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與氣功

眾所周知,《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醫學上有重要地位,其「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卻鮮有人研究黃帝內經與氣功的關係,其實黃帝內經奠定了氣功的基礎,雖然內容分散於各篇,但是從理論、方法到治療都有所論述,例如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載:「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從氣功鍛煉的角度看,這正是古人對遠古時期人們修鍊氣功的境界的描述。呼吸精氣,相當於呼吸調息;獨立守神,相當於意守調心;肌肉若一,相當於調身的姿勢動作。可見那時的練功已經有了三調的雛形,所謂的「道」就是客觀規律,認識了客觀規律,即使肉體生命已不存在,但是認識到的客觀規律這種精神產品是永垂不朽的,《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是一種社會醫學,《黃帝內經》奠定的氣功學,古時稱為「黃老之學」恰巧符合當代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素問-上古天真論》言「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是說隨時躲避致病因素,清心寡欲,保持安靜愉悅的心情,精神固守於內,人體的一切機能都會正常發揮而不受干擾,於是就不會生病,這正是氣功鍛煉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理。氣功療法在《內經》中稱為導引、按硚、行氣,《靈樞-病傳》將導引、行氣、按摩列為諸法之首。《靈樞-本神》指出:聰明的人善於養生,必然使自己適應外界環境變化,安居樂業而不使情緒波動,調節男女性生活以及作息動靜等,不使太過或不及,這樣才能不生病而長壽,氣功學正是在這樣的養生理論指導下發展起來的,在《素問-刺法論(遺篇)》中更介紹了氣功治療慢性病的方法,腎虛證的慢性病患者可在寅時(早上5-7點)面南靜坐,排除雜念,調息入靜,行深呼吸,略作停閉,在吞咽津液7遍,使舌下唾液源源不斷的分泌。後世練功的「入靜」、「氣貫丹田」、「舌抵上齶」、「叩齒咽津」、「玉液還丹」等也都由此而來,《素問-寶命全形論》、《素問-八正神明論》、《靈樞-九針十二原》等篇都指出:一個高明的醫生,應該懂得心理和生理的關係,重視研究人的心理狀態,不但要掌握養生理論,而且要進行氣功鍛煉,有所體驗。這就是守神的上等醫生。同樣的 路泉剛、穆國庫、李艷琴著的《向佛門學點養心治病之道(解讀國醫養生經典)一書也提出了同類觀點。《素問-生氣通天論》說「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這可以理解為古人用氣功鍛煉的方法來開發智力。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