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許昌漢關帝「霸陵橋」關羽的忠義事迹

漢關帝 「霸陵橋」,關羽別過曹操的追兵,去追尋桃園三結義的劉備。 許昌西郊的石樑河上,今日橫卧著青石砌成的灞陵橋,橋頭,豎有「漢關帝挑袍處」古碑,為明代總兵左良玉墨跡,新塑關羽挑袍巨大雕像,令人望而起敬。灞陵橋東,許昌城遙遙在望,橋西,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築群落——灞陵橋關帝廟。據《許昌縣誌》載,自三國以來,關羽忠義故事千古流傳,後人追念關羽功德,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由當地義士王宏道捐地三十畝,經多方資助而建成此廟

來歷

關帝廟山門楹聯曰: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騁時勿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關帝廟後院利用圍牆建造的東西對稱的回廓之中,彩繪46幅關羽生平事迹壁畫,向後人講述著關公忠義故事。廟院東鄰為桃園,塑有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塑像,春日至此,桃花如霞,遊人如燕,情趣盎然。

Advertisements

許昌灞陵公園位於許昌市魏都區,原名八里橋,是許昌AAA級景區,在許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潩河上,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灞陵橋從此名揚。

基本概況

原橋高於水面3米余,為三孔青石橋。橋面寬能并行兩車,橋長90米,兩岸楊柳成行,風景宜人,橋旁有《漢武帝挑袍處》石碑,為明末將領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為辭曹書,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又豎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論述關羽對曹操辭其金而挑其袍的過程,歌頌他「依曹已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潁州」。說他視高官厚祿若糞土,褒他「情深義重垂千秋,士民爭拜漢雲長」。清道光年間傅梓之《許州記》載甄汝舟懷古詩句,云:「野水四浸柳條,道邊殘碣記前朝。長髯勒馬橫刀處,萬古英風八里橋。

Advertisements

該橋時毀時修,原形早變,後來因興修水利,原橋已拆毀,僅存《辭曹圖》石刻一塊。

橋西有關帝廟,為後人追念關羽所建。廟為三進大院,有山門、鐘鼓樓、大殿、廂房、道士院等,並塑有關羽、曹操和二夫人像。其中關羽勒馬塑像神采奕奕,英姿颯爽,廟中古柏參天,碑碣林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曹操征討徐州,擊敗劉備。下邳之戰降伏關羽。曹操敬重關羽。回許后,深器之,厚待之。羽深知新恩,但不忘舊主,護劉備二夫人,千里尋兄。操甚惜之,追至灞陵橋贈袍獻酒,以餞其行。羽疑其有詐,立馬橋上,以刀挑袍,長揖而去。開始了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千古壯舉。為推崇關羽忠義仁勇,橋西建廟設像以祀。

運糧河橫貫景區,灞陵橋如彎月卧波;垂柳洄堤,野趣天成;古道殘碑,翠柏依舊;殿宇蔚然。是《中國文物古迹游》三國戰略旅遊線上一處著名景區。

灞陵橋景區是以橋、廟、園為一體的古典園林,是集旅遊、娛樂、休閑多元功能的綜合性園區。園林不僅規模大而且內容複雜多樣,在大園中又圍成若干小園的有「青梅園」,佔地2470平方米,內有人工湖、青梅亭、假山等,錯落於湖面之上,別有洞天。「桃園」內有結義亭、放生池等,形成了園中園。全園分別有多個景點組成,每一處景點都有其獨特的主體,意境和情趣;有「垂釣村」,「九宮八卦陣」,「弓箭射擊」場,另有水面一處,面積為30900平方米,有河心島、曲橋,並設有遊樂船。旅遊服務中心位於景區入口處,各項服務設施齊全,免費向遊客提供雨傘、茶水、針線包、各類景區宣傳品等。

自駕線路

進入許昌市區后,走許繼大道一直向西2公里處,見景區大門即到。

漢關帝 在「霸陵橋」,關羽別過曹操的追兵,去追尋桃園三結義的劉備。 許昌西郊的石樑河上,今日橫卧著青石砌成的灞陵橋,橋頭,豎有「漢關帝挑袍處」古碑,為明代總兵左良玉墨跡,新塑關羽挑袍巨大雕像,令人望而起敬。  灞陵橋東,許昌城遙遙在望,橋西,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築群落——灞陵橋關帝廟。據《許昌縣誌》載,自三國以來,關羽忠義故事千古流傳,後人追念關羽功德,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由當地義士王宏道捐地三十畝,經多方資助而建成此廟.  關帝廟  關帝廟山門楹聯曰: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騁時勿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關帝廟後院利用圍牆建造的東西對稱的回廓之中,彩繪46幅關羽生平事迹壁畫,向後人講述著關公忠義故事。廟院東鄰為桃園,塑有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塑像。

歷史來歷

據《許昌縣誌》載,自三國以來,關羽忠義故事千古流傳,後人追念關羽功德,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由當地義士王宏道捐地三十畝,經多方資助而建成此廟。 關帝廟山門楹聯曰: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騁時勿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關帝廟後院利用圍牆建造的東西對稱的回廓之中,彩繪46幅關羽生平事迹壁畫,向後人講述著關公忠義故事。廟院東鄰為桃園,塑有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塑像,春日至此,桃花如霞,遊人如燕,情趣盎然。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