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最經典的本幫菜大賞

在上海,但凡「本」字開頭的都和本地人有關。本地閑話,區別於上海閑話;本地灘簧(滬劇),區別於京戲、崑曲、越劇及其他各地方劇種;本幫菜,區別於川、粵、京津、揚幫、蘇幫等外地菜系。

本幫菜這一概念的出現,大約出現於上世紀30年代,最初它是以弄堂飯店的形象為市民銘記並接受的。一開始,本幫菜就不可避免地留有家常菜的胎記,以豬肉、豬內臟、河鮮、豆製品和時令菜蔬為主要原料,選料是粗放的,邊角料也要廢物利用,至於烹飪手段,一般以紅燒、清燉為主。在長期實踐中,本幫菜的廚師們將不同原料、不同部位施以不同的烹制方法,吸取了蘇、浙、皖等地菜系的烹制特色,改濃油赤醬為重原味、重烹調,保持香、脆、鮮、嫩,形成了甜咸適宜、濃淡兼長、清醇和美的獨特風味,被稱為本幫菜。


蝦籽大烏參

蝦籽大烏參是本幫傳統菜中的頭道大菜。據說「八一三」淞滬抗戰期間,小東門外洋行街一批經營海味的商號生意清淡,大批烏參積壓倉庫,黑不溜秋的烏參像石頭一樣丟在馬路上都沒人要。本幫菜宗師楊和生獲悉后,與徒弟李伯榮、蔡福生等一起悉心鑽研,最終創製出一道上海風味的「蝦籽大烏參」,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載譽上海灘。

這是一道典型的功夫菜,首先要用火燎燒大烏參的外皮,經過漲發后,用油汆燙,加蝦籽、高湯和其它調味料連燒帶燉。光漲發這一道工序,就要用「六步法」,選料、大火烤、刮焦、浸泡、開膛去腸、洗凈,耗時7天左右。漲發好的烏參先入油鍋爆,再配以河蝦籽、紅高湯,產生鮮味……最後勾芡淋上滾熱的蔥油。上好的蝦籽大烏參色澤烏光發亮,質感軟糯中略帶膠滑咬嚼感,抖動後有明顯的飄移式浮動感。其味感是典型的上海濃厚醬香,而蝦籽的醇厚鮮香起到了點化的作用。


扣三絲

本幫名菜扣三絲,發源於浦東三林塘農家菜。昔時,滬郊富裕人家擺喜酒,將其作為一道主菜,紅、白色的細絲堆砌如小山,寓意「金山銀山堆成山」,希望子女成家后財源廣進。扣三絲是取雞胸肉、冬筍和火腿三種極鮮的食材,先片后切,片需薄如紙片,切需絲絲均勻,且每根絲僅有牙籤粗細。按照傳統做法,一盤扣三絲總共要有1999根。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這道菜食材雖普通,卻極考刀工,一道菜細切需耗時1小時、粗切也要耗時30分鐘。切成后的三絲塞入早已準備好的扣盅,不能斷、不能扭曲,上籠蒸透,再往透明的玻璃盆里一扣脫模,一座色澤分明的三絲寶塔矗立在盆子中央,澆上清湯,再飄兩三葉豆苗嫩芽,先不吃,已經把人看呆了。


紅燒河鰻

河鰻不用選太大,要紅燒入味,一斤三兩、頭小身圓的即可。在燒制過程中,要分別採用「大、中、小、文」四種火候,時間分別控制在5分鐘、10分鐘、10分鐘和5分鐘,最後再用大火收汁。經過火候的慢慢調理,使魚體膠質多溶於湯汁,不用澱粉勾芡,湯汁自然濃膩如芡(業內稱「自來芡」),保持了食材原汁原味的特點。成品都覆蓋著生抽老抽冰糖料酒熬煉的芡汁,紅潤光亮,外皮不破,實則軟爛脫骨,入口肥腴鮮甜,堪稱濃油赤醬類菜肴的代表。


