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譯「駝」背背後的辛酸往事

《我的體育老師》

四部大劇同時播,從早到晚緊忙活

年終歲尾,熒屏熱劇不斷,觀眾們是不是都有點兒追不過來了?不過大家再忙也忙不過張嘉譯,他出現在近期熱播的四部大劇之中,開啟瘋狂霸屏模式,早上忙著競選區長(《獵場》)、下午忙著上體育課(《我的體育老師》),晚上還要去救人(《急診科醫生》),救完人還要跑到隔壁小衚衕當「混世魔王」(《生逢燦爛的日子》)……

時隔半年,本報記者再次採訪了這位「霸屏男神」張嘉譯,聽他分享了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選戲像挑對象,喜歡上一個人就忘了標準

正在熱播的這幾部劇,有喜劇、有都市劇、有年代劇、有話題劇。張嘉譯對本報記者說:「選戲就跟挑對象一樣,可能你設想,另一半非要多完美,你才會跟她結合;但現實是,一旦你喜歡上一個人,什麼標準就都忘了。所以投緣是最重要的。其實我就是膽兒大,盲目自信。我不怕失敗,大不了失敗了再爬起來。對我來說,演戲的征服感永遠大於壓力感。」

Advertisements

《生逢燦爛的日子》

從沒覺得大器晚成,年過四十依然很嗨

總有人評價張嘉譯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明星,對此,張嘉譯說:「你們老把我說得這麼可憐,我其實一直都很嗨(笑)。我一直沒覺得我是大器晚成,從畢業開始就不斷地在拍戲,一直都挺好的。我看得比較清晰,在這個行業,誰也不可能永遠在巔峰,總有下來、進低谷的時候,起起伏伏。你要找准自己在哪個位置,保持生活的平衡。」

1970年,張嘉譯出生在西安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四個哥哥一個妹妹。那時候他還叫張小童,後來改名張嘉譯,是他自己的主意。「別人整天小童小童地叫,感覺自己老長不大似的。」

小時候一放學,張小童就跟朋友在大院里下棋、做彈弓、玩煙盒;夏天晚上,就夾著涼席跑到職工食堂的房頂上睡覺。「我那時候沒有一點兒文藝細胞,覺得搞文藝是女孩兒的事兒。」

Advertisements

高中時,他一度在體校練摔跤,如果不是報紙角落裡一則北京電影學院的招生廣告,他可能已經成了職業摔跤運動員。1987年,張嘉譯報考北京電影學院。面試要求形體展示,張嘉譯不會跳舞,只能做一段廣播體操。

北京電影學院馬精武教授曾回憶:「當時就覺得這個小孩兒比較端正,長得比較好看,而且挺有個性,挺質樸,挺耿的。」最終,張嘉譯被作為喜劇演員招了進去。

剛進電影學院時,張嘉譯出了名地害羞,害羞到第一學期排小品,竟沒和女同學合作過,「不好意思,臉紅」。張嘉譯自己回憶:「那時候胖,長相也算不上多帥。老師跟我說,你的形象很受局限,可能畢業以後不會演主角,可能更多只是演配角,但是你要堅持。」結果還沒畢業,張嘉譯就接到主角的邀請。1990年,他出演了第一部電影《魔錶》。

從1990年到2017年,27年時間,34部電影,超過1000集電視劇,張嘉譯可以算是影視界的勞模。他熱愛表演到了忘我的境界,觀眾可能都發現了,身高1米78的張嘉譯,走路總是彎腰駝背,即使在劇中也毫不避嫌。是劇情需要還是自身習慣?這背後的原因說出來十分辛酸。張嘉譯很要強,為了出人頭地,他演武打戲從不用替身,直接往水泥地上摔,結果落下了毛病——強直性脊柱炎。這病難以治癒,半個月要打一次針,幾乎每天都疼,疼得厲害了就必須得吃止痛藥。這也是張嘉譯現在走路直不起腰,一步三晃的原因。

「我演的大部分角色都比較爺們兒,他們身上都帶著一股勁兒。」張嘉譯說,自己打小就有英雄情結,覺得男人就該像男人。對於年紀,張嘉譯有自己的看法。他最喜歡的演員是馬龍·白蘭度和羅伯特·德尼羅,因為「太經典了」,從青年演到老年。他最大的理想是,「60歲的時候,能做一個表演藝術家」。

