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枇杷行

枇杷行

(1)

春節的時候,親戚去米易玩了幾天,帶回幾箱枇杷。

嘗了幾顆,覺得很甜,水分也很足。

沒有捨得多吃,給小孩吃了點,其餘的送給了幼兒園老師。

這個時候,成都周邊的枇杷樹才剛開花不久,枇杷果還是稀罕物,老師收到很開心!

覺得米易這個地方確實很奇特,水果都與眾不同,有自己的節奏,不按常理出牌!

(2)

小時候,老家的水果,主要就是李子、紅桔。

老家在一個山溝,可能因為當時信息和交通不便的原因,當時一些品種也不知道,也沒人嘗試去種,所以一直保持古老的種植習慣,包括品種。種植方式和品種的變化,一直非常緩慢。直到小學快畢業,才第一次見到蘋果。上高中了,才第一次吃到葡萄,是嫁到外縣的姑姑種的。

枇杷也是吃過的。很小的那種,樹很高,果很小,要6月份左右才能吃,也不怎麼甜。肉很薄,好像皮下面就是果核。突然想到皮包骨頭這個詞,就是皮下沒肉,瘦骨嶙峋那種。

Advertisements

小時候還是吃的津津有味的,因為稀少。好像周圍幾座山,就是鄰居張家的田邊有一棵而已。

就像核桃樹,周圍很遠的地方,只有山對面楊家有一棵樹,以至於到了季節,我們小孩

會想出種種辦法,只為偷偷摘得一棵核桃。

那是稀罕物!

(3)

後來在大城市看到枇杷,個頭那麼大,還有名字,味道也大不同。

感覺以前吃到的都是假枇杷!

最早接觸的是成都周邊的,後來是仁壽文宮的。也去看過,一大片一大片的,到了季節,成都市場,當地國道邊上,到處都是。

很快,丹棱、蒲江,開始一片一片的種植。

前兩年回老家,發現我們縣城周邊也有很多枇杷樹了,都套著果袋,很像香港片裡面套在嫌犯頭上那種袋子。

之前那麼多年,農村都是一種緩慢變化的狀態。這幾年,感覺水果的品種優化和擴散速度好快,就像農村的其他變化一樣,都在加速度。

Advertisements

於是,小時候稀罕的東西,一下子反而沒什麼感覺了,因為不稀罕了!

就像照相,小時候難得照一次,最早的照片還是我初中畢業的時候,所以每張照片都那麼珍貴!現在,一天到晚,咔咔咔,都難得整理。

(4)

但是米易枇杷還是讓我感到了一絲驚喜!

首先是稀罕啊,到處都沒有,都還在開花,它居然就出來了,還長得像模像樣的。另外味道也確實棒!

從物質匱乏的年代,到今天商品極大豐富的今天,人們的消費心態,我總結好像經歷了幾個階段:想吃到——想多吃點——想吃好點——吃點稀奇。這個應該是一種物質滿足到心理滿足的演化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似乎也可以套用到需求滿足理論!

(5)

我決定去一次米易,看看那個地方究竟是什麼樣的一方水土。

四川的面積真大啊,相當於兩個英國的面積,所以去一次米易真不容易。之前我往川西走,最遠也就走到西昌,當時是去看發射嫦娥一號,都的老路,各種艱險!

現在有高速了,方便很多。

過了那個10公里的泥巴山隧道,一下子陽光燦爛,不像走的時候成都陰雲密布。翻越那個著名的拖烏山時,大雪紛飛,山舞銀蛇,就覺得這個地方與眾不同,必有異象的感覺!

(6)

到了米易,接待我的是縣裡面負責農業方面的一個主任,來自福建,到這邊當公務員很多年了,說普通話,也夾雜一點四川話。

交談從中午的羊肉湯鍋邊上開始。主任是個外鄉人,但是看得出來,在這生活得很開心,頗有自豪感,甚至好像有點優越感:「我們這裡,一年四季曬太陽,都沒見過霧霾,哪像成都,哎呀。。。嘖嘖嘖。。。」然後就抿著嘴,搖搖頭,接著就揮舞筷子,招呼我們吃飯:「來來來,米易的羊肉湯不錯。。。多吃點。。。」

吃過午飯,主任陪我去了縣城邊上一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接待我們的總經理助理小何是個幹練的美女,臉圓圓的,年輕漂亮,眼神不散,面帶微笑。

正是枇杷下來的季節,公司接待大廳的中央陳列了很多新鮮的枇杷,有裸的,有套果網的,也有裝在類似塑料飯盒裡面。果子看起來很新鮮,個頭都很大,均勻。

圍著水果陳列架,何助理給我們講:「目前這裡展示的都是一個品種,叫早中六號,俗稱早春枇杷,是全國上市最早的,已經賣了一段時間了,很快就要下市了。」

「那還有什麼品種呢?」我問道。

「這個品種下了后,馬上就是五星枇杷,現在已經有零星的上市了」

我繼續問道:這兩個品種有什麼差別呢?

