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製法與姜的葯對配伍對中藥作用的影響,深入認識生薑的重要性

通過分析姜製法對中藥作用的影;響以及生薑葯對配伍中生薑的作用,.探討姜製法與姜的葯配伍關係,,以便進一步深入了解姜製法與生薑葯對的關係,,揭示方削中藥物配伍與炮製|的關係,,從而為理調配方劑、製作更多姜制中藥提供借鑒,

在方劑中有一些葯對配伍體現了中藥的炮製,同時一些輔料炮製也包含了方劑配伍的意義。

現就其中姜制中藥與生薑的葯對配伍,如姜半夏與半夏生薑葯對,姜制吳茱萸與吳茶萸生薑葯對等做分析總結,來說明二者的區別及相互關係,以期揭示方劑中藥物配伍與炮製的關係,從而為臨床合理調配方劑提供些許借鑒。

I 姜製法概述

姜製法是用生薑或生薑汁炮製中藥的一種方法,最早記載於南北朝南齊時龔慶宜的《劉涓子鬼機體作用具有選擇性,即對特定的臟腑經絡有特遺方》中半夏的炮製:「湯洗七逾,生薑浸一宿,熬過"! ]。其產生的理論基礎是《神農本草經中藥物配伍關係的「七情」,先有生薑的配伍應用,后才有姜製法的出現。現代常用姜制的中藥有半夏、厚朴、黃連、竹茹、草果、天南星.白附子等

Advertisements

2 姜制對中藥作用的影響

2.1姜制對中藥四氣五味的影響 四氣,即中藥的寒、熱、溫、涼4 種不同的藥性; 五味,是指中藥的酸、苦.甘.辛、咸5種不同味道。生薑,味辛,氣微溫,因此通過姜制可改變某些中藥的氣味,從而使其切合臨床病證,如大苦大寒之黃連易傷人脾胃,經生薑汁炙后可降低其苦寒性質,可發揮瀉火解毒而不傷胃氣的作用,並能健胃止嘔,用於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之證。

2.2 姜制對中藥作用方向的影響 中藥對人體的作用存在著不同的趨向性.有升、降、浮、沉之分。凡味辛、甘,性溫熱者多升浮:味酸.苦、咸,性寒涼者多沉降,這種屬性在- 一定條件下通過炮製是可以改變的。如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荃》中E 1;「凡製藥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酒制升提,姜制發散」1]。

Advertisements

2.3 姜制對中藥歸經的影響 歸經是指中藥對機體作用具有選擇性,即對特定的臟腑經絡有特殊的親和作用。通過炮製可在- ~定條件下改變中藥的這一屬性,明代李梃醫學入門]》E 1:「凡葯入肺蜜制,入脾姜制,入腎鹽制,入肝用酣,入心用童便」。黃連用薑汁炙的用意之一即為加強其專入中焦脾胃經,以增強清中焦火熱之效。

2.4 姜制對中藥毒性的制約 梁代陶宏景《本草經集注》日:「半夏,有毒,用之必須生薑,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另,宋代寇宗《重刊本草衍義》中對厚朴炮製的描述,E 1:「不以姜制,則棘人喉否。」現代藥理實驗證實了姜制的確能降低部分中藥的毒性和刺激性。如吳皓等門就姜製法對半夏毒性和刺激性的影晌做了研究,證明姜制半夏可消除生半夏對胃黏膜的刺澈以維持胃黏膜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表明姜制半夏可明顯降低半夏的毒性。