不管什麼時候,他都覺得不算晚。就像他信奉的《懸崖》里的一句台詞:能留下的,才是最好的。

《獵場》

孩子可憐,我也可憐,但男人就要在外「戰鬥」

2004年,張嘉譯與演員王海燕相識,結婚。2010年,兩人有了女兒張譯心。結婚這13年,張嘉譯被王海燕「慣」得不像樣兒。形容一個人懶,有句俗話叫「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張嘉譯回到家裡就這麼懶。衣服掉了,他走到跟前兒,抬腳就跨過去。王海燕「控訴」他,他說:「我認真反思了,我就在想,我當時為啥沒撿呢?其實,我是在想事兒!有時候我在家看劇本,是真的沒看見衣服,下意識地抬腳就跨過去了。」

「好像沒咋看你和媳婦一起拍過戲。」「我跟我太太一塊兒拍戲也有,我不會刻意地跟她一起演戲或是迴避,主要是看劇本怎麼樣,碰到合適的就一起演。『夫妻檔』也很好的,兩個人彼此熟悉,在一起演戲可能會有更多默契。但我倆要是都出來拍戲了,誰照顧閨女啊?」

張嘉譯說:「我對家庭挺歉疚,但這一路走來,太多人幫過你,現在到了你回報的時候,不可能去拒絕別人。不舍歸不舍,你還是得繼續在外面『戰鬥』,這是男人的本分。拍戲間歇,只要有時間我就往家跑,見不著面我就打電話,每天打好幾個。孩子很可憐,我也很可憐。她現在變化太快了,我覺得對一個父親來說,不能伴隨孩子成長是一件非常殘酷的事,所以我也一直在調整節奏。」

生活中的張嘉譯是嚴父還是慈父?張嘉譯說:「當爹的跟閨女能嚴得起來嗎?怎麼可能?她兩三歲時,有一次突然摳插頭,我下意識喊了一聲『不許動!』聲有點兒大了,特別突然,她哇一聲就哭了。現在她都記得,不動插頭。可能你平時都是跟她玩,突然說了一次,會格外記得清楚。但我印象里跟她大聲說話就那麼一次,基本上每次見到閨女,跟她說話聲兒都變了。我閨女也是,好好說著話,只要我一回去,馬……上……就不行了(模仿撒嬌聲)」

最近,《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在網上大火,張嘉譯也看了。「前幾季我都看過,這個節目非常好,孩兒媽也經常看。」問到他會帶閨女上節目嗎?張嘉譯哈哈大笑:「爸爸去哪兒?爸爸在劇組啊!(笑)沒辦法,我一直在拍戲。如果有《媽媽去哪兒》,她們娘倆去,我沒啥意見。」

「會讓閨女進娛樂圈嗎?」「她現在太小了,小時候她看到電視上正在播我的戲,會特別開心地說:快看,爸爸在電視里。我並不排斥女兒以後當演員,主要看她興趣所在,她喜歡幹什麼就去幹什麼,我都會支持。」

《急診科醫生》

享受悠閑自在的生活,演員和明星是兩碼事

「拿了這麼多獎,認識你的人也越來越多,給生活帶來了什麼變化嗎?」張嘉譯對本報記者說:「我覺得演員和明星是兩碼事,我特別希望周末沒什麼人搭理我、可以很自在地逛街。我小時候在西安,吃飯都是去夜市,這種生活我很喜歡,但選擇了這個職業,跟那種生活又挺矛盾的。不過我基本到現在也不迴避,吃飯該去哪兒去哪兒,只是有時讓同行的人覺得不方便,因為總會有人過來很客氣地拍照啊簽名啊,所以盡量找包間。去西安夜市吃飯,會選擇很晚、人很少的時候去,西安有太多好吃的東西。回西安老家,我還會到回民街上轉一轉,吃碗羊肉泡漠。我家門口賣涼皮的叫老吳,我上中學時他就在那裡,現在買涼皮的隊伍排得老長了,每次回去,我都會一邊吃涼皮一邊跟老吳嘮上幾句。我很享受這樣的生活。」

「你現在還會一個人去外地參加活動嗎?以前宋佳說你常常一個人拎著手機和煙就坐飛機去了。」「會啊!其實現在我也經常就一個人。有時候他們(助理)跟著還挺麻煩。你有胳膊有腿的,這都是特別簡單的事兒。我有時候(採訪)都不告訴他們,一告訴,他們就得準備這個準備那個,又要提綱又要看視頻文章的,麻煩。但現在沒辦法,被他們軟磨硬泡的,老得注意。」

「如今火的發紫了,片酬會再漲一漲嗎?」「我決定拍不拍一部戲,片酬多少基本不在我的標準之內,好劇本、好角色、好團隊會更重要。我沒那麼缺錢!」 (李子健)

運營人員: 周卉 MZ019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