何助理回答:「早中六號是純甜的,下來早一些。五星枇杷下來晚點,略帶果酸。」說完,何助理又自己加了一句:「有的人喜歡純甜,有的人喜歡五星的。我更喜歡五星的,更有水果的感覺」

我開玩笑說:「你應該這樣介紹,純甜的補腦,五星的潤肺,這樣每個人都需要,不然就排斥一部分消費者。」

助理一愣,也笑了:「不能這樣說,這樣說沒道理的。」

助理招呼我們坐下,把兩個品種各拿了一點,熱情的招呼我們品嘗,然後展示了一個神器:一個塑料的勺子,凹下去的部分比枇杷略大,帶個短柄,和凹下去的那部分差不多寬,不像一般的勺子,柄部很細長。

助理說:這是專門用來幫助剝皮的工具,刮一下,就很好剝皮。

第一次聽說還有這種專用工具,開了腦洞了。

助理從碗里拿出洗乾淨的枇杷,用這個神器(實在不知道該叫什麼名字才好),在枇杷表面輕輕的刮起來,從枇杷的柄部往另一端,一下刮到頭,再繼續挨著刮,刮完了,遞給我:你試試,看好剝皮不?

我接過來,撕開果皮的一個角,往下一拉,果然神奇,一下子把皮剝到了另一端的盡頭。之前剝枇杷,只能一點一點撕,干著急,最後還弄得兩手黏糊糊的。現在這樣先刮一下,就非常好剝皮。

四川有的地方教訓小孩,說:你皮子緊啊,我幫你松一哈。意思就是威脅要揍小孩。我感覺這個就是松(動)果皮子的感覺。

我把枇杷吃進嘴裡,果汁一下溢滿全嘴,一種很甜的滑潤的感覺。我對助理說:你們這裡果然是枇杷之鄉,考慮很周全。

助理說:是啊,我們要方便客戶嘛,每箱水果都送的,還送一袋濕紙巾擦手呢。

「這些細節不錯,但是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最核心的還是要保證品質」我接了一句。

助理點點頭:是的,肯定是品質第一。我們自己在黃草那邊有基地,所以管控方面會好把握一些。還有就是做好分級分類,做好包裝,減少小件發運的損害。品質方面你放心,我們這個水果直接進成都的伊藤洋華堂的,他們那麼嚴格的,我們都能審核通過。我們的櫻桃這些都是直接進伊藤的。

我打斷助理:為什麼提黃草這個地方呢?

助理說:米易這個地方陽光、日照、濕度這些都很特別。河谷地帶一般種蔬菜,西紅柿,草莓這些,水果一般都在山區。規劃方面,有的鄉種枇杷,有的鄉種梨,有的種櫻桃,看各自的地理環境適合種什麼,也更好規模化。黃草和草場,芭蕉箐這幾個地方,都適合種枇杷,也是目前規模化集中的地方。黃草那邊山高一些,會更特別一點。

臨走的時候,助理告訴我:枇杷很快就要結束了,她自己這邊不會囤貨的,一些渠道放到凍庫裡面的還會賣一陣子,但是口感會差一些。她要去準備小櫻桃的銷售了。

出門的時候,陽光有點晃眼。我在想,山上櫻桃林應該是什麼景象呢?

(7)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沒有去黃草,政府的主任陪我去了近一些的芭蕉箐,看看枇杷的種植情況。

路上,主任給我講:剛去的這家農業科技公司是縣裡面的重點企業,做得很好。芭蕉箐那邊呢,規模很大,主要是另外一家合作社在經營,也做得不錯。

芭蕉箐這個名字,總覺得似曾相識,好像應該是礦區一樣。但是眼前看到的,沒有一點礦區的痕迹。

沿途看到很多草莓在地里,茄子已經長出來,鮮嫩的掛在茄秧上,四季豆的藤已經爬滿菜架,田野一片鬱鬱蔥蔥。

主任對這裡了如指掌,說:這一片是高效農業示範基地。米易的水果現在在外面很有名,但是米易最主要的產業還是蔬菜,河谷地帶基本都是蔬菜,像番茄這些,產量很大,品質很好。

我回答說:樂山那邊還在育秧,這邊都已經快收穫了。

主任介紹說:這個季節的蔬菜,病蟲害很少,非常生態。

(8)

芭蕉箐那邊的枇杷基地果然規模龐大。

芭蕉箐在一個山坳裡面,有個水庫,遠處是高山。山坡一側,從上到下,一片光禿禿的土黃色,顏色比黃土高原更有層次,更豐富,更立體。山腳下,則是一片一片的枇杷樹,一片綠色,和山坡的黃色或者黃褐色相互映襯,更凸顯山坡的荒涼之感。

這番景象,有點像我當年夏天去甘肅武威,在河西走廊看到景象一樣,也是荒涼粗獷的山坡,夾峙著中間河谷或者山坳的一片翠綠。

但是這裡分明是四川西部,不遠處還下著大雪呢!

