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些身邊的奪命黑洞丨玉米熊放學小報No.65

大家好,我是見了井蓋繞著走的史軍。這兩天牽動人心的事兒,除了美國大選,就是營救掉入旱井的6歲小朋友趙梓聰了。在錄製這期節目的時候,營救工作已經進行了90個小時。玉米熊在默默地祝福,趙梓聰小朋友能夠平安歸來。為什麼會有40米深的井?哪些井是吞人的陷阱?玉米熊帶大家來瞧瞧。

水井是人為文明進步的一個里程碑。為啥這樣說呢?在水井出現之前,人們只能去河邊湖邊或者天然形成的山泉邊取水。

上圖:在非洲的很多地方,人們依然依賴天然的河流取水

這就帶來一個麻煩事兒,居住的地方不一定有河流和湖泊,那怎麼辦?有人發現,只要在一個地方挖一個深坑,水就會自己冒出來,這就最原始的井了。

水井的出現,解決了取水難的問題,只要在家裡面挖一口井,隨時都有乾淨的水用了。清水唾手可得,水質也比河湖池塘里的好很多。

Advertisements

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需要的水越來越多,於是水井從三五米深,變成了十來米深,為了方便從井裡打水,人們發明了一種簡易的提水裝置,那就是轆轤。

上圖:轆轤

轆轤就是一個大圓筒加上一個手搖把,圓筒上纏著繩子,把水桶掛在繩子上扔到井裡,然後再轉動手柄,把水提上來。

上圖:今天的轆轤已經成了展示品

用轆轤提水畢竟也是費勁,人類發明了壓水井。就像水槍那樣,利用大氣壓力,把水從井裡擠出來。而井再也不用挖得那麼粗了,只要能讓水管通過就可以了。

上圖:80后的朋友都還玩過這種壓水井

再後來,人口更多了,用的水也更多了,但是地下水是有限的。抽出來的水越多,地下水就會藏到更深的地方去,於是水井從幾米深變成十幾米深,再變成了幾十米深。而壓水井也失去了作用,只能使用水泵來抽水了,這就是所謂的機井。

Advertisements

上圖: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還會導致地面下陷,出現大窟窿

然而,機井也沒有解決所有的麻煩,反而是帶來了更大的麻煩。大量開採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機井的深度也從二三十米變成了四五十米,甚至到了七八十米。那些不夠深的機井因為夠不著地下水,就被廢棄了,變成了旱井。

上圖:節約用水才能解決地下水的問題

很多旱井因為疏於管護,變成了吞噬生命的黑洞。每年都會有幼童,甚至是成人掉入旱井的意外發生。再加上這些井的直徑很小,為救援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對付這種問題只能是儘快回填那些枯水井。但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需要節約用水,從源頭上減少深井開挖。

上圖:機井的口徑比較小,直上直下,很難救援

其實,危險的不僅僅是田地之間,城市中的各種深井也潛藏危險。這裡面最危險的當屬下水井了。

上圖:看似無害的下水井暗藏很大的風險

這些豎井通常是跟下水道連接在一起的。它們的危險不僅僅在於深度和其中的污水,更麻煩的是因為生活污水中有很多營養物質,下水井裡的細菌當然不會放過這些好食物。再加上下水井裡冬暖夏涼,是微生物的好環境。

上圖:甲烷菌

於是,吃飽喝足的細菌們,又是打嗝又是放屁,在這裡製造了大量的沼氣。這些沼氣多到把氧氣的位置都擠佔了。如果真的掉進下水井碰到的就是缺氧窒息。

正是因為沼氣,下水井還有另外一個潛在的危險就是爆炸。所以,千萬不要在下水井蓋附近點火,更不要把煙花扔進下水井。否則就會這樣!

那就不是惡作劇了,而是真正的災難了。

玉米熊給小朋友們一些安全建議。不要去井邊玩耍,騎車或者走路不要故意踩壓井蓋,不要在下水井邊燃放煙花。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危險行為。與它們和平相處,井就是我們的生活好幫手。

這裡是玉米實驗室,每天一張放學小報。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