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玩轉抗潰瘍藥物!

來源:原創 作者:基層醫師公社 陳泉峰

消化性潰瘍的發病與粘膜局部損傷和保護機制之間的平衡失調有關。損傷因素(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門螺旋菌)增強或保護因素(粘液/HCO3-屏障和粘膜修復)減弱,均可引起消化性潰瘍。

當今的治療主要著眼於減少胃酸和增強胃粘膜的保護作用,所以消化性潰瘍確診后一般採用綜合性治療措施。

治療目的是緩解臨床癥狀,促進潰瘍癒合,防止潰瘍複發,減少併發症。現將有關抗潰瘍藥物整理如下。

常用抗潰瘍藥物的分類

一、抑制胃酸藥物

二、鹼性抗酸葯

三、胃黏膜保護葯

四、抗幽門螺旋菌葯

一、抑制胃酸藥物

1、H2受體拮抗劑

競爭性拮抗 H2 受體,能抑制組胺、五肽胃泌素、M 膽鹼受體激動劑所引起的胃酸分泌。

能明顯抑制基礎胃酸及食物和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夜間胃酸分泌。常用 H2 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沙替丁、羅沙替丁。

(1)西咪替丁:是第一個大規模應用的組胺H2受體拮抗劑,至今仍在臨床應用。

用法:每次200mg,早、中、晚各一次,睡前加服400mg。

副作用:長期使用西咪替丁可出現副作用,主要有男性乳腺發育和陽痿、精子數量輕度減少及垂體-睾丸功能紊亂。

(2)雷尼替丁:雷尼替丁是第二個廣泛應用的H2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效能比西咪替丁強5~10倍,且作用時間長。

用法:每次150mg,一日2次,清晨和睡前服用。

副作用:較少,不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不影響腎功能;通過血腦屏障量少,不導致精神錯亂;同時對細胞色素P450影響小。

(3)法莫替丁:法莫替丁是第三個應用於臨床的組胺H2受體拮抗劑,抑酸分泌的能力比雷尼替丁強6~10倍,比西咪替丁強30倍以上。

用法:每次20mg,一日2次。

副作用輕微,包括頭痛、頭暈、便秘、口乾、噁心、嘔吐、腹脹等不適。

(4)尼扎替丁:尼扎替丁是一個新型的組胺H2受體拮抗劑。

用法:150mg,一日2次。

副作用少,主要副作用有皮疹、瘙癢、便秘、腹瀉、口渴、嘔吐、頭暈、失眠多夢等。

(5)羅沙替丁:屬於是四代選擇性H2-受體阻斷劑,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西咪替丁的3~6倍,雷尼替丁的2倍,抑制胃蛋白酶的作用是西咪替丁的1.6~6.2倍。

用法:75mg,一日2次

副作用很小沒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且不影響肝臟藥物代謝酶。

2.質子泵抑製劑(PPI)

PPI抑制胃壁細胞泌酸的最終環節,抑酸能力大大超過組胺H2受體拮抗劑等傳統抑酸葯,現已成為酸相關性疾病治療的首選藥物。

在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的治療上更具優勢。目前臨床上使用PPI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艾司奧美拉唑和替那拉唑。

(1)奧美拉唑:是第一個用於臨床的PPI。

用法:20mg,每日一次。

(2)蘭索拉唑:生物利用度較奧美拉唑提高30%,單劑量給葯后平均半衰期為1.3~1.7小時。

用法:30mg,每日一次。

(3)泮托拉唑:與質子泵結合具有更高的選擇性,在分子水平上比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更準確。生物利用度較奧美拉唑提高7倍。

用法:40mg,每日一次。

(4)雷貝拉唑:由於結合靶點多,較其他藥物作用更快、更持久、抑酸效果更強。

用法:20mg,每日一次

(5)艾司奧美拉唑(曾用名:埃索美拉唑):肝臟首過效應低,對CYP2C19依賴性小,代謝率緩慢,血漿中活性藥物濃度較高而持久。

用法:20mg,每日一次。

(6)替那拉唑:在酸的作用下轉化為氨苯磺胺或次磺酸,抑制胃酸分泌,其血漿半衰期為7小時,抑酸作用強、持續時間長,受服藥時間和飲食的影響小。

用法:40mg,每日一次。

二、 鹼性抗酸葯

按其效應分為:①吸收性抗酸葯,如碳酸氫鈉。②非吸收性抗酸葯,如碳酸鈣、氧化鎂、氫氧化鋁、三硅酸鎂。常用的鹼性抗酸葯如下:

(1)碳酸氫鈉:口服后與鹽酸起中和反應。發揮作用的時間較短,若要保持較高的胃液 pH 值,必須反覆多次服用,使患者感到很不方便。

大劑量反覆服用,容易引起鈉瀦留和鹼中毒,因此,此葯不宜長期服用,特別是心、腎功能減退者更須謹慎。

(3)氫氧化鋁:復方氫氧化鋁片及氫氧化鋁凝膠是一種弱鹼,其中和胃酸的作用並不太強。氫氧化鋁不溶於水,所以口服后容易引起便秘。

(4)氫氧化鎂:氫氧化鎂不溶於水,但能溶於酸性胃液中。其中和胃酸的作用比氫氧化鋁強,有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口服過量的氫氧化鎂時,須警惕高鎂血症的危險性。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藥物臨床使用時常常需要一日多次,長期服藥才能達到抗酸效果,而長時期大劑量服用會出現一定的副作用。

