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該如何艾灸

泄瀉,又稱腹瀉,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的大便。包括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胃腸型感冒,胃腸神經功能紊亂等疾病。

其病理因素主要是濕,主病之臟主要在脾。多由脾胃運化功能失職,濕邪內盛所致。

腹瀉,可分為寒濕泄瀉和濕熱泄瀉兩種。

寒濕泄瀉——外感寒濕之邪,或誤食不潔食物,或恣食生冷食物,或服用過於寒涼的藥物,或久病脾陽受傷,導致脾虛濕盛,發生泄瀉,為寒證。瀉下清稀,或伴有腹痛腸鳴,食少,易於倦怠,稍有活動即感勞累,月經量少色淡;如果脾胃偏於陽虛,則或有手足不溫,怕冷,腹部喜暖、喜按,食物或未經消化即排出;如果外感寒濕之邪較重,可能會惡寒發熱、頭痛、肢體酸痛。

濕熱泄瀉——外感暑熱之邪,或恣食肥甘辛辣以致濕熱內蘊,脾胃運化失常,為熱證。若熱邪甚於濕邪,則腹痛即瀉,瀉下急迫,勢如水注,濕熱之邪相對較弱,則或瀉后不爽,糞色黃褐而有惡臭;熱在下焦,小腸濕熱,則小便短赤;大腸濕熱,則肛門灼熱;若同時有熱勢向上蔓延,則或伴有煩熱口渴,噁心嘔吐。舌紅,苔黃膩。若會號脈,則能感覺到滑數或濡數的脈象。

Advertisements

艾灸穴位:身柱、大腸俞、天樞、足三里。

艾灸時間與方法:

1,每個穴位每次艾灸20分鐘,每天艾灸1-2次,輪流艾灸所有即可!

2,可以直接拿艾條進行懸灸、用竹制艾灸盒或隨身灸進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