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臨沂煎餅果子,不相信生菜和火腿

說起來,臨沂有名的特色小吃不算太多,在屈指可數的特色小吃裡面,煎餅果子要數得上一二了,畢竟煎餅是大臨沂地地道道的特產,出了臨沂,或許能見到路邊各色的煎餅果子,但正宗的煎餅,可就只能到臨沂來吃了。因此,各地對於煎餅果子發源地之爭,我們大臨沂會退讓嗎?當然不會。

許多特色小吃,都有歷史故事可講,個個背景不俗、源遠流長。相比之下,煎餅果子可就沒什麼話語權了:雖然煎餅、油條歷史悠久,但煎餅果子不僅是徹徹底底的市井出身,論年紀也沒法和人家比,只有一百多歲。

煎餅果子的來源已不可考,但毫無疑問的是,煎餅果子是在臨沂煎餅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作」

近些年,煎餅果子可以說是衝出臨沂、走向世界,全國各地的小吃攤都能見到,甚至有外國友人在紐約街頭開始賣改良版的煎餅果子,將傳統的煎餅果子食材換成培根、沙拉醬、生菜、火腿,這樣的「洋食材」。雖然這算是入鄉隨俗的,但這樣的煎餅果子還是我們的煎餅果子嗎?

Advertisements

正宗的煎餅果子長什麼樣?

先說煎餅皮,除了雞蛋之外,其他原料也都有講究。麵糊一定用小麥粉來做,麵糊除了加水,另外就是要底幾滴食用油在裡面,提香,且不容易粘鍋。

煎餅里裹著的只有兩種,一是油條,二是薄脆。

油條是「棒槌果子」,顏色金黃,一尺來長;薄脆,也有叫麻葉、脆皮的:麵粉略加點鹽、小蘇打,擀成四四方方的一大片,一遇熱油,小蘇打分解產生氣體,就在表面脹出小泡,金黃酥香,口感輕脆,久放不綿,和柔軟的煎餅相得益彰。

再來就是調料了。山東人,大多吃菜口重,但煎餅果子的調味相對清淡:面醬刷上薄薄一層,甜咸俱全,兼有一股醬香,基本的調味就算齊活了。再撒上一層翠綠蔥花,靠熱度激發出香辛味——有人不喜歡蔥,覺得有一股生臭味,細心的店家會提供生蔥、熟蔥兩種選擇。辣椒則相對隨意,油辣椒、辣醬皆可,只是點綴而已。

Advertisements

身為地道的臨沂人,無論走到哪裡,看到路邊的煎餅果子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湧上心頭,那一份對家鄉歸屬感的認同,一直鼓勵著各地的沂蒙兒女奮發圖強。

風裡雨里,沂蒙兒女一直在努力!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