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須知:抗菌素(「消炎藥」)用藥宜忌

曹大媽以前曾出現尿急、尿頻、尿痛,吃了一天環丙沙星就好了。之後尿路感染的毛病時好時犯,每次病犯時,她就自己做主,吃一兩天的環丙沙星片、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消炎抗菌治療。沒想到,這次服藥不僅又出現了尿路感染「癥狀」加重,還出現了血尿。看病時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后說:血尿等癥狀加重是環丙沙星、雙氯芬酸鈉引起,建議停葯多喝水, 3天後血尿等癥狀消失。

很多人習慣將抗菌葯稱為消炎藥。嚴格講,消炎藥和抗菌葯是兩類不同的藥物。消炎藥(又稱抗炎葯)是指能抑制人體炎症反應如紅、腫、熱、痛的藥物。抗炎葯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非甾體類抗炎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另一類是甾體類抗炎葯,就是我們常說的激素,如地塞米松、強的松等。

一、抗炎葯多用於非感染性炎症

抗炎葯是對症治療,能夠緩解、抑制炎症癥狀,但不能根除引起炎症的病因。抗炎葯多用於非感染性的炎症,如肩周炎、扭傷等創傷后的疼痛與炎症。當機體發生細菌感染后,體內也會產生免疫反應,除感染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發熱、白細胞增多等表現,需使用抗菌葯來殺滅病原微生物。抗菌藥用於感染性炎症,不是直接針對炎症,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

二、有炎症不一定要用抗菌葯

炎症是指器官或組織受到某種病因侵襲后,引起組織的充血、水腫和炎症細胞浸潤或增生,被累及的器官或組織發生局部或全身變化,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炎症反應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只有細菌所導致的疾病,或與細菌侵入有關的炎症,才是應用抗菌葯的指征。而與細菌無直接關聯的炎症,是應用抗菌葯的指征。與細菌無直接關聯的炎症,無需使用抗菌葯。

三、感冒與腹瀉不宜隨便抗菌葯

引起感冒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而不是細菌。患感冒后一般不需要服用抗菌藥物,只要加強護理,注意休息,多喝開水,通常會很快恢復健康。如果感冒合併細菌性感染,有明確的併發感染指征;服用抗病毒藥物后仍不退熱;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出現化膿性扁桃體炎、氣管炎或肺炎徵兆者,這時一般需應用足量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同樣腹瀉病因複雜未必全是細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涼引起腸蠕動加快,食物過敏引起的變態反應、嬰幼兒秋冬季腹瀉和夏季流行性腹瀉系病毒感染所引起,黴菌性腸炎是由黴菌引起等,並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因此腹瀉不宜隨便用抗菌葯。

四、特殊人群使用抗菌葯注意事項

1.新生兒禁用氯黴素

新生兒的肝、腎功能發育不全,肝臟代謝藥物(解毒)的酶系統功能不足或缺乏,排尿能力差,腎臟清除藥物的功能也差,而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場所主要在肝臟,如果代謝藥物的酶系統不完善,可使抗感染藥物在體內代謝過程發生較大變化。藥物在體內滅活的速度減慢,再加上新生兒腎功能不完全,藥物在體內的消除過程也延長,很容易引起蓄積中毒。新生兒的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很低,當服用氯黴素后,藥物難以滅活,使血葯濃度升高,會引起患兒全身發灰、腹脹、嘔吐、呼吸不規則、紫紺、血循環障礙,引起心血管衰竭的「灰嬰綜合征」,嚴重者可致死亡。此外,婦女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末期和臨產前24小時內使用氯黴素,也可致出生的新生兒出現上述「灰嬰綜合征」癥狀。因為妊娠期婦女使用氯黴素,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所以,妊娠期婦女也應盡量避免使用氯黴素。

2.兒童期禁用喹諾酮類葯

喹諾酮類葯(諾氟沙星、氧氟沙星、依諾沙星、環丙沙星等)可對幼年動物的軟骨造成損害,因此,此類藥物不宜用於骨骼系統未發育完全的18歲以下的兒童。

3.新生兒和兒童慎用磺胺類葯

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后2~4天出現生理性的血清膽紅素升高,稱之為生理性黃疸。有些藥物能夠和血清膽紅素競爭白蛋白結合部位,將與白蛋白結合的膽紅素置換出來成為遊離的膽紅素。但是新生兒血腦屏障通透性強,大量的膽紅素可以進入新生兒的腦組織,發生危險的核黃疸。如果將磺胺藥用於早產兒,磺胺葯和膽紅素可競爭血漿蛋白的結合位置,磺胺葯與血漿蛋白的親合力強於膽紅素,致使較多的遊離膽紅素進入血液循環,並可沉積在某些組織中;如沉積在腦組織,則可引起核黃疸,這種現象在新生兒出現溶血現象時更易發生。另外維生素K3、頭孢曲松等藥物都能影響膽紅素代謝,加重新生兒黃疸,故在新生兒時期這些藥物都必須慎用。

4.哺乳期婦女使用抗菌藥物的注意事項。不同的抗菌藥物自乳汁中排泄的差異很大,其中從乳汁中排泄量較大的有紅霉素和林可黴素。通常哺乳期婦女禁用的有紅霉素、四環素、慶大黴素、氯黴素、磺胺類、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妥因、氟喹諾酮類等;需慎用的有克林黴素、異煙肼、青霉素、鏈黴素等。

五、注意抗菌葯的飲食禁忌

食物與抗結核藥物同時服用可阻礙藥物吸收,利福平應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用;四環素類、喹諾酮類(如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藥物可與牛奶或其他乳製品中的鈣離子發生螯合,影響藥物的吸收和療效,不宜合用;服用抗結核藥物時不宜飲酒,因為酒容易誘發藥物的肝毒性;許多頭孢菌素類、甲硝唑、異煙肼、呋喃唑酮等能夠阻礙酒精代謝,與酒精合用時可出現雙硫侖樣反應,表現為面部潮紅、心動過速、噁心、嘔吐、腹痛、頭痛等,服用這些藥物期間和停葯一周內應當避免飲酒或食用含有酒精的食物;蠶豆、動物肝臟、乳酪、巧克力、酸奶、雞蛋、腌魚、臘肉、香蕉、紅酒等食物與呋喃唑酮(痢特靈)、異煙肼等抗菌藥物同時使用可引起血壓升高,發生危險,在用藥期間和停葯兩周內,應避免與上述食物同用;不能用酸奶送服氯黴素、紅霉素、磺胺等抗菌葯,因為這些藥物會破壞或殺死酸奶中的乳酸菌。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