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707=尿毒症?3個對腎病的常見誤會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慢性腎病的發病率已經超過了10%,意味著每1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腎病患者。腎病雖然已經如此普遍,但很多人還是會產生一些誤會。

誤會一:腎病就是腎虛

腎病是西醫的概念,指的是腎臟方面的疾病。

腎虛是中醫的概念,這裡的腎並非是腎臟,而是「先天精氣」的代表,是一種虛稱。

腎病的特點是水、電解質失衡以及濾過和分泌功能下降導致的一系列癥狀,比如尿蛋白、水腫、貧血、氮質血症等等。

腎虛的特點是精力不足,體質下降,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人體功能減弱的癥狀。

腎病的治療目前已西醫為主,中醫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主要是以中成藥的形式出現。

腎虛的治療以中醫為主,西醫並沒有什麼辦法。

誤會二:尿蛋白就是腎病

有的人在體檢中發現尿常規中蛋白質一項出現了加號,就認定自己得了腎病,這是不對的。

尿液中出現蛋白質的最主要原因,當然是腎小球濾過屏障遭到破壞導致的蛋白質漏出。但還有其他情況,也會導致尿蛋白出現。

比如運動和高蛋白飲食,甚至長時間站立或者出現高原反應,都會導致尿蛋白出現加號,這種生理性尿蛋白,過幾天會自行恢復。

所以對那些第一次檢查出現尿蛋白的患者,醫生往往建議過一兩個星期再次檢查,就是為了排除生理性尿蛋白的可能。

誤會三:肌酐707就是尿毒症

臨床上為了方便起見,將腎功能不全按照血肌酐的數值進行了劃分,其中血肌酐超過707μmoI/L被稱為尿毒症期,而尿毒症期的治療手段是以透析為主,所以不少腎病患者形成了「肌酐707就是尿毒症」的觀點。

這是不對的。

尿毒症作為一個分期,不能單純以血肌酐值來判斷,還需要發病年限、腎臟體積、尿量等多個維度的判斷。

因為,血肌酐與腎臟受損程度並不成正比,很多時候,比如感染、運動、飲食等原因,會導致血肌酐迅速升高,這種情況只要將導致肌酐升高的原因解決了,肌酐會自己降下來。

但如果一看到肌酐超過700μmoI/L就立刻透析,雖然也能迅速降低肌酐,但這種替代性治療對腎臟本身也是一種傷害,就像激素雖然能抑制尿蛋白,但也會同時抑制人體自身免疫力一樣。

透析會降低腎臟本身的濾過功能,那些單純血肌酐升高的「非尿毒症期」患者,如果當做尿毒症一樣進行透析,很可能會真的提前進入尿毒症期。

比如本來尿量正常的患者,透著透著就沒尿了,就是提前進入尿毒症期的表現,是非常可惜的。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