草頭圈子

圈子和草頭,像是一對靈魂伴侶。圈子不是大腸,而是直腸。用大腸製作這道菜,彎彎曲曲,燒不成圈,味道也沒有那麼醇厚甜糯。最初人們是單獨燒製成紅燒圈子,但油脂太多,吃起來容易發膩;而草頭卻正好有「油抹布」之稱,其吃油能力非一般菜可比,因此就用草頭和大腸一起搭配,這樣,草頭吸收了大腸的油脂,而大腸又吸進了草頭的清香,兩者搭配起來大有「洗凈鉛華,摧剛為柔,清雅脫俗」的感覺,吃起來草有肉感,肉有草香,肥而不膩。


響油鱔糊

很多人在本幫菜館里必點的一道菜就是響油鱔糊,上菜的時候,常見到服務生一手托著鱔糊盤子,熱氣騰騰的鱔絲中間窩了一個洞,撒滿蒜泥薑末和蔥花,另一手拿著半勺燒得冒煙的熱油,來到餐桌前,放下鱔糊盤子,隨手將熱油澆在蒜泥薑末蔥花之上,只見「嗤」的一聲,煙氣、香氣、熱氣撲面而來,此時,色、香、味、形都達到了最佳的境界,故有「響油」之稱。而之所以這道以鱔絲為主料的菜要被稱為鱔糊,是因為成菜基本沒有湯汁,鱔絲上裹著濃稠的調味料,整盤菜吃完,盤底也不留湯汁,因此被稱為鱔糊。除了本幫菜,蘇州的蘇幫菜,杭州的杭幫菜,都有這道菜的身影,做法和口味也基本相同,但仍舊是以本幫菜的響油鱔糊最為知名。


油醬毛蟹

經典的本幫菜肴之一。該菜品是將處理乾淨的毛蟹在蟹身上蘸上少許鹽,順便在麵粉碗里按一下,以免蟹黃流失,再放入鍋內,放一把碧綠生青的毛豆,加紹酒、醬油、糖及適量水燒至蟹熟,稠濃湯汁著芡,淋油出鍋即成。麵粉封住鮮美的蟹黃蟹膏,酒氣升騰去腥,收汁勾芡出濃郁的醬汁,便將蟹天然的鮮與海派風情完美結合了起來。煮成的油醬毛蟹色澤橘紅,被濃厚的醬汁包著,內里肉質嫩極了。此菜色澤鮮紅,滷汁濃油赤醬,緊包毛蟹,肉質鮮嫩,味香濃郁。


油爆河蝦

上海油爆蝦,選用鮮活青殼的大河蝦,油溫達到200℃,食材才能下鍋。高溫油爆後放入蔥、姜、酒、醬、糖製成的濃汁中燒煮,成品蝦肉熟而不老,蝦殼脆而不焦,紅亮圓潤,殼脆肉酥;汁濃入味,咸甜適中才算正點。這道菜對火候的考校,有如教科書一般的嚴格。


紅燒划水

上海人大多愛吃紅燒划水,「划水」,即為青魚尾巴。烹飪這樣一道紅燒划水,並不耗費多少精力,也無私房秘方可言,所有調料只三味,醬油、糖、酒而已,輔以小蔥、生薑去腥,只此幾樣,足矣。偏偏簡單的調味卻調出了流傳長久的上海紅燒味道,雋永綿長。成菜關鍵在於起鍋前的最後一次顛翻,此時魚尾已熟,若無呵護嬰兒般的細心,則魚尾必斷。以正統紅燒手法烹飪,只用醬油料酒調味,文火燜、大火收,以冰糖收汁,色澤紅亮。燒至到位時,滷汁稠濃、肥糯油潤、肉滑鮮嫩。


