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於橋水庫pH值的可行措施

——水利學院「天津市薊州區水情水資源調查團」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天津市薊州區水情水資源調查團」實踐隊隊員在對於橋水庫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於橋水庫的PH值偏低,在詢問工作人員並查詢相關資料后,我們得到了以下結論:

溫度是pH值升高的因素,目前尚無力通過人工措施調節局部水域的氣候條件,只能通過對水草的遏制和調整輸水調度運行來控制pH值的上升。由於對水草控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考慮利用輸水調度進行有效調控是較為可行的手段。

1、在水庫上游建立前置庫

前置庫可大幅度減少引灤輸水和河道洪水污染負荷的直接入庫量。根據1983~2002年於橋水庫河流入庫污染物濃度和污染負荷量的分析,河流入庫污染負荷占於橋水庫全流域入庫污染負荷量的90%,汛期洪水和引灤輸水均存在高污染負荷水頭段現象,將高污染水頭段導入前置庫進行水生植物凈化處理可大幅度削減污染負荷的直接入庫量。高污染物濃度洪水進入前置庫后,經10~15d滯留期經水生植物凈化后,再調入水庫,既減少污染負荷的直接入庫量,又不損失水資源。

Advertisements

2、水量控制

盡量使於橋水庫蓄水量控制在1.5億m3以上,低於1.5億m3時,水庫水體的承載和自凈能力較差,加之受到氣溫、水草生長、引水水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水庫水質很有可能降到III類水以下,不再適合作為飲用水水源。

3、盡量選擇合適的引水時間

引水時避開5、6、7、8月,使引水期與水草的生長期、氣溫高溫期錯開。最好每年進行2次引水:第1次在汛前利用2~4月,最多引水3億m3左右,引水歷時60d左右;第2次在汛后利用9~11月,最多引水3億m3左右,引水歷時60d左右。按照目前於橋水庫日供水160萬m3計算,於橋每年向市區供水6億m3,月供水0.5億m3。假設於橋水庫最低蓄量控制在1.5億m3,在引水后水庫蓄量最高達到3.5億m3,一方面可以保證於橋水庫的汛期行洪安全,另一方面可以相對改善於橋水庫水源地的水質狀況,提高水庫水體的自凈能力。

Advertisements

4、水生態控制

恢復水庫生態系統,適量放養食藻魚類,同時要保證水庫魚類的種群和數量,加強水庫漁政管理,防止魚類資源的濫捕(現電魚、葯魚、地籠等濫捕現象嚴重)。

水的PH值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標準,在本次調查中,隊員們收穫了許多水的PH方面的相關知識,雖然天氣炎熱,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充滿意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