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溺水急救錦囊(必備)!

據國家衛計委和公安部的統計顯示,我國每年有近5萬名0到14歲兒童死於意外傷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兒童高達2萬名,佔40%!這一可怕數字的背後,一部分是因為對溺水知識的缺乏,沒有準確判斷溺水意外的發生,或者不懂急救措施,因錯過了急救黃金時間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警惕!對兒童溺水判斷的誤區

孩童溺水時,很多溺水者尤其是不會游泳的孩子在溺水時,並不像多數人以為的那樣,會猛烈拍水大聲呼救;相反,溺水幾乎總是悄然發生,很可能大人就在附近而渾然不知。調查顯示,90%的孩童發生溺水事故時,由於「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溺水」,耽誤了救援時機。

以下的10種情形可直觀判斷是否溺水:

家長別大意

1. 小孩在戲水時會發出很多聲音,當發現孩子安靜無聲時,馬上要去看看怎麼回事。

Advertisements

2. 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里,或呆在開放的水源邊。

3. 兒童在水中或水旁,家長與兒童的距離要伸手可及,專心看管,不能分心,不要聊天、打電話、做家務。

4. 在兒童乘船、嬉水、學習游泳時,家長應為兒童準備並使用合格的漂浮設備,如救生衣等。

5. 不要以為孩子套游泳圈就沒事。游泳圈表面特別滑,一旦滑落,孩子就很容易溺水。

6. 有的家長讓孩子躺在游泳圈上,用手托著孩子雙腳在水中遊走。萬一孩子落水,水會直接灌水肺中。

發現溺水如何施救

√ 首先要大聲呼救,叫更多的人來幫忙。如果溺水者離岸邊不遠,可將救生圈、繩索等救生物拋給溺水者。特彆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盡量不要下水營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定:「未成年不能參加搶險等危險性活動。」這也是學校為什麼要強調學生游泳要由家長帶領。

Advertisements

√ 下水營救時,一定要大聲告訴溺水者,不要驚慌,有人在救你。

√ 在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後採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將其往岸邊帶。溺水者因為逃生意識,碰到任何東西都會用全身力氣去抓住,會死死勒緊救護者,迎面施救很可能讓兩個人都陷入危險。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急救措施:

1.清醒,有呼吸有脈搏:

呼叫 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員或送醫院觀察。

2.昏迷(呼叫無反應),有呼吸有脈搏:

呼叫120,清理口鼻異物,穩定側卧位,等待救援人員。密切觀察呼吸脈搏情況,必要時心肺復甦。

3.昏迷,無呼吸有脈搏:

類似「假死」狀態,患者喉痙攣,無呼吸,脈搏微弱瀕臨停止,此時僅僅給予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脈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強。恢復呼吸后,可側卧位,等待救援人員。

4.昏迷,無呼吸無脈搏:

即刻清理口鼻異物,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切記同時呼叫 120,並持續復甦至患者呼吸脈搏恢復或急救人員到達。

溺水的搶救順序為: 打開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

注意!這種急救方法是錯誤的

控水法由來已久,花樣繁多如牛背馬背顛簸、倒掛在樹上,腹部衝擊,還有微信流程非常廣的「倒背著跑」......

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后的孩子,被大人倒背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種方法其實並不正確(記者核實,最後孩子其實並未得救)。

現在醫學已經明確,控水拖延復甦,加重誤吸,明顯增加死亡率。指南明確指出,沒有證據表明水能成為阻塞氣道的異物,不要浪費時間用腹部或胸部衝擊法來控水。

而且控水過程導致胃內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誤吸風險,有害無益。

家長教育別放鬆

1. 不要獨自外出遊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 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四肢易抽筋者不易游泳,更不要到深水區游。下水前先活動身體,水溫太低時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適應水溫再下水游泳。

3. 游泳時,若腿部抽筋,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救助。

4. 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游泳過程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家長千萬記住,永遠別讓在水中的孩子離開你的視線!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