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茲鼓勵鼓勵的是啥

God will not look you over for medals,degrees or diplomas, butfor scars. (Elbert Hubbard, American writer, 1856-1915)

上帝並不看重你的獎牌、學位或證書,上帝檢視的是你的傷痕。

——阿爾伯特·哈伯德

美國作家,1856-1915

01

朋友跟我說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在他還很懵懂的年紀,一次期末考試,他考得還不錯,老師給他發了他這輩子的第一張獎狀,上面寫著:恭喜XX同學,在二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獲得第一名。特發此證,以茲鼓勵。當時的他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這個獎狀有什麼用。看到「以茲鼓勵」幾個字,卻找不到用來鼓勵他的到底是什麼。於是去找老師,詢問是否忘了發他鼓勵他的東西。老師和他解釋了半天,他終於明白原來老師是用這張「紙」來鼓勵他。然並不覺得有什麼卵用。

Advertisements

02

電影《人生遙控器》,男主忽然得到一部萬能遙控器,可以掌控時間,只經歷自己感到愉快的部分,結果忽然發現,自己和孩子越來越疏遠,妻子也離開了他,留給自己的是掙不夠的鈔票、大大的肚腩、空虛和迷茫感。為什麼妻子會離開我呢?為什麼孩子說我不懂他呢?影片中,男主是有時光機,可以後悔。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可能由於追逐更高的榮譽、更多的鈔票而忽視了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哪裡,為什麼活著。也會對內心漸行漸遠的愛人、孩子感覺到不理解,不理解他們的世界,我在外面辛苦掙錢,你們為什麼就不能理解理解我呢?你為什麼不能把孩子照顧好,把飯做好,把我照顧好呢?竟然有這麼多內心沒長大的孩子。

03

現在社會壓力大,心理問題高發,有些經濟狀況比較差的人可能會想,有錢了就不抑鬱了,買了房子就不焦慮了,還完貸款就不焦慮了,等還完了貸款想著再買輛車或者有2套房子就不焦慮了,結果就一直追逐下去。當然現實的問題終歸是問題,追求物質方面的更好享受也不是過錯。但是,也不能忽視了身邊的人,以及自己是誰。

Advertisements

學校里,學生會討好老師,對於老師的「口頭獎勵、小紅花」等等特別看重,這似乎預示著學生會在學校里有很高的地位。長大了,單位里也是這樣。為了追求領導的誇讚,晉陞的機會,互相攀比,互相挖坑,有些甚至激烈如宮斗。

就像此岸和彼岸,記得敘事療法傳播者李明老師講過,人生本沒有此岸到彼岸,總想著彼岸更好,會活不好當下的此岸,總想著以後會好的,難道就能忍受著當下的苟且嗎?人生可能忽然一下子到了終點,彼岸卻一直沒有到達,幸福永遠在前方,似乎永遠唾手可得卻永遠夠不到,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體驗過才是王道。

04

娜塔麗·波特曼13歲飾演《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女主,開始了邊拍戲邊讀書的生活,之後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她在哈佛校園中告訴她的師弟師妹們,「成功帶來的果實並不那麼值得信任。除非,你知道做事的目的。失敗帶來的果實也沒有那麼可怕,如果你知道做事的目的。」

你知道你做事的目的嗎?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得到的東西,是否值得,是否如當初想象的那樣:得到之後我就幸福了。有一個檢驗的方法,可能費了好幾年的力氣通過一個考試,得到了之後你的滿足感能持續多久,選項1:短暫的滿足,隨之而來的是漫無目的的空虛;選項2:無感,考過之後想接下去考什麼,像考試機器;選項3:不只是當下,每每想起內心都很快樂。

小結

那麼多拿來鼓勵我們的東西,到底以什麼樣的鼓勵我們的內心才能更富足呢?探索自我,先知道自己是誰,在哪裡,可能才會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樂。

有一個問題是問自己「我是誰」後面跟著數十個選項,除了名字,工作,學歷,職務,地位,你還是誰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