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下降/耳聾/耳鳴——警惕聽神經瘤來襲

聽神經瘤是指起源於聽神經鞘的腫瘤,是顱內神經鞘瘤最多見的一種。

中年易發病,治療難度大

聽神經瘤是顱內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90%的聽神經瘤來自聽神經的前庭部分,少數長在耳蝸神經上。聽神經瘤多見於30-50歲中年人,20歲以下者少見,那種一般是由於基因突變造成,即神經瘤。雖然聽神經瘤屬於良性腫瘤,但由於長在小腦半球和腦幹之間一個叫腦橋小腦角的角落裡,所以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傷害,手術切除對於醫生的要求也比較高。

耳聾、耳鳴不可掉以輕心

李先生是一家外企「白領」,平時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幾年前,他接聽電話時總感覺像是風在耳邊吹過發出的「呼呼」聲,開始他沒太在意,以為是工作勞累引起的,可是如今,他的耳鳴越來越嚴重,還伴有頭暈、頭痛等癥狀。於是他再也不敢大意了,立即去醫院檢查,經頭部的核磁共振掃描發現,右耳長了個直徑3厘米多的聽神經瘤。

Advertisements

像李先生這樣的病例臨床上並不少見,一些人在耳鳴剛剛發病時並不在意,等到逐漸加重或突然發生耳聾,伴有頭暈、臉部麻痹,甚至行走、站立不穩時才來就診。患者往往自以為是勞累過度、精神壓力大等原因造成的,經過檢查后才發現得的是聽神經瘤,這種情況如果神經壓迫時間長,腫瘤較大,儘管是良性腫瘤,危害也會很大,耳朵失聰不說,還會壓迫腦幹而出現癱瘓,無法進食。

蛛網膜分層分離技術:切腫瘤、保神經兩不誤

聽神經瘤的治療一直是醫學難點,手術是治療聽神經瘤的首選方案,但手術涉及到保護重要的腦組織,如腦幹,又要保護重要的血管,如小腦後下動脈、小腦前下動脈,還要保護重要的神經包括面神經、聽神經、三叉神經、尾組顱神經,這些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甚至死亡。

Advertisements

面神經往往位於兩層蛛網膜之間,而很多重要的血管在蛛網膜之外,如果能夠準確地找到兩層蛛網膜,並加以分離,則可以充分的保護神經和血管,使得手術風險大大的降低。此外目前先進的精準技術可以給患者做特殊的神經成像,精確顯示血管、神經和腫瘤的關係,從而做到手術中的精準「導航」。很多患者十分恐懼手術後由於面神經損傷導致的面癱,而面癱也確實非常痛苦,口眼歪斜不說,一側眼睛閉不上甚至會導致失明。但是目前面神經完全損傷的機率已經非常低了,先進的技術和手術理念很大的解決了聽神經瘤術後面癱的問題是近年神經外科領域最主要的突破之一。

治療越早 術后越好

好多患者,發病三年多才來接受治療,有的甚至出現癥狀十多年才來看病。為什麼聽神經瘤的『潛伏期』會這麼長?這是因為腫瘤初期生長在神經外膜上,只有長到一定體積,壓迫到神經上,才會出現明顯病症,病人才能察覺到。聽神經瘤及早治療手術效果會很好,比如3厘米之內的聽神經瘤,術後面神經都能做到很好地保留,大聽神經瘤面神經損傷機率大,但是一般也會保留部分面神經功能。還有病人由於懼怕手術而採取了伽瑪刀治療,放療等治療手段不能完全控制腫瘤繼續生長,周邊腦組織硬化還會給手術帶來更大的危險,患者直到最後癱瘓,失明甚至昏迷,疾病已經進入晚期時才做手術。

特別提醒,長期出現耳鳴、聽力障礙需要及時排查聽神經瘤,但病人也不必草木皆兵,驚恐不安,在大量單側神經性耳聾的病人中,只有少數病人患的是聽神經瘤,即便患者被確診為聽神經瘤,如及時地進行手術治療,都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