糟貨

用香糟和香糟滷製菜,是上海菜特有的一種烹飪方法。每到悶熱的夏天,難有胃口,糟貨剛好登場。糟貨有「生糟」、「熟糟」之分,以原料入糟前的生熟來區別,「熟糟」多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先用黃酒糟、黃酒加鹽、糖,香料調成糟鹵,再把煮至剛熟的原料浸入,入冰箱,幾小時即成。上海人怪來兮,一頭豬從頭到腳、排骨下水,乃至雞鴨鴿鵝、魚蟹蝦貝、毛豆茭白、花生麵筋,全可以拿來糟一下,糟法大同小異,而各曲盡其妙。糟貨成品一般色淡、味鮮、涼爽、耐嚼,妙在那一股或濃或淡、若有若無、似酒香非酒香的糟香,苦夏的人們少有不聞香色動,胃口大開的。


八寶鴨

八寶鴨在上海人的心目中是一道節慶大菜,被賦予了不同尋常的意義。「八寶」一詞,在中國的民俗中素來代表豐富的吉祥,古典傢具中就有八寶螺鈿嵌的工藝。那麼鴨子的「八寶」從何說起呢?所謂八寶,有雞丁、火腿丁、鴨肫丁、冬筍丁、香菇丁、杏仁、栗子、乾貝等,與洗凈的上等糯米一起拌勻,加酒、鹽、蔥、姜等調味,塞入鴨膛內,再把膛口縫好。鴨子也必須選用足1.5斤重的草鴨才能塞進足量的餡料,制出肉酥料足的八寶鴨。處理好的鴨子下油鍋炸四十分鐘,然後墊上棕葉上籠蒸四小時以上,待到出籠,香味四溢。


糟缽斗

「糟缽斗」堪稱一道古董級名菜,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對於一些老上海來說,它幾乎就是上海味道 的化身。。據清楊光輔在《淞南樂府》中所述,當時烹制此菜,將豬的內臟、豬腳爪、鮮湯和香糟鹵同放在小缽頭裡上籠蒸制,從而使菜肴糟香撲鼻,鮮香濃郁,極負盛譽。

能稱為經典的菜肴,往往都有各自的絕招。「糟缽斗」成品要求配料酥香糯軟,腥臭雜味盡除。因此,洗滌內臟與烹制火候便成了此菜好壞的關鍵。豬耳要刀刮、豬腦經漂水、豬肚需鹽搓、豬肺得灌水、豬肝要鹵煮,每一環節都不能馬虎。烹制時,必須是小火長時間燜燉,直至肉糯湯濃。此外,「糟缽斗」的精華在於「糟」,而難處也在於此。糟香不僅要「正」,還要追求「雅」。因此,在吊糟鹵的時候,需要放些許江門陳皮、干桂花與黃酒、糟泥一起餳,這樣吊出來的糟鹵自有一股清雅的味感。而糟鹵的加入,時間上也有講究,只有在離火前1~2分鐘放,才可保持菜品糟香醇厚、滋味悠長。


四喜烤麩

烤麩是用帶皮的麥子磨成麥麩麵粉,再在水中搓揉篩洗而分離出來的麵筋,經過發酵蒸熟而成的。四喜烤麩是非常經典的上海家常菜,但並非每個人都搞得清楚「四喜」是指哪四喜。「四喜」指的是木耳、香菇、金針菜和鮮筍,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筍改為花生米。四喜烤麩可以熱吃也可以冷吃。海派的做法,烤麩是需要經過油炸的,烤麩吸滿湯汁,每樣東西都燉得味道濃郁。烤麩像海綿一樣多孔,所以配的東西最好比較鮮香多汁,吃起來才能鮮美。


白斬雞

陸文夫的《美食家》里,朱自冶孔碧霞水陸紛陳的家宴上有這一道;王安憶的《長恨歌》里,王琦瑤請嚴師母和毛毛娘舅第一次便飯也有這一道。從前上海人過年的時候,怎麼也要想辦法弄一隻活雞,做只白斬雞,無雞不成席,這是年夜飯上最撐檯面的一道冷盆。

