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之名:中國歷史上的「漢」政權得名來歷一覽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先後有劉邦創建的西漢、劉玄創建的玄漢、劉秀創建的東漢、劉備創建的蜀漢(季漢)、李雄創建的成漢、劉淵創建的趙漢、劉知遠創建的後漢、劉䶮創建的南漢、劉崇創建的北漢等9個能夠建構起完整的官僚體系並維持一定穩定局面的「漢」政權,他們的基本信息如下表:

除了它們以外,還有一些流動性、臨時性較強的「漢」政權,在歷史長河之中曇花一現,它們分別是:兩漢之際赤眉軍扶持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漢」、北魏末年邢杲建立的「邢漢」、南梁末年侯景建立的「侯漢」、唐朝末年朱泚建立的「朱漢」、金朝末年郝定建立的「郝漢」以及元朝末年陳友諒建立的「陳漢」,共計6個僅僅持續了一年左右且並未形成穩定局面、且沒有被傳統史家視為正式王朝的小型割據政權。

Advertisements

那麼,這14個曾經自稱為「漢」的政權,究竟是憑藉什麼理由,自稱為「漢」的呢?這麼多漢政權的皇室幾乎都姓劉,史家為了區別他們所慣用的「某漢」又是怎麼來的呢?寒鯤就為您一一解答。

漢之源起:漢水與西漢王朝

劉邦所建立的漢王朝,其得名是來自西楚分封時的封國稱號,也即來自西楚所分封的「漢王國」,而「漢王國」的得名,則因為漢王國的核心封地是漢水流域。所以,劉邦所建立的漢王朝得名可以用這樣的一個公式表示:漢水→漢中→漢王國→漢王朝,是一個典型的「以水為名」的國號來源。

漢水今貌

至於劉邦所建漢王朝,之所以被史家習慣上稱呼為西漢、前漢,主要為了以定都位置與時間先後兩種標準,與劉秀所建立的漢王朝相區分,兩者往往也並稱兩漢,劉邦的漢王朝由於帝都長安處於西邊且時間上早於劉秀的漢王朝,所以被稱為「西漢」、「前漢」。

Advertisements

漢之承繼:玄漢、東漢、赤眉漢、蜀漢

劉玄、劉秀、劉盆子、劉備四人均是劉邦的後裔,劉玄與劉秀均是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漢景帝子),劉盆子則是劉邦長子齊王劉肥的後裔,劉備則是中山靖王劉勝(漢景帝子)的後裔,均為西漢帝室的遠支宗親。再加上,新莽末年與東漢末年,仍有不少人期盼恢復到兩漢大一統時期的榮光,所以「漢室」依舊擁有強大的政治號召力,所以這四位劉姓宗親便會沿用「漢」這個國號,來為自己的政權賦予某種意義上的正統性。

劉玄的玄漢由於僅僅維持了兩年,為了與其他「漢」相區別,史家便以其「名」與「漢」相結合,便有了「玄漢」這個稱呼,當然也會用其年號「更始」,稱呼劉玄的政權為更始帝政權

劉盆子的赤眉漢,由於完全是赤眉軍所扶持,劉盆子僅僅是個傀儡,所以便以「赤眉」與「漢」相結合,當然也會用其年號「建世」,稱呼劉盆子的政權為建世帝政權

劉秀的東漢/後漢,是唯一可以與西漢在一統規模上與持續時長上相提並論的漢政權,所以便以其國都雒陽相對於長安的東方,以及時間上晚於前漢的「后」稱呼其政權為東漢或後漢。

劉備的蜀漢/季漢,由於始終偏居蜀中一隅,所以在「漢」前面加了一個地域限定詞,構成「蜀漢」。當然了,由於「蜀」本身原本就是曹魏與東吳當時用來貶稱劉禪政權的稱謂,加上容易後人誤以為劉禪政權自稱為「蜀」,所以也被稱作「季漢」,「季」是「伯仲叔季」排行中表示「最小、最後」的意思,所以「季漢」的稱呼,既是對劉備繼承漢室血脈的承認,也是把「季漢」與「前後漢」在時間順序上並稱的一種提法。

