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丹毒,捲土重來的「新疫病」!

曾經被稱為改革開放前危害中國養豬業最主要的「三大疫病」之一的豬丹毒病,近幾年又重新進入公眾的視野。早在20 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對豬丹毒提供免費免疫,該病在我國已很少發生。近幾年,隨著我國養豬產業的快速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程度的提高,瀕臨滅絕的傳統疾病死灰復燃,在規模化豬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給養豬產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尤其近一兩年來我國南方江西、浙江、湖南等地該病日趨活躍,呈散發性或地方性流行,造成不少豬死亡。

豬丹毒病俗稱「打火印」,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豬丹毒病屬於二類傳染病,因其是常見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潛在因素,因此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豬丹毒桿菌分為兩種,即紅斑丹毒絲菌和扁桃體丹毒絲菌,其中僅紅斑丹毒絲菌具有較強的致病力,對豬易感性高。目前發現共有25個血清型及1a、1b和2a、2b亞型,從急性敗血症分離的菌株多為1a型,從亞急性及慢性病理分離的菌株多為2型。就目前研究而言,關於豬丹毒桿菌的致病性問題,細菌產生的神經氨酸酶是可能的毒力因子,這種酶有利於菌體侵染宿主細胞,從而減弱宿主的黏膜蛋白等對機體的保護作用。

Advertisements

前期 母豬發生豬丹毒病,皮膚出現大量方形、菱形丘疹

豬丹毒病一年四季均易發,無明顯季節性,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發,通常3-6月齡的架子豬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臨床癥狀多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的病豬體溫突然升高到42℃以上,1~2 天後皮膚迅速發紅,呈全身性敗血,指壓退色,俗稱「大紅袍」;亞急性型通常在1~2 天 內身體不同部位,尤其胸側、背部、頸部至全身出現界限明顯,圓形、四邊形,有熱感的疹塊,俗稱「打火印」,指壓退色,疹塊突出皮膚2~3mm,大小約1 至數厘米,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乾枯后形成棕色痂皮。慢性豬丹毒癥狀多見於關節炎,病豬四肢關節腫脹,驅趕時行動困難,慢性豬丹毒不易診斷,需藉助實驗室診斷方法。

Advertisements

中期 疹塊型豬丹毒,皮膚出現方形丘疹,突出體表

近年來,豬丹毒病的發生絕非偶然因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由於近年來人們所關注的話題是豬偽狂犬病的變異毒株,豬圓環病毒2型的再次暴發及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而很早以前存在的疾病往往會被人們所忽視;

2、以前「豬三聯」疫苗(豬丹毒、豬肺疫和豬瘟三聯疫苗)幾乎每個豬場都會打,現在只打豬瘟,導致另兩個病就會逐漸多起來;

3、以前對豬丹毒特效的青霉素,目前由於濫用抗生素導致細菌嚴重耐葯,無法發揮作用;

4、再者就是豬場本身的飼養管理,同一地區相同條件下的同一疾病,在不同豬場中所造成的影響存在差異,這說明豬場的經營意識、管理方法等存在漏洞。

從豬丹毒病的大行其道可見,再像原來一樣使用大量抗生素,只會適得其反。因為添加大量抗生素只會使豬只腸道黏膜進一步受損傷,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受破壞,進而使免疫力進一步下降。根據現在的養殖現狀,改善飼養環境,提高豬只自身抵抗力才是根本所在。

1、疫苗免疫 豬丹毒病常與豬瘟、藍耳病伴發,所以應先做好豬群的基礎免疫(例如豬瘟、豬偽狂犬病、口蹄疫等);同時不能忽視豬丹毒活疫苗的免疫,可使用「豬三聯苗」(豬瘟、豬丹毒和豬肺疫三聯活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廣東永順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豬瘟、豬丹毒、豬多殺性巴氏桿菌病三聯活疫苗採用全自動細菌發酵生物反應器培養技術和先進的細胞培養技術。本品採用豬丹毒桿菌弱毒GC42株,每頭份含活菌數至少7.7×108CFU,能夠有效的預防豬丹毒病。

2、飼養管理 做到「三勤一及時」即勤打掃衛生、勤消毒豬舍、勤觀察豬只和及時治療發病豬。

3、藥物保健 在疾病易暴發的季節或者疾病的初發期,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敏感藥物進行預防保健,飼餵1 周,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

後期 豬丹毒後期,皮膚疹塊融合、潰爛、剝離

學習養殖技術,了解養殖行情,諮詢養殖問題,歡迎關注「中國養殖業聯盟」微信公眾平台,微信公眾號:zgyzylm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