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知多少

我國古人有著超乎尋常的智慧,創造出了數不勝數的奇迹。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侯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的知識體系。因為它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所以分為24個節氣。

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包含正月,二月,三月3個月份,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六個節氣。

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包含四月,五月,六月3個月份,有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

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包含七月,八月,九月3個月份,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

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包含十月,十一月,十二月3個月份,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

Advertisements

這二十四節氣看起來十分複雜難記,所以古人就把它編成了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在唱歌中不知不覺就把它記下來了: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署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 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關於這二十四節氣,在古人的詩歌中也經常出現,其中比較出名有以下幾首:

唐朝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朝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邊雨西,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朝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Advertisements

唐朝白居易的《夜雪》:已訝裘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