2.5 姜制對中藥補瀉作用的影響 生薑辛溫,性緩和,溫中健胃,用其做輔料炮製某些藥物,可改變其他藥物的攻瀉之性。如草果用生薑汁炒,以去其燥烈之性而取健胃之功。

2.6 姜制可增強某些中藥的降逆止嘔作用 生薑汁辛溫,可散寒止嘔,某些中藥經薑汁制后,能增強其散寒除滿、降逆止嘔的作用,如厚朴、竹茹。厚朴味辛主行散.長於運中焦之氣而疏利氣機,為行氣除脹要葯,經生薑汁炒后可增強其溫中和胃,降逆除脹之氣,《斗門方》以姜制厚朴為末內服以治氣脹胸悶、飲食不下.竹茹甘、微寒,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經薑汁炙后可增強其降逆止取之效,因此在用其治療胃熱嘔吐、妊娠惡阻時多用薑汁炙。

3生薑的有關葯對配伍

3.1吳茱萸、生薑 吳茱萸、生薑葯對見於《{傷寒論》的吳茱萸湯和《金匱要略》的溫經湯。吳茱萸辛苦、熱,主入肝,兼入脾、胃、腎經,溫肝暖脾,消陰寒之氣,行厥閑之滯,溫中止痛,降氣止瞘; 生薑辛、微溫,入肺、脾.胃經,走而不守,具溫散之性, 散寒化飲止痛。和胃降逆止取。二葯相伍,相須為用,吸肝溫胃、降逆止嘔、散寒止痛,同時生薑還可制約吳茱萸的峻猛之性,因此是方劑中常用的葯對配伍。

3.2 半夏、生薑半夏 生薑葯對見於《傷寒論》中生薑瀉心湯.小柴胡湯、旋復代赭湯以及《金匱要略》中的小半夏湯等。半夏辛溫而燥,降而不升,燥濕化痰,降逆止瞘,消痞散結; 生薑辛溫,降中有升,溫中止嘔,化飲除瑣。二葯相伍,生薑既能輔助半夏增強其化飲止嘔的作用,又能制半夏之毒,降低其毒副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共成化飲、止嘔的有效葯對,尤適用於痰飲或胃寒嘔吐。

3.3 厚朴.生薑厚朴 生薑葯對見於《僉匱娶略》的半夏厚朴湯,厚朴昧苦、辛。性溫,主行散,既消有形之實滿,又能散無形之濕滿; 生薑辛溫,降中有散,二者相伍,使燥濕化痍.下氣除滿之效增強,故用於治療痰氣鬱結之梅核氣。

4 討論

姜製法出現較晚,在此之前主要通過與生薑的配伍來發揮炮製的作用,如張仲景創立的方劑中,半夏生用時均配伍生薑,生薑汁或乾薑以起到炮製作用。現在,作為中藥的一種炮製方法,姜制可使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攻泄之性發生改變,制約某些中藥的毒性,增強某些中藥的降逆止嘔之效,從而使中藥適合病證所需,擴大中藥的應用範圍。而作為獨立的藥物,在方劑配伍中又可體現出其獨特的功效,從而發揮相須、相使、

相殺的作用時。現代藥理實驗表明姜制某些中藥比生薑與這些中藥配伍更能發揮出這些藥物的作用效果,如楊應勇等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姜制吳茱萸比吳茱萸生薑配伍中的吳茱萸鹼含量高,且吳茱萸與生薑配伍時,生薑的比例越多吳茱萸鹼含量越少,而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吳茱萸鹼是吳茱萸鎮痛的主要成分,因此在用吳茱萸散寒止痛時宜用姜制吳茱萸,且方中配伍生薑的量不宜過大。由此可知,某些中藥用姜制比配伍生薑更能發揮其特殊的功效。生薑的功效很多,通過合理配伍可發揮更多的治療作用,如與桂枝配伍可溫經活血散寒,與橘皮配伍可理氣化痰,而這些配伍又可作為我們開發更多姜制中藥的思路來源。

古人沒有現代科學的數據引證,但通過數千年的臨床經驗摸索總結出眾多中藥材的適應人群、禁忌人群,通過對各類中藥材特性的有效掌握,用炮製的方法實現了葯對配伍的組合應用,為一代代百姓帶來持續的健康保障,實乃醫者仁心!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