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慶陽老手藝|織席子

北方人都忘不了媽媽的熱炕頭,熱炕頭凝聚著溫暖的親情,是家的溫情和關心。在日子艱難的歲月,颼颼的北風,吹來寒冬,爬上媽媽燒的熱乎乎的炕,炕上鋪著蘆葦稈做的光滑而精緻席子,溫暖、愜意、舒坦。

那方精美的席子,不是誰都能做得出來的。編製席子,首先是劈篾子,劈篾子是個手藝活。篾刀,在蘆葦與左手虎口中運行,「咔咔」聲響,整棵蘆葦稈一分為二或是一分為三,寬窄一致。篾子劈好後放到背陰處,灑上水讓它湮透,再用碌碡來回滾動著碾軋。石頭碌碡呈圓柱形,中部略有些鼓。在篾子上來回推動,直至篾子柔韌性極好,整個篾子就算完成了。之後用手工開始編織席子。

席子鋪在炕上冬暖夏涼,耐磨損,美觀乾淨。

昔日的正寧宮河西水做席子的人比比皆是,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靠編織席已經難以維持生計,青壯年男子都外出打工,收入不菲,編織席子的人寥寥無幾,偌大一個村字就剩李叔一人,每年繁忙的農活結束后,在家開始編織。

Advertisements

用李叔的話說:「過去,用編織的席子換回糧錢,養家糊口,如今日子好了,但捨不得丟棄。」是啊!編織了一輩子,怎會輕易丟棄啊!

圖文:李泉玲 印象慶陽

作為土生土長的慶陽人

我真心希望

我們大慶陽可以越來越美

希望大慶陽的建設越來越美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