上海的浦東三林塘的草雞最正宗,一歲多的新雞皮緊,肉嫩,油勻,味鮮。浦東還出一種驐(音:敦)雞,即被閹割過的公雞,因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只只重達五斤以上,諢名「浦東九斤黃」,鮮香肥美尤在新母雞之上,現在實屬難得。

白斬雞的烹飪方法是最最簡單不過的了,不過也考火候。兩斤半上下光雞一隻,冷水淹過四分之三雞身,加蔥姜、料酒,大火煮沸,轉小火十分鐘,中間可翻一面雞身,熄火后燜十分鐘。這兩個十分鐘,即是要訣。這樣燜出來的雞肉極嫩,雞腿骨中骨髓仍然鮮紅,甚至帶有少許血水,是白斬雞的最佳狀態。燜過十分鐘后的雞小心撈出,在大量涼水中沖透,使雞皮緊緻,口感韌中帶脆。待雞徹底冷透,表面略干,即可動刀斬件。現在上海各飯店和熟食店都經營「白斬雞」,不僅用料精細,而且還用熬熟的「蝦子醬油」同雞一起上桌蘸食。此菜色澤金黃,皮脆肉嫩,滋味異常鮮美,久吃不厭。


糖醋排骨

雖然追究起來糖醋屬於浙江菜的做法,但糖醋排骨已經成為了一道地道的上海特色的本幫招牌菜。此菜既可熱吃,但大多還是作為一道冷盤,無論是家宴還是在高檔酒家上的宴席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可謂酸甜可口,肥而不膩,百吃不厭。

上海人燒糖醋小排,選的排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肋排,而必定是前腿夾心肉上的那一段排骨,上海人稱之為「小排」,雖然小排骨的肉不多,但是肉頭嫩,精肉中夾一點肥,這樣的肉吃上去不會顯得干、老。買來的小排先用冷水浸一會兒,以便將肉中的血水逼出來。然後瀝干、倒入黃酒、精鹽、腌制一下。要烹飪前倒入澱粉均勻上漿,起油鍋熱油至六七分,用中火油氽至金黃色,外酥里嫩即可。傳統的糖醋排骨講究酸甜在外,香酥脆在里,肉質鮮嫩在內,全憑一個「氽」的功夫。油氽過的排骨瀝去油,另起鍋,倒入料酒、醬油、糖、鎮江陳醋、適量清水至燒開成糖醋汁。糖醋汁稍許用中火滾一滾,揮發掉一些「生醋」味兒。倒入水澱粉勾芡,將炸好的排骨下鍋翻炒均勻,撒上烤香的白芝麻和少許蔥花點綴一下即可。


雞骨醬

雞骨醬是正宗上海名菜,所謂雞骨醬,並不是真正用雞骨熬醬,而是用切塊的老母雞,加濃醬翻炒而成,醬料炒的夠稠,拌飯,絕配。


楓涇丁蹄

據清末民初《清稗類鈔?飲食篇》中記載:「嘉善楓涇聖堂橋堍,有丁義興者,百年老店也,以善制醬蹄名於時,人呼之曰丁蹄……味至佳,載入郡志,膾炙人口。」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岩將楓涇丁蹄敬獻皇家,從此「楓涇丁蹄」成為江南貢品。

傳統上用來做楓涇豬蹄的原料,是楓涇「杜種豬」,乃著名的太湖良種,也算是「根正苗紅」。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它細皮白肉,肥瘦適中,骨細肉嫩,一煮就熟。切片宜薄,下刀要快,切面才能幹凈。再細看,這丁蹄湯凍、皮、脂肪、肉層次分明;一片入口后,嚼起來微甜酥軟,肥而不膩,確實美味。