成都漢照烈廟:劉備祠墓所在

漢之攀附:漢趙、成漢

劉淵在平陽(今臨汾)建立的「漢國」,開啟了北方五胡亂華的序幕。耐人尋味的是,這個開啟五胡亂華序幕的匈奴屠各部人的國號,恰恰是最得中原民心的「漢」,歷史的弔詭之處可見一斑。

根據陳勇先生在《漢趙國論稿》中的考證,劉淵本身是當年在河西投降漢軍的匈奴休屠部後裔:并州屠各人,並非匈奴虛連題氏單于一族,劉淵在舉事前後便通過劉宣實現了某種類似「並譜」的舉措,從而把自己攀附成了虛連題氏後裔。我們知道,匈奴單于是與漢朝劉姓公主代代通婚的,所以虛連題氏也確實有著劉姓的血脈。劉淵便通過這一層漢匈王族之間的甥舅關係,把自己攀附到了「漢」的身上,並對漢民聲稱自己是為了復興「漢朝」而舉兵的,以此來獲取中原人民的支持。

那麼為什麼史家稱劉淵的漢為「漢趙」或「前趙」呢?這是因為,劉淵及其子劉聰兩代君主死時,平陽發生了兩次政變(劉聰殺劉和、靳准殺劉粲),平陽城內勢力受到嚴重削弱,鎮守長安的劉淵養子劉曜平定了靳准,順帶把國都、國號都改掉,這便建立了定都長安的趙政權,所以史家統稱劉淵、劉聰、劉曜的政權為「漢趙」。由於劉曜的趙政權始終與石勒的趙政權相抗衡,並最終被石勒所滅,所以史家便採用「前後漢」的套路,稱呼劉曜的趙政權為「前趙」咯。

李雄所建立的政權,起初就叫「成」,與公孫述當年一致,都是根據「成都」在古代的簡稱而起的國號,李雄死後(334年),成國內部發生了四年動亂,最終李雄的侄子李壽勝出,於公元338年稱帝改國號。由於公元338年距離蜀漢滅亡的263年僅僅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再加上亂世百姓對於漢帝國時代天下太平的渴望,「漢」的號召力很強,所以李壽便把國號改為「漢」。史家面對李雄李壽這種,一家子皇室前後兩個國號的情形,就按照「漢趙」的套路,統稱其為「成漢」了

漢之迴響:南漢、後漢、北漢

唐末以來,天下被節度使的藩鎮所割裂,進而形成所謂五代十國的局面,在五代十國的諸多政權中,共有三個「以漢為名」的政權,他們分別是唐末南海王劉䶮(岩)在廣州番禺建立的南漢政權,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開封建立的後漢政權,以及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在晉陽建立的北漢政權。

他們與兩漢劉姓帝室並沒有任何可以確證的親緣關係,甚至劉知遠、劉崇還是祖上被賜姓的沙陀人,所以他們之所以稱「漢」,僅僅是因為姓劉而已。

至於「漢」前面的那個字,劉知遠的後漢是因為「五代」中的「梁唐晉漢周」,均需與以前的同名政權相區分,而統一得名「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劉䶮的南漢與劉崇的北漢,則剛好都是轄境比較小的同期割據政權,一南一北,所以得名。

漢之雜聲:邢漢、侯漢、郝漢、陳漢

北魏末的邢杲、南梁末的侯景、金末的郝定、元末的陳友諒,他們四人的曇花式政權之所以稱「漢」,可能與南北朝時期、金元末年的族群矛盾有一定關係,但也有可能完完全全是因為當年的「漢帝國」很強盛,起這個名字可以「壯大聲勢」。

之所以在「漢」前加「姓」,在這四個政權本身不是很穩定,無法以「方位」、「先後」、「地區」為依據起名的前提下,這是最容易把這四個政權與其他「劉漢」區分出來的方式。


綜上,本文大體回顧完畢了所有在我國歷史時期自稱為「漢」的政權,為什麼稱「漢」,為什麼史家稱其為「某漢」的緣由如果想要獲得更多相關歷史乾貨知識,歡迎關注頭條號:寒鯤,我會在近期推出一個系列,專門解釋相關緣由。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