是的,這就是典型的乾熱河谷地帶。

如果坐火車,或者開車經過,感覺還不深刻。當你停下腳步,走進大山,走進這裡的草木,才能更加真實的感覺到這種特別的氣候環境,以及氣候環境帶來的特殊物產。

芭蕉箐基地的負責人姓曾,是縣裡的名人。

曾總很熱情好客,晚上請我們吃火盆燒烤,講述他做基地,做水果的心得。

最觸動我的,曾總說他是縣裡面的道德模範,絕不敢做缺斤短兩,次果充好果這些事情。

曾總說,種果子很不容易,為了保持色澤,避免被蟲子叮,都要套袋子,都是人工一個一個套,很辛苦,很慢。我說有沒有自動設備,比如手持式的,卡一下就套上了,這樣效率高點。曾總說現在這方面的設備還沒有合適的,有的設備卡不緊,容易灌水進去。

銷售果子也不容易。曾總說,利潤不高,很辛苦。合作社的果農送來的果子,有大有小,也來不及選,我們都是全部收下。要把壞的挑出來,然後分級分類。這方面的損耗比較大。

曾總做品牌,做供應鏈,也做電商銷售,體會很深:我們是從產地直接到消費者手上,走的是小件運輸,運輸成本攤下來肯定要高一些。另外,為了適合小件快遞,多次裝卸,包裝也要專門設計,避免碰撞。這樣的話,包裝成本也要高很多。藉助互聯網銷售,消費者可以吃到更新鮮的水果,從產地直接到手上,但是總的成本其實比原來的銷售模式更高。以前是小販子賣給大販子,然後到批發市場,走的是整車發運或者大件發運,包裝簡單,中間環節的成本很低。

「但是以前的模式,像枇杷這種嬌貴的東西,根本折騰不到北上廣深,那裡的人根本吃不到。現在中間環節成本太高了,但是可以讓很遠的地方吃到米易的水果,讓米易的名氣越來越大,這個還是比較有意思。」曾總說:「雖然利潤不高,但是做起來還是有意思,不管對消費者和還是果農那邊,我都覺得有價值」

(9)

離開芭蕉箐,我突然想起,為什麼覺得有點熟,有點像煤礦的名字。

犍為那邊有個芭蕉溝,是解放前的煤礦礦區,就是嘉陽蒸汽小火車還在跑的那個地方。

這兩個地方有點相似。

離開米易之前,去了一個朋友在當地的工地,叫岐黃養生大院項目。去的時候,房子建得差不多了,朋友的公司在那裡做後期的機電安裝。現場負責人陪我轉了一圈,告訴我:最近這幾年這裡房價漲得快哦,比攀枝花還貴哦。來養生的,要過冬的,越來越多。你要買的話,要抓緊哦。

離開米易那天,我突然想通一個問題,為什麼米易的水果名氣那麼大,但是效益最高的還是蔬菜。因為這裡河谷地區全年無冬,蔬菜一年可以種很多季,換著種,但是水果,一年只能結一次果。

(10)

回成都后,給深圳和北京上海的朋友發了幾箱何助理的枇杷,他們都說還不錯。

很多人都還是第一次聽說米易,聽說米易枇杷。我告訴他們,這裡是顓頊大帝誕生的地方,還是應該知道的。

回來一直沒空,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米易之行,枇杷之行,已經過去差不多20天了。

何助理說,早中六號早就賣完了,現在大五星也快沒了。

我看到何助理在朋友圈發的櫻桃樹的照片,果子快沒了,果樹和成都這邊也不大一樣,要高很多。

曾總那邊,一直很抱歉,因為種種原因,也沒有幫他怎麼推廣水果,總覺得對不起那晚的火盆燒烤。

好在曾總的水果不愁賣,應該不會介意吧。誰叫何助理是美女呢!

今年還有半個月可以吃到新鮮的米易枇杷。

然後就要等到明年了。

感興趣的話,明年我們一起約好,去米易曬太陽!

也許等不到明年,10月份吧,霧霾又要來了,我們也該考慮找個空氣好點又暖和的地方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