所以,目前很少單一地應用來治療潰瘍病,通常在使用其它抗潰瘍藥物時,為了加強止痛作用而以抗酸劑作為一種輔助藥物,且多需要嚼服。

三、胃黏膜保護葯

胃黏膜保護劑的作用主要是增強黏膜抵抗力,增加胃黏膜分泌,中和胃酸及膽汁,改善胃黏膜血流,促進前列腺素、表皮生長因子等保護因子生成。

(1)硫糖鋁:硫糖鋁是硫酸化二糖的氫氧化鋁鹽,可覆蓋在胃十二指腸潰瘍表面,阻止胃酸、胃蛋白酶侵襲潰瘍面,有利於黏膜上皮細胞再生,防止氫離子反彌散,促進潰瘍癒合。

用法:1.0g一日三次,口服。

(2)膠體鉍:膠體鉍除了類似硫糖鋁的作用機制外,還具有較強的殺滅Hp作用。短期服用可導致舌苔及大便發黑,慢性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法:100mg,一日4次,(三餐前和睡前),4周為一療程。

(3)米索前列醇:可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十二指腸黏膜黏液-碳酸氫鹽分泌,增加黏膜血流。不良反應主要有腹瀉和增加子宮收縮,孕婦慎用。

用法:每次 0.2 mg,一日4次,(三餐前和睡前);4~8 周為一療程;預防 NSAIDs 所致的消化性潰瘍每次 0.2 mg,每日 2~4 次,口服。

(4)替普瑞酮:增加黏膜和黏液中糖蛋白含量,維持黏液的正常結構和保護作用;增加疏水層磷脂含量,促進胃黏液分泌合成,促進黏膜表面上皮細胞再生,從而減輕黏膜受損。

用法:50mg,一日3次。

(5)鋁碳酸鎂:抗酸抗膽汁的胃黏膜保護劑,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通過沉澱和吸附作用中和胃酸和膽汁,吸附溶血卵磷脂,抑制胃蛋白酶,減少這些物質對胃黏膜的損傷和破壞。

用法:500~1000mg,每日3~4次。

(6)吉法酯:能夠保護胃黏膜,促進潰瘍修復癒合,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防止粘連,調整胃腸機能,加強胃腸黏膜保護作用,具有抑制胃酸、消除胃痛、消除飽脹、幫助消化的作用,也可用於胃灼熱及消化不良等胃腸疾病。

用法:每次 50~100 mg,每日 3~4 次,飯後服。

(7)其它:其它常用的胃黏膜保護劑有聚普瑞鋅、索法酮,麥滋林、瑞巴派特、磷酸鋁凝膠等,其作用大致相似,主要是通過中和胃酸及膽汁,增加上皮層黏液-碳酸氫鹽合成及前列腺素的分泌,移植氧自由基產生等途徑發揮胃黏膜保護作用。

四、抗幽門螺桿菌葯

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的潰瘍複發率顯著高於陰性的病人,所以對伴有此菌感染的潰瘍病患者,加用有效的抗菌藥物,將幽門螺旋桿菌根治之,是抗潰瘍治療的重要措施。

目前推薦的根除方案有 PPI+鉍劑+2種抗菌藥物或 PPI+抗菌藥物,具體方案如下:

鉍劑四聯療法:PPI+鉍劑+2種抗菌藥物。

不包含鉍劑的四聯療法:A 伴隨療法,PPI+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黴素;B 序貫療法,PPI+阿莫西林,序貫到 PPI+甲硝唑+克拉黴素。

藥物標準劑量:

PPI:埃索美拉唑 20 mg、雷貝拉唑 10 mg 或 20 mg、奧美拉唑 20 mg、蘭索拉唑 30 mg、泮托拉唑 40 mg,2 次/d;餐前半小時口。‚

鉍劑:枸櫞酸鉍鉀 220 mg,2 次/d。

抗菌藥物:阿莫西林 1000 mg,2 次/d;克拉黴素 500 mg,2 次/d;左氧氟沙星 500 mg,1 次/d 或 2 次/d;呋喃唑酮 100 mg,2 次/d;四環素 750 mg,2 次/d;甲硝唑 400 mg,2 次/d 或 3 次/d。餐后口服。

以上方案的療程為 7 日或 10 日(對於耐葯嚴重的地區,可考慮延長療程至 14 日,以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但不要超過 14 日)。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強調個體化用藥,確保按方案足量足療程。

「賽柏藍」是醫藥行業最大的新媒體平台,擁有百萬微信關注人群。訂閱我們掌握更多行業動態!如果您對行業相關題材也有心得/見解,歡迎撰稿,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商務合作、投稿[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