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子集注》

一、《四書章句集注》及孟子集注

新編諸子集成《四書章句集注》是宋朱熹撰。子書是我國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書產生於春秋末到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其中不少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貴結晶。新編諸子集成收錄了從先秦到唐五代的子書,著重選收與哲學、思想史的研究關係較密切的。

《四書章句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朱熹祖述二程的觀點和做法,特別推崇孟子和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使之與論語並列。認為大學中的「經」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而由「子思筆之於書以授孟子」,有朱子語類卷105雲「四子,六經之階梯」大學、中庸的註釋稱「章句」,論語、孟子的註釋因引用二程、程門弟子及其他的認得說法較多,稱「集注」。

Advertisements

朱熹在他的後半生「全力鑽研,死而後已」,朱熹的較之清朝的漢學家,更多的注意從整體上去探求與把握原書的思想體系,而不斤斤計較於字義、名物、制度的孤立繁瑣的考證,這是他對古代儒家思想體系較之漢學家有更深入之處,文字洗鍊。具朱熹的書臨漳州所刊四子后一文,本書最早是朱熹在知漳州任上用官帑於南宋紹熙元年(一一九 0)首次刊印的。而後又多次修改,具元陳櫟四書發明引朱熹嫡孫朱鑒的話說,定本在朱熹死後曾刊於興國。朱熹死後,此書逐漸風行。明初官修的四書大全,全錄的朱熹的注。清嘉慶年間,吳縣吳英、吳志忠父子用多種古本和宋元人所作疏釋本相較,力求恢復朱熹定本的原貌,糾正流傳中的錯誤,於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年)刊出,是現存各本中較好的。

Advertisements

二、《孟子集注》的主要思想內容

孟子集注共十四卷,七章,分為梁惠王章句、公孫丑章句、滕文公章句、離婁章句、萬章章句、告子章句和盡心章句。

「當是之時,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齊用孫子、田忌。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做孟子七篇。」

一、性善論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人無不善,水無有不下。」(《告子上》)

孟子說:「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孟子很善辯。在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有這樣一句話印象深刻,孟子曾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確實當時的社會大背景是百家爭鳴的時代,要闡明自己的觀點,維護自己的立場,就一定要做到善辯。「孟子常於譬喻」,比如上段話中的流水,孟子的回答很巧妙,讀著的時候,發現自己沒有可以反駁的地方,但是細想之下覺得還是有點不對。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告子上》)

朱熹注「敬者,恭之主於中者也。鑠,以火銷金之名,自外以至內也。算,數也。言四者之心人所固有,但人自不思而求之也耳,所以善惡相去之遠,由不思不求而不能擴充以盡其才也。前四篇言是四者為仁義禮智之端,而此不言端著,彼欲其擴而充之,此直因用以著其本體,故言有不同而。」

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仁,羞恥心屬義,恭敬心屬禮,是非心屬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因素加給我的,而是我本身所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說:『探求就會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人們之間又相差一倍、五倍以至於無數倍的情況,正是沒能發揮他們的本性造成差異的緣故。

其實綜合這段選文及朱熹的注,可以看出,孟子的「善」也就是四端,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就是「仁義禮智」。孟子所說仁義禮智是先天就有的,絕不是受客觀事物的影響才行成的。這並不符合哲學課上所學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孟子的性善論在當時是有著進步意義的。當時的時期是奴隸制轉向封建制的戰國時期,生產方式也變化了變成了封建制,相對的社會關係也就改變了,所以從這方面看的話,孟子的性善論就跟那個時代的人的本質的認識,具有合理性的一面。

孟子的性善論說的就是「仁義禮智信」,這是屬於倫理道德方面的規範,雖然是為地主階級服務的,但是進步在於孟子雖然非常強調人的主觀作用,但是不排斥客觀環境對人的本質的影響。比如說「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其地同,樹之時又同,勃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熟也。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孟子還說「牛山之木嘗美矣…」(《告子上》)主要講年成的好壞對於青年的性格產生的影響,種植的好壞對莊稼的影響和牛山的樹木為例。主要是說明人的善端雖然是相同的,「性本善」,但是後天的條件對人性的最後形成作用是非常大的。先天給的只是一個開端,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發展,如果善不能很好的發展,甚至受到損害,就會變成惡。

我覺得「性善論」和孟子提出的「仁政」二者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王道、仁政

孟子在政治上提出「仁政」,主張「省刑罰,薄稅斂」,使民有「恆產」,「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梁惠王上》)朱熹註:「此言民有常產而有常心也。」孟子認為不能拋開物質來談「仁政」,必須使百姓能夠吃飽穿暖,老幼各得其所,滿足他們的根本需要,百姓可以「養生送死,無憾。這就是君王施行仁政,統一民心。希望臣民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百畝之田,勿奪其時」「老者衣帛錦食,黎民不飢不寒」百姓過安居樂業的生活。

孟子的「仁政」還包括「民貴君輕」之說,減輕對百姓的剝削和壓迫。「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梁惠王上》)。「有步縷之徵,粟米之徵,力役之徵,君子用其一換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盡心下》)並要求統治者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辦法來治民(《梁惠王上》)。並且還要「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辦法來愛民。

如果國君殘暴那麼百姓推翻他的統治便不算「弒君」了,齊宣王問他「湯放桀、武王伐紂是臣弒君,可以嗎?」孟子回答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賊殘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梁惠王下》)朱熹註:『書曰:獨夫紂』,蓋四海歸之,則為天子。天下叛之,則為獨夫。所以君王要施仁政,這樣就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從而「無敵於天下」。

如果我們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些主張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是針對當時各國統治者的虐政提出來的,我個人來看,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好的施政方法,具有積極的意義。孟子推薦施政者對百姓施以儒家的教化,這樣子百姓才能愛戴他們的國君,天下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理。

三、積極入世

孟子的主張就是積極入世,他主張仁義,仁義是正確的,如果仁義與其他的因素髮生矛盾,那麼一定要堅持仁義,與不仁義作鬥爭,就算死也可以。「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者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辭也」(《告子上》)。生與義,孟子選擇捨棄生命選擇義,不做苟且偷生之事。

孟子堅信偉大的人物都是在艱難險阻的道路上磨練自己的意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然後才能培養出人們的堅強意志和卓越的才能。「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朱熹註:「言使之所以不遂,多背戾也。動心忍性,謂竦動其心,堅忍其性也。然所謂性,亦指氣稟食色而言耳。」人跟逆境作鬥爭,一切的「苦心志,勞筋骨,餓體膚,空乏身等等」都可以磨練人的性情和增加人的能力。

原創內容,感謝支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