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集團火了!是喜是憂?

醫生集團無論怎麼多也只能是公立醫院的補充,但的確給患者提供了更優質的醫療資源及服務。

這是近日記者在金眼科採訪參加會診的著名眼科專家葛堅時,葛堅教授就目前醫生集團快速湧現的現象表達的一個主要觀點。

在相關政策鼓勵醫生多點執業的背景下,醫生集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到去年底為止,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醫生集團已超過400家。這一現象不僅在醫療界,在全社會都引發熱議。醫生集團對現有的公立醫院、醫生和患者,意味著什麼?

葛堅教授:醫生集團和公立醫院之間並非你爭我搶的關係,兩者是互補的。

據悉,歷時近三年,首部《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已於近日交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草案著重強調公民依法享有健康權,禁止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資本合作舉辦營利機構......

Advertisements

而「醫療衛生事業是社會公益事業」。《草案》表示,要「堅持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總體布局,公立醫療機構是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可及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草案》提出,國家免費向全體公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同時也明確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內容:採用適宜藥物、適宜技術、適宜設備提供的急慢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護理和康復等服務。

葛堅教授非常贊同「醫療衛生事業是社會公益事業」「明確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內涵」「堅持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總體布局,認為這符合公共醫療衛生髮展的方向。

醫生集團無法取代醫院

但補充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醫生集團的迅猛蓬勃發展,會不會搶了公立醫院的「生意」?葛堅教授坦言,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醫生集團和公立醫院之間並非你爭我搶的關係,兩者是互補的:公立醫院滿足的是大眾基本的醫療需求,而醫生集團則優化了醫生資源分配的問題,讓以前掛不上專家號但又有迫切需求的患者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並自行承擔費用,有助於緩解看病難、療效差的問題。

Advertisements

醫生集團的出現,充當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橋樑」:幫患者找到目標專科醫生,希望幫助患者能夠獲得優質的一站式服務,患者最終既能到醫生集團也可以到醫生所在的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或手術。

給醫生和患者更多的選擇

醫生集團之所以能快速發展,得益於國家政策的開放:以前醫生是定點執業,現在醫生可以多點執業,相比之下「自由了許多,讓優質的醫療資源普惠更多需要診治的患者。

葛堅教授以他來金眼科會診為例。金眼科名醫平台事先針對性地預約好病人,提前邀請他及其他眼科專科的專家一起來會診。首先選醫生的準確性方面遠大於一般醫院門診,因門診挂號很可能病人不是他熟悉的專業,有時候需要再轉診或會診,耽誤了病人和醫生的時間。金眼科名醫平台令醫生可以很從容、很專業地跟病人解釋病情和治療方案,各項檢查和配套服務也很集中,病人不用跑來跑去。這樣提供的是有尊嚴的、全方位、全周期的一站式眼科醫療服務

金眼科名醫平台令醫生可以很從容、很專業地跟病人解釋病情和治療方案,各項檢查和配套服務也很集中,病人不用跑來跑去。

醫生集團的出現無疑讓醫生執業多了一種選擇,醫生集團診療服務平台的構建是一流的,擁有診治流程合理、醫療服務完善的場所和一流的醫療設備,同時還配備專業的媒體宣傳服務平台,既能為病人提供全程健康和醫療服務宣教,也能為專家打造品牌,專家只需要做專業之內的事情,為患者看好病。醫生的執業方式有更多選擇時,最終受益的還是患者。

醫生集團的興起,讓一票難求的「專家號」走下神壇,患者要找哪位專家,既可以通過互聯網也可以直接到醫生集團預約,就診地點靈活,求醫時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看病難」的問題。

在不久的未來,患者看病的「入口」不再是醫院,而是先找醫生,現有醫生集團大多有自己的固定辦公點以及網站,患者可前往諮詢就診。由醫生檢查后,如果病情嚴重,再進行轉診或會診,之後再指定某一家合作醫院做手術,更理想的情況是,剛好合作的醫院就在患者的家門口,例如醫聯體的建立,患者就會省去長途奔波的勞苦,這是一種惠民的就醫渠道。

2017年8月「醫生聯合執業及醫療服務模式新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認為,醫生聯合執業將帶來醫療服務模式的改變。

醫生集團面臨的挑戰

葛堅教授曾經也是公立醫院的管理者,在他眼裡,醫生集團興起的現象「蠻有趣」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對政府和有關部門醫改政策的解讀有不同的偏差,各取所需,沒有全面、完整、準確地理解,如前述,政府舉辦的公立非營利性醫院提供的是基本醫療服務,公立非營利性醫院並非企業,不能一味追逐利潤。社會舉辦的營利性非公立醫療機構,作為公立醫院的補充,提供的是優質的、付費的一站式眼科醫療服務,如金眼科名醫集團等。

葛堅教授指出,如果醫生集團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可以為十九大健康中國的戰略實施——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也要注意解決下述問題:

1

醫生集團的目標定位要明確:首先是要把健康服務,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從宣傳、預防、公共服務、治療等方面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然後再考慮經濟效益,完善付費機制,讓患者看病能「瞧得上(accessible),瞧得好(accountable),瞧得起(affordable)」

2

加強專業團隊建設,對技術精益求精,以一流的技術為患者服務,同時要關注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健康

3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手段,應用大數據進行專業的篩選、組織、採集、共享、管理,把有關健康、康復、疾病防治的理念和知識用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和呈現

4

妥善處理好利益分配問題,醫生集團和醫院之間,醫生集團和醫生之間,醫生之間的關係都要實現互補、共贏

文:余伊玲

製圖:邱劭軒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