要功勞歸功於諸葛亮,實際上在《三國志》中記載主要功勞還是應屬於法正。同樣,在《三國演義》中記載劉備之所以取益州主要目的是為了替手下謀士龐統報仇,將取益州的首要功臣給了龐統,而在《三國志》中,可以看出劉備取益州真正最大的功臣當屬法正。

當然,這樣的描寫與修改更多的就如當初魯迅先生所說的一樣:「與顯劉備之長厚近似偽,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小說,更多的是需要去通過語言文字豐滿人物形象,使得讀者能夠接受。而史書則更需要的是去追求人物以及事件的真實性,把最真實的一面留給後人。小說由於基於正統的影響,可以說處處體現了「擁劉反曹」的實質,同樣藝術性要大於真實性。但歷史卻不是給一朝人或一代人看的,歷史是給後代千千萬萬人看的,真實卻比藝術要重要得多。我想這就是法正的歷史人物形象與文學藝術形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不同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