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是一道典型的上海菜,它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早在40年代,九江路上的同龢館廚師們參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製法,在炒好的辣醬上澆上一個蝦仁「帽子」,又對炒辣醬的原料進行了調整充實,用蝦仁、雞肉、鴨胗、豬腿肉、肚子、開洋、香菇、筍片等八樣主要原料烹制,故稱它為「八寶辣醬」。看懂了沒,八寶辣醬最早實際上就是一道醬料菜,既能飯菜合一,又能把菜拌在飯里吃,名副其實的下飯神器。

雖然的確是有八種口感各異的主料,但八寶其實卻非這道本幫菜肴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那個所謂的辣醬。這是一種甜、咸、辣、鮮兼而有之的一種複合味,這種極富上海特色的醬香揉合了「鮮爽開胃」與「掛口持久」這兩重極為矛盾的味感。而當這種輕與重、柔與剛、淡雅與濃烈、活潑與老沉的味感同時衝擊你的味蕾時,你才會明白什麼叫做味道的穿透力!


青魚禿肺

禿肺,其實不是肺,而是野生大烏青的魚肝(俗稱「肺」)。青魚禿肺的傳統做法,是取5斤以上的大烏青,在到達碼頭時活摘魚肝,才能做成一份。另根據美食家沈嘉祿老師的說法,每年清明過後到桂花始放這段時間裡,烏青養得最肥碩,才是品嘗青魚禿肺的好日子。這道菜最早是在民國初期誕生於上海老正興菜館,一份菜需用15到20條青魚的魚肝,經反覆洗凈后,加上筍片、蔥姜、黃酒、醬油、糖等調味相配,製成菜肴,名為「青魚禿肺」。

由於禿肺含有大量純魚肝油,經熱稍煎及調味后,被賦予了嫩如豬腦、豐腴如鵝肝的口感,曾有老食客如此形容這道菜,「狀如黃金,嫩如腦髓,滷汁濃郁芳香,入口未細品,即已化去,餘味在唇舌之間,久久不散」,還有食客甚至說它比西餐里的鵝肝還要肥美。要燒這樣一道正宗的青魚禿肺,魚肝要活取,死魚的魚肝味道發苦。處理魚肝時,要去凈兩側的黑線,不能有腥味,還要小心不弄破魚膽。煎魚肝和最後勾芡時也要小心,出鍋時要保證肥嫩的魚肝一個個形態完整,烹飪過程一不小心,就要前功盡棄。正因為取材和製作的繁複,讓青魚禿肺幾近失傳,目前在上海仍敢於挑戰它的餐廳寥寥無幾。


紅燒肉

很多人給上海菜貼上了「濃油赤醬」的標籤,認為它的特色就是「汁濃、味厚、油多、糖重、色艷」,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上海本幫菜中的紅燒類菜式更加確切一些。本幫紅燒肉加入大量醬油、大把冰糖,經過幾十分鐘的燜燒,不用勾芡,湯汁自然濃稠如芡,成品紅潤光亮,堪稱濃油赤醬類的代表。蘇幫紅燒肉走燜的路子,香甜軟糯、入口即化,本幫紅燒肉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道「小火炒肉」的工序,因此本幫紅燒肉的原名叫做「炒肉」。連皮在內肥瘦夾花一共七層的五花肉一經炒過,瘦肉層緊而不僵,絲縷清楚,有火腿香,肥肉層將融未融,潤而不膩,肉皮粘糯、微韌,口感層次比燜出來的蘇幫紅燒肉更加豐富。


本幫熏魚

熏魚屬於本幫上海菜的冷盤主打,也是上海外事宴請的主選菜。熏魚雖名帶熏字,其實並不是熏制的,而是採用先腌后炸再腌的工藝,選青魚肚檔的部分,加醬油和糖腌制四個小時以上。這時必須加一點糖,是確定熏魚味道層次和基調,不使醬油之味獨斷專行的意思。同時調製一個腌料備用,這個腌料,要下大量的糖,務必使醬油的鹹味和糖的甜味分庭抗禮,不分仲伯才行。在陰涼處晾乾魚片表面。起大油鍋,油溫八分左右氽炸。因腌料里有冰糖,糖經高溫會發黑,所以本幫熏魚做出來黑魆魆的,像煙熏過,也算實至名歸。魚塊冷卻后復炸一次,滾燙的炸魚立刻浸入預製的腌料里,魚肉收縮,吃透湯汁,即可撈出。這樣做出的本幫熏魚外層味濃香甜微脆,中間是轉折的咸鮮味,最裡面的魚肉仍是白色的,保持了青魚肉原味和肉質鮮活彈性。表裡不一,俱美。


腌篤鮮

腌篤鮮,屬於江南吳越特色菜肴,現已是上海本幫菜、蘇幫菜、杭幫菜中具有代表性的菜色之一。三聯主筆朱偉在文章中提到,腌篤鮮這道美食,被譽為「上海人的最愛」。

所謂「腌」,指的是腌制過的鹹肉,以金華火腿為上;「鮮」則指新鮮的豬肉或排骨、蹄髈和新鮮的竹筍。「篤」則是上海話中小火慢燉的意思。「腌篤鮮」當然就是用腌肉、鮮肉和筍一起燉的湯了。這道菜的奧妙就在菜名的「篤」字上。「篤」是用極微弱的火,將食材長時間慢慢煨燉,因為在烹調時,鍋中會發出「咕嘟」聲而得名。由於長時間燜燉,食材的原味完全釋放出來,成品色澤腴亮,口味醇厚而滑潤。筍的鮮味自不必說,而腌制的鮮肉經過時間的打磨產生了特殊的臘香味,再加上鮮肉的那一絲新鮮滋味,三者疊加在一起,無需任何調料,已經美味的無以復加,無愧於「高湯之王」的稱號。


據統計,上海共有4000多家本幫菜館,敢稱泰斗的,是一家人均90元左右的小菜館,叫做三林本幫館。三林本幫菜還列入了浦東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末民初,一批一批身懷著精深烹飪絕技的三林廚師,也紛紛搶灘上海,開設本幫菜館,最為著名的是三林本幫菜創始人、上海德興館創始人之一李林根先生。經他操作的本幫菜肴,均細膩嫩滑,鮮美絕倫,故聲譽日隆,以「本幫菜」遂馳名滬上,魯迅、白楊、周信芳等社會名流紛紛蒞臨品味。

李家五代為廚,專註做本幫菜,李林根之子、三林本幫菜傳人,從清末傳承至今寫就草根傳奇的李伯榮14歲拜上海德興館大廚楊和生為師,悉心專研本幫菜的烹飪技法,學成后先後在德興館和上海老飯店等本幫飯店掌勺,堅持本幫菜的特色和開發新品種,掌勺近70年。李大師后被上海餐飲界公認為「上海菜的泰斗」和「本幫菜一代宗師」,「國寶級烹飪大師」,「舌尖上的本幫菜泰斗」,「鏟刀幫廚神」等多項神級榮譽。廣采博覽,大膽嘗試,東西南北,共治一爐,在傳統的烹飪技法燉、燜、煨、炊、燒、熗、煎等基礎上,導入西菜的烹飪方法,採用烙、烘、烤、灼、扒等多種手法,三林本幫菜又有創新和發展,將三林本幫菜帶入美味佳肴的臻榮境界。

而李伯榮之子李明福,早年在星級酒店做主廚,后被日本人「挖牆腳」,遠赴日本做了兩年主廚。回國后,自己開起本幫菜店做起老闆。2008年,三林本幫菜被列入浦東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李明福成為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如今,李明福已將這門技藝再傳承給自己的兒子李巍和李悅。典型的中國廚師世家,在如今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餐飲市場,牢記傳統執著傳承本幫菜的經典,這種精神令人敬佩。


本文由廚影美食編輯整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