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簡史》結尾的三個問題

​在《未來簡史》結尾,作者給讀者提出來三個問題,希望讀者在讀完這本書之後,能常掛於心:

1,生物真的只是演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數據處理嗎?

2,智能和意識,究竟哪一個才更有價值?

3,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演算法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時,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會有什麼變化?

第一個問題,先解釋下,演算法是指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演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

作者在書中介紹過,生物面對外界的所做出的決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擾,所做出的結果也就不同。生物如同演算法一樣,內置一套特定的程序,能夠做出不同的決策。

現階段我的理解,生物和演算法是很像的,作者用「只是」一詞把這兩者做了對等,看來他是十分相信這兩者的底層邏輯和運行規矩是一致的。

Advertisements

數據主義相信,生物是演算法一樣有些各自的邏輯計算處理著問題。在時間的緯度上,生命如同數據處理一般對數據採集、存儲、檢索、加工、變換和傳輸。

繼續現階段的認知,我同意作者的觀點,生物是演算法,生命是數據處理。

智能:從感覺到記憶到思維這一過程,稱為「智慧」,智慧的結果就產生了行為和語言,將行為和語言的表達過程稱為「能力」,兩者合稱「智能」,將感覺、記憶、回憶、思維、語言、行為的整個過程稱為智能過程,它是智力和能力的表現。

意識是人腦對大腦內外表象的覺察。可以理解為對於事物的思考的思考,既對於思考這個過程的辯識。

智能和意識,它們的價值都很大。從感覺到思維再到結果的行為,沒有如此有條理的話,將會變得繁雜無序。如果單單是智能,沒有意識對其的辯識,缺乏了客觀性不會有更好的思考。

Advertisements

這兩者到底哪個更重要,是在難說,都重要吧。

當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演算法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時,那就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吧。繁雜程序化的事物讓演算法來管理,它們不會意識到它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就像不那麼智能的我用著擁有各種智能演算法軟體的智能手機,用我的意識創造著這篇文章。

時間不早了,我的意識意識到該休息了,讓智能和意識